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普益汽车公司 |
释义 | 1928年间,广东省建设厅,决定开筑粤东地区各县公路,以利交通运输,委派惠阳人张友仁为粤东公路分处处长,负责开筑各县公路任务。普宁至揭阳这一段路,仅长五十公里,路程短,桥涵少,分处决定以此作开筑试点。由县政府牵头沿路所在乡村派工,花了两年时间,于1930年才完成路基胚胎。 在普揭公路路基基本筑成路胚后,公路处即招人承办行车权。初有些人怕没后台,资金不雄厚,填高、加固公路路基工料费多,犹豫不前。后才有普宁泥沟乡(泥沟村)归侨张声运等人,申请承办。以每股股金壹佰元开始招集资金,共招得总本额大洋叁万元。泰国和合祥批局张声器股分占总投资额的50%,其它乡人所认股数多少不等。 在股权认定后,即组成董事会,聘请张天籁为名誉董事长,张声器为董事长,张声运为副董事长兼经理,张声立为司理,庄启见、庄明往、张声汗、张珂恭、张声静等人为董事,并推荐和合祥批局亲戚林良乾为财政,遂正式向公路处申请批准行车权。在通车前,公司再负责填高和加固公路路基及修筑桥涵等,付出大量资金(具体数字不详),因此,开始只能购进新汽车三辆。公司设总站于乌石村圣妈宫,盖搭简易篷棚,又设洪阳、揭阳两个分站。洪阳站长张声和,揭阳站长许佩桂。1930年正式通车后,乡民大感方便。公司为了防止乘客拥挤发生事端,呈请县政府及驻防部队保护和支持,出示布告严禁乘客搭霸王车,对军政人员凭证优待半价,以保障业主权益。但恶习难除,强词夺理之事常有,乘搭霸王车者未能杜绝,吵架争执不断发生,司机及乘务员岌岌自危。如普宁县政府武装队一交通员,因搭客满载,借势强坐于车厢顶,军帽被风吹落地,便迁怒于司机及乘务员,破口大骂,汽车回程时与他相遇,此人蛮不讲理,即拔出驳壳枪打人,公司忍气吞声,隔日还要派员向武装部说情,事件才告平息。 公司创办年余,乌石总站先后两次于半夜间发生火灾(起因未明)。简易篷棚及水泥仓库两处,仓库内所有汽油、新旧轮胎、零件及汽车两辆被烧毁,司机张伯耀来不及逃避,躲于汽车腹下被烧得遍体鳞伤,后送汕头博爱医院抢救,付出了不少医药费。由于总站先后两次被烧,损失惨重,濒于破产。在这之前,驻防军的调防或来县驻扎,公司还要无偿地派车接送,实在难于应付,经股东会决定暂时停办。翌年,公司鉴于行车权尚未到期,又剩有汽车一辆及零件,于1932年初,股东同意照股本增资50%(有的小股东怕亏损,自动放弃股权),另购新车继续行驶。为改善经营管理,公司聘请桥柱人陈大猷为总站站长,负责公司一切经营业务,重新建立、健全制度:①每年发给股东一定数量的家属免费乘车票,用完须购票乘车;②指定专人负责采购物资;③健全材料保管制;④节约开支。董事长及总经理、总站长工资,每人每月只发50元,分站站长每人每月发40元,司机每人每月30至40元,乘务员每人每月20至30元。 由于勤俭经营,多方堵塞漏洞,增加乘客客源,遂使公司年有盈余。除按章程给股东发股息及职工奖励外,积累全部作为购买新车费。从1932年至1938年共购进新车六辆(连同前剩汽车共七辆,小汽车一辆)。为适应河婆、钱坑、里湖、棉湖一带乡民乘车需要,公司又开辟了从池尾到里湖支线,派陈国祥任站长,利便各乡乡民乘车,每天总搭客大约有1300人次。票价每十华里收二角毫洋券。由于收入多,路基落实,填修公路工料费减少,张天籁名誉董事长又与各乡乡长关系较好,并得普宁县政府重视和支持,无理取闹之事减少,乘客风气有所好转,使公司营业出现好势头。资金调度又得到和合祥批局大力支持,负责人资信好,乡中股东和非股东者,又将每月寄批家用款寄存。从1935年起,由原来乌石、洪阳、揭阳三个站,再增设到里湖、棉湖两个站。逐步发展。 但好景不长。1939年端午节----阳历6月21日,汕头沦陷。普揭公路迫于局势,奉令破坏。普益汽车公司为保全资产,也自动全线停驶。交通中断,公司职工30多人全部辞雇,所存客车用拆出零件办法,向抗战后方兴宁、韶关转移,公司宣告结束。公司所得利润为总资本额百分之百(即一本一利)。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普揭公路及广汕公路重行修复,行车权由当局批给马来亚槟城华侨惠来人林连登投资承办,组成连通公司,于1947年初恢复通车,至解放后作为华侨投资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