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齐奎 |
释义 | 1 中国内地演员1.齐奎,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除了出演电影和电视剧之外,还成功的扮演了多场舞台剧。80后的齐奎演艺经历丰富,拍第一部戏时他尚未毕业,那时合作的第一位导演便是何群。此后他拍摄的《吕梁英雄传》同样是何群导演。随后凭借张新建执导的《闯关东》的大热让观众记住了他扮演的朱传杰。2.齐奎,吉林师范大学副校长,高级经济师。1955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省双辽市人。 中文名:齐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55年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代表作品:《柴河的天空》等 姓名:齐奎 生日:1981年8月7日 星座:狮子座 血型:AB 身高:178cm 体重:72公斤 民族:汉族 籍贯:黑龙江佳木斯 现住地:北京市东城区 地区:大陆 国籍:中国 语言:普通话 学历:大学本科 毕业学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2级 特长:表演 职业:影视演员 婚姻状况:已婚(妻子是国歌,第28届金鸡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得主) ◎ 电影作品《柴河的天空》饰:林东宝(男一号) 《法官老张之告状记》饰:牛板筋(男二号) 2006年《我的长征》饰:肖德昌(男二号)获得“华表奖”最佳影片 2007年《极限救援》饰:叶大路(男二号) 2011年《辛亥革命》客串:袁克定 ◎ 电视作品2004年《满天星》饰:陈小强(男一号) 2005年《吕梁英雄传》饰:刘石头(主演) 2004年《使命》饰:杨二憨 2006年《秘密》饰:刘四强(主演) 2008年《没有语言的生活》饰:王加宽(男二号) 2009年《烽火影人》饰:田文中 2009年《我的美女老板》饰:王宇 2006年《闯关东》饰:朱传杰(主演) 2008年《情系北大荒》饰:耿喜旺 2008年《爱情句号》饰﹕ 大牛 2009年《我的孩子我的家》饰:林繁 2009年《同龄人》饰:山娃 2010年《拯救女兵司徒慧》饰:丁立峰 2010年《姑苏十二娘》饰:陈亦鸿 2011年《口红》饰:李汉正 2012年《新青年》饰:王应 ◎ 舞台演出《托起明天的太阳》 《天堂》 《集结小号之士兵秃鸡》 ◎ 挑战与机遇首次从少演到老 齐奎称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闯关东》中的“朱传杰”,到《没有语言的日子》中“王加宽”,再到《满天星》中的“陈小强”,齐奎用自己扎实的演技演绎出一个个不同性格却有非常有血有肉的角色,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和好评。 在电视剧《同龄人》中,齐奎所扮演的角色山娃将从18岁演到59岁,不仅形象会随着不同阶段有很大的改变,性格也会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而大有不同。 齐奎说:“能接到这么一个角色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自己从来没有演过年龄跨度这么大的戏,这就需要我在拍戏之余做更多的功课,自从接拍了这部戏,我没事就爱和年长的人聊天,特别是60来岁的老人,从他们那里知道些他们的阅历,这样对我塑造人物性格是相当有帮助的。能接到这种从少演到老的戏是不多见的,等于需要你在一部戏中塑造好几个角色一样,在另一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机遇。” ◎ 再创佳绩由杨亚洲导演,倪萍、刘威、齐奎主演的20集电视连续剧《没有语言的生活》已亮相央视八套黄金 档。该剧将镜头对准残障人士,讲述聋(齐奎饰)、哑(倪萍饰)、瞎(刘威饰)三人组成一个特殊家庭,彼此借用健康器官,不仅战胜了生活困难,还得到了和谐爱情。看上去是一部“没有语言”的电视剧,齐奎坦言,“内心的交流远远胜过言语的沟通。” 研究出来的角色 虽然讲述的是一部没有语言的生活戏,但对于齐奎扮演的“王家宽”一角,台词功力丝毫不压于正常交流的戏份。得到剧本的当天晚上,齐奎就全部读完,之后还看了根据东西原著改编的《天上恋人》,前期的准备工作特别充分。正式开拍时,齐奎还特别咨询了医生:“他们说聋人其实对语言是最敏感的,尤其是后天失聪而还会说话的人,他们可以读懂唇语,他们能说话,只是说的时候会慢一点。我们在拍戏时也研究了好久,最后决定让王加宽说话时故意拉长音,而且声音很大。王加宽说完一句话,他爸爸王老炳还要快速地重复一遍,这种效果很好。”齐奎准备充分,认真研究角色并出色地刻画了“王家宽”,得到了导演及其他主创的一致肯定。之后,无论是在《北大荒》还是《烽火影人》剧组,齐奎依旧是最能研究觉得的演员。 呼吁关爱残障人士 齐奎坦言,拍摄完《没有语言的生活》之后,自己很难走出角色,这对于他来说还是头一次。而从这之后,齐奎也格外关注残障人士,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呵护。齐奎表示:“残疾人已经很不幸了,但他们很乐观,一直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与幸福,那份坚强令人感动,那种坚强不息的精神也值得弘扬。”参与这部戏之后,齐奎不仅从杨亚洲导演,倪萍刘威前辈身上学到了更多表演上的东西,伴随他更久的则是对残疾人的一份理解与关爱。 ◎ 同乡演员活跃在当今影视圈的家乡籍(佳木斯市)著名演员有:丁嘉丽、张国强、秦翼、张小飞等。 2 吉林师范大学副校长齐奎,男,1955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省双辽市人。吉林师范大学副校长,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物理系并留校工作。历任四平师范学院物理系团总支书记,物理系党总支副书记,总务处副处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总务处处长兼基建科科长,后勤办公室主任。1998年7月,任学校副校长。 曾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条件装备司公开出版《高等学校后勤工作经验选编》中,发表题为《走横向联合之路搞食品专业化生产》并获奖;曾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题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处理好六大关系》、《“七一”讲话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高校社会化改革中产权问题的研究报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与实践》、《试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四题浅议》、《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某些探索》及在《吉林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中发表论文数篇。已完成省教育厅、校级科研项目两项,正在从事科研课题2项。 曾获得吉林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省高校劳动服务公司先进工作者”、“吉林省高校伙食工作先进个人”、“吉林省就业服务局先进工作者”、“四平市人民政府先进工作者”、“四平市劳动模范”、“四平师范学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领导分工: 主管行政工作、基本建设工作。 具体分管:校长办公室、基建管理处、校庆办公室、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 负责校社会力量办学领导小组、校友会等机构的工作。 联系教学单位: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