词条 | 企业定员 |
释义 | 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任何劳动组织从事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劳动组织从设计组建时起,就要考虑需要多少人,各种人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将这些人合理组合起来,既能满足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又使各人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制定企业的用人标准,即需要加强企业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促进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 劳动定员是以企业劳动组织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即凡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类人员,都应包括在定员的范围之内。具体既包括从事各类活动的一般员工,也包括各类初、中级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乃至高层领导者。定员范围与用工形式无关,其员工人数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和实际的可能来确定。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定员”与“编制”这一术语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广义上理解,编制是指国家机关i、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工作单位中,各类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的配置。编制包括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两部分内容。机构编制是对组织机构的名称、职能(职责范围和分工)、规模、结构,以及总机构、分支机构设置的限定}人员编制是对工作组织中各类岗位的数量、职务的分配,以及人员的数量及其结构所作的统一规定。人员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行政编制、企业编制、军事编制等。 从历史上看,我国企业劳动定员工作要比劳动定额工作开展得晚一些,从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起步,经过10多年的努力才逐步得到健全和完善。长期以来,由于管理工作的需要,约定俗成,常将劳动定额与定员并称为:劳动定员定额工作或劳动定额定员工作。如果认真思考,深入研究、探讨一下,就会发现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两个概念之间确实存在许多相似、相近之处,这就使许多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认为: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下位概念,即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二种重要的发展形势。 为了进一步弄清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概念的内涵上看,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这种界限,既包含了对劳动力消耗“质”的界定,也包含了对劳动力消耗“量”的限额。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即对活劳动消耗量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2.从计量单位上看,劳动定员通常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是“人·年”“人·月”“人·季”,与劳动定额所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工日”“工时”没有“质”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即长度不同。例如:按制度工日(每周五天工作制)或工时折算,每人·年可等于251工日或2 008工时。 3.从实施和应用的范围来看,在企业中除某些人员因长期脱离生产岗位不在定员管理之外,凡是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工人、学徒、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都纳入了定员管理的范围之内。在企业中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约占全体员工的40%~50%左右,企业可以工时定额等数据为依据,核定出这些有定额人员的定员人数。 4.从制定的方法上看,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主要有:(1)按劳动效率定员。就是根据生产总量、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核算定员人数。(2)按设备定员。就是根据机器设备需要开动的数量和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3)按岗位定员。根据岗位的多少、岗位的工作量大小,以及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来计算定员人数。(4)按比例定员。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服务对象的总人数的比例,确定某种人员的定员人数。(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定员人数。在上述五种方法中,前三种与劳动定额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而后两种方法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如经验估工、统计分析、技术测定等方法的延伸。 通过上述分析,基本上可以弄清企业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共同点,即两者都是对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只是计量单位不同、应用范围不同而已。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认为,企业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重要发展形式。 企业定员的新方法:1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 2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3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 4零基定员法确定二三级人员定员人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