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必亮
释义

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亚洲理工学院-多特蒙德大学理学硕士、德国维藤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任美国东西方中心研究实习员、亚洲理工学院研究助理、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经济官员、法国兴业证券亚洲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该公司驻北京首席代表、美国DoubleBridge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著作

2009年2月8日,独著英文专著《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农村发展》(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Routledge: 2007)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2008年6月6日,理论专著《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基本理论 国际经验与实证分析》(商务印书馆2006年出版;三人合著,第一作者)获“第三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提名奖”

2007年7月,独著学术论文“村庄信任与标会”(《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获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2年9月,联合主编专著《农村金融与发展:综合分析 案例调查与培训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获“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0年10月20日,独著专著《发展理论与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获“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1997年9月,独著专著《中国村落的制度变迁与权力分配:陕西省王涧村调查》等作为《当代中国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丛书(共8卷,由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5年7月,学术论文“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两人合著)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94年度论文奖”

1989年12月,研究报告“关于农村劳动力问题的对策研究”(两人合著)获“纪念农村改革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1989年7月30日,执笔的研究报告《中国乡镇发展研究》被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授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1988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的《2000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研究报告》被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授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领域

胡必亮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与农村发展。胡必亮及其研究团队以大量的村庄调查为基础,广泛研究了乡村社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文化变迁、组织演进和乡村治理结构的变化,构成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全景图。此外,胡必亮还对中国乡村的经济社会运作和文化传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将田野调查的各种材料作了进一步提炼和概括,2005年形成了《关系共同体》一书;2006年,胡必亮等出版了《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这两本著作是他村庄研究系列的一个必然的符合逻辑的延伸。前者对村庄研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与抽象,而后者将村庄共同体的理论应用到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村民间金融领域,用以解释民间金融的拓展与变迁。他认为中国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必须包含这样两个内容:一是将集中与分散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来;二是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系。体现在实践上,就是要大力发展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带。

他撰写的英文著作《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的乡村发展)(Routledge, 2007年英文版)为获奖作品。该书重点论证了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论证了三个方面的非正式制度对于促进农村发展的影响:一是建立在村庄信任基础上的作为非正式金融制度的标会对于农村发展的影响;二是中国特定关系共同体中所体现的社会网络对于促进城乡移民、培养企业家精神以及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三是通过上市公司整合村庄发展的“以厂带村”治理模式对于探索我国农村发展新模式的影响。该书以作者在全国五个村庄跟踪调查研究十五年来积累的翔实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研究方法较先进,理论上有较大创新,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实经济发展有较大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