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蒲洞村
释义

蒲洞村隶属于黎平县德凤镇,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距县城22公里,辖五个自然寨,11个村民小组。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不到10% ,高原和山地占到80%以上。村内平均海拔926米,冬季最低气温8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32摄氏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村现有285户,1575人 ,都是侗族。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500元。村内居有上寨吴家、下寨吴家、林家和杨家四大房族。

村寨历史

蒲洞村的起源,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时间无法确定。有史料证明,在清朝嘉庆年间,蒲洞村就有30多户人家。上寨吴家先到,后来林家也跟着来。杨家随后跟到,后又搬出。搬出原因不详。下寨吴家是最后搬进来的。据考证,下寨吴家原是坝寨乡青寨村的,由于所耕种的土地离家太远,离蒲洞村较近,所以搬到蒲洞村来。

人口状况

在全村1500多人中,男性792人。劳动力总数845人,男女各占一半。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其中初中以上水平的仅有45人。90年代末以来,外出打工的人逐年增加,一般每年保持在200人左右。

教育状况

蒲洞村的教育现状令人心忧。直到前几年,劳动力人口中,小学和文盲文化程度的比例都在80%以上。近年来由于初中入学率的增大,初中毕业返乡务农的人口不断增多,这一比例才降到了67%左右。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一家之主,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背景能最大限度的影响着他们的家人。这直接导致了整个村落思想观念的守旧、现代意识的缺乏、农业技术难以推广运用、脱贫致富能力与信心不足、家庭教育原始与落后等问题。

蒲洞村有村级小学一所。目前在校学生280多人,教师8人。教学楼建于1984年,资金以村委向当时的教委借用的方式筹集。它是村里唯一的非木制建筑,三层九间。这栋建筑曾经是村民们的骄傲,向外羡慕的资本。因为与周围各村庄相比,这是最“高级”的学校了。但近年来它却成为了村民们内心的隐患。它身上已经出现了几处严重的裂痕,并且越来越大。发现裂痕的地方也不断增多。据老村长反映,它从建立以来就从未进行过检验与维修,本来教委是要出这个钱的,可能是因为当时建校时村委借教委的钱还没还上,他们就把保养资金克扣了。

令人心忧的还不仅是这些。近年来的儿童教育不容乐观。孩子们的厌学、弃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不良思想和习惯日渐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小学生抽烟、喝酒、赌博和“玩姑娘”等现象十分严重。以赌博为例,7岁以上的小孩,不论男女,绝大多数都懂得“打蒙”(有些地方叫“诈金花”,是目前村里最流行的赌博方式之一)。他们没钱的时候就拿一些珠子来做“赌资”。赌博几乎成为村里最普遍最流行的儿童游戏。孩子们厌学、弃学现象不断严重至少与以下因素有关:

A)。村里成年人赌博之风日盛的直接影响。村民中有一群人以赌博为唯一的业余生活,甚至赌得上瘾了,农活也不干,家务也不管。这种人被称之为“赌棍”。这群人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而参与赌博的人就更多了,尤其是18---40岁的村民,不赌博的人少之又少。因赌博而导致的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破裂、孩子受难的现象严重并且日益严重。它腐蚀了村民的心志、败坏了村风、破坏了家庭、害惨了妻子、带坏了孩子,成了村里的一颗百害丛生的毒瘤。

B)。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无望。一是沉重的学费负担,使得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明白,学习之路是不可能走多远的。他们以“能学一天就学一天”的态度对待学习。二是学习成绩不可能与城里的孩子竞争。这种竞争上的劣势决不是天赋和智力上的,而是学习条件和环境造成的。无论是教育资源、家庭经济条件还是可利用的学习时间,他们都没法跟城里孩子比。家长和孩子都认为,即使读到高中了,也很难考上大学,若上不了大学,读书的钱就白花了。而家里有人读到高中,则意味着几年的贫寒和艰辛。

C)。近年来外出打工现象的增多,影响了孩子们甚至父母们的学习教育观。在多种不利因素的背景下,他们会被迫放弃长远考虑而选择眼前利益。

医疗卫生

1. 医疗资源:

全村有两间私人门诊,两个医生。30多岁那个据说是以前的军医,20多岁那个小学毕业后到县城去学几个月的医疗知识,回家接替父亲经营小店并开办诊所。两家诊所开办的业务基本相同,吊盐水、打针和卖一些常见疾病的药。有时候也受政府之托,给小孩子打疫苗针。

2. 医疗负担:

和全国各地的农民一样,医疗负担始终是压在村民身上的一座大山。难以承受的医疗开支,使得本就贫困的村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医疗问题所引发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经常的,但这只是其一。沉重的医疗开支还导致了其他令人心痛的现象:

1) 本不该结束的生命因为不能支付巨大的医疗费用而结束。

所谓的“巨大的医疗费用”也许就是几千、一万或者几万。对于连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持续保障的农民来说,这些钱是无从支付的。这时候金钱便超越了生命,成为决定生命是否延续的最重要因素,并无情的夺走了一颗颗鲜活的生命。患上几千块钱便能治好的疾病,就意味着等待死亡的来临。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全人类在生命与伦理面前蒙羞。

这主要发生在老人身上,但也不乏年轻人。一般来说,老年人一旦患上稍微严重的疾病,基本上是得不到彻底医治的机会的,甚至连确诊的机会都没有。理由很多,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一旦送到医院,一旦确诊出是什么疾病了,却没钱医治,那种难言的心痛是谁都难以承受的。

更让人难受的是,绝大多数的老人一旦患病,都不愿意去医院。他们知道那对贫穷的儿女们意味着什么。所以村里一旦老人生病了,就是搞迷信活动、吃草药、吃西药,打针、再不行就吊盐水。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老人生病了坚决不愿意打针吃药。

农村地区迷信活动的盛行与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不无关系。有时候搞迷信活动只是想使得大家都不至于太难过,相信迷信只是为缓解内心的压力和沉痛感。

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遇到这种状况的比较少。一般是大病,比较难以救治的病,医疗费用在一万元以上的病,才会被放弃救治。这种伤心的“家丑”一般是严禁外传的。最近的一例是2003年的时候,一个年近18岁的男孩(在读初中),被发现染上了白血病。家中无法筹集上万元的医疗费,被迫忍泪放弃治疗。一个年轻的生命因此结束。据说这个男孩很有绘画天赋,曾自学绘画,并在省级绘画比赛中获过奖。

2)因老人的赡养问题,造成了很多家庭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老人的赡养问题,其实主要就是老人医疗问题。蒲洞村绝大多数的老人只要不生病,到了60岁依然上山坡去干活,到了70岁还要在家照顾小孩和做一些家务。所以健康的老人还能顶半个劳动力。这种情况下,老人赡养不会出现儿女相互推脱的现象。但是一旦老人病倒(因不能彻底根治,生病便会长时间的延续),矛盾便随之产生。一是因为打针吃药要花很多钱。二是在贫寒家境下,长时间的照顾一个病重的老人很不容易。因老人的赡养导致的矛盾一般出现在夫妻之间和共同承担赡养义务的亲兄弟之间。轻则情绪对立、感情不和,重则吵架、关系破裂。有时候老人会因之而气绝人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