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破锋刀法
释义

文化

二十九路军的大刀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可谓闻名遐尔,这就是仿制当时大刀队用来奋勇杀敌的大刀。宽阔的刀身,形制特别的护手,还有刀柄末端用来缠飘带的大圆环,以及缠上了防滑柄绳的刀柄,加上气势磅礴的皮质刀鞘,一种扛着大刀上战场、杀日寇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

“破锋刀歌”是马凤图写于西北军中的刀法歌诀,“破锋八刀”歌诀全歌共八句,一句一刀:“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融会了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程宗猷《单刀法选》和清代吴殳《单刀图说》等古典刀法的技法精华,包括埋头刀、拦腰刀、斜削刀、漫头硬舞等技法,动作简捷精炼,大劈大砍,迅猛剽悍,具有明显的军旅实用特色,与现在以花法为主的表演武术有质的区别。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注释:双手握大片刀,刀尖朝下, 当鬼子刺刀刺过来的一瞬间 把刀挑起挑开鬼子的刺刀或挑偏鬼子的刺刀 这时因为是向上挑起所以刀是在头上的 这时就可以顺势劈下 一刀就可以解决鬼子劈成两半。配合步法用刀尖左右拨开鬼子刺刀的同时 双手握刀突刺 。

第一式:带刀势

足并立,右膝稍弯,名曰『雌雄脚』。左手按刀鞘,右手按刀把;左肩向前颠步,进左脚于右,再左转;进右步,拔刀。

第二式:出刀势

右手阳掌,出刀于右,斜横刀尖在左,示胃腹大空向敌,彼枪札入,略偷左脚移于后,用刀把枒下枪,随加左手共持刀把,则刀尖斜横右边,以右肩向敌。彼枪又札入,即起拏砍一刀,以成外看势,彼枪又札入,斜进右脚,刀背勾开枪,即进右脚砍杀。又一着如前出刀之势,彼枪札入,亦如前移步,刀把枒下枪大份左脚,右转身,进右步,背砍一刀。

第三式:压刀势

右手阴持刀,蹲身压下低势。左手直伸于后,刀尖斜向上,以便下式丢刀高起。

第四式:丢刀接刀势

压一刀,刀口向下,丢起刀,俟刀落下,右手阳仰接刀,刀丢起落下之时刀身毋需转动,则接手持把,刀口向前,则便运用,如刀丢起落下时转动不定、接持刀口不能向前、或左或右者,则刀难于运用矣。

第五式:按虎刀势

接刀在右,再好进步,听变埋蛇入洞二,劫从便砍杀。

第六式:背砍刀势

如先立外看势,彼枪从右札入,刀往右推,进左脚,偷右步,左转身,横靠一刀。

第七式:低插刀势

先立低看势,彼枪札左脚,低插一提,彼枪起札面,刀背开枪,斜进右脚砍杀。

第八式:单提刀势

右持刀,左身并手侧于右,突露左手外腹诱敌刮入,斜进左步于右,左挽枪,进右步,单刀直刺。

第九式:单刺刀势

单手刺刀,回挽五花,曲左肘,垫刀背,往上过,担右肩。

第十式:担肩刀势

刀横放右肩,前手垂于左。突露右手腹协,诱敌枪入札,左肘往右横垫开敌枪,左右二脚斜踏而入,随加左手,共持刀把砍杀。单提担肩二势,乃倭奴谲诱之法也,但人见此大空门而欺之,多用枪着实刮之,常堕计中矣,故云欺敌者亡。

第十一式:斜削刀势

如抱刀怀中,右肩向敌,彼刮右脚,用刀斜削开枪,然则刀偏于右,彼起枪札面,偷左步刀绕开枪,顺砍一刀。

第十二式:收刀势

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的抗战1931年9月18日,日本出兵东北,并长驱直入占领沈阳。

这一丧权辱国的事件,顿时震惊了全国。在山西阳泉、辽县、沁县驻防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也怒吼起来了。

二十九军是由原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改编而成,但因非蒋介石嫡系,因此备受歧视,粮饷装备严重不足。在国难当头之际,二十九军官兵上下决心恪尽军人天职,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挽救国家民族危亡。据此,军长宋哲元提出“枪口不对内”的口号,积极准备抗日,保家卫国。在二十九军高级将领会议上,军、师长们认真研究了如何训练部队,弥补装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大刀队的想法。他们认为,西北军素质好,体力强,不少官兵还会拳术、刀剑,可以召集他们研究自造大刀,在日军装备优良的情况下,可利用近战、夜战的战术,发挥大刀威力,必能克敌制胜。

为了提高官兵使用大刀的技能,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亲赴北平聘请李尧臣先生来军担任武术教官,李尧臣深为二十九军抗日救国的精神所感动,慨然允诺前往相助。李尧臣是河北省冀县李家庄人,自幼随庄里拳师学太祖拳。18岁时,李尧臣拜神拳宋老迈之侄宋彩臣为师。宋彩臣尽得宋老迈真传,他先教李尧臣练三皇炮锤拳,后又让李尧臣练六合刀、追魂剑等十八般兵刃。李尧臣后又学使暗器,练轻功,能飞檐走壁,蹿房越脊,功夫过硬,在社会上颇有名声。李尧巨来到二十九军后,根据大刀的特点,结合中国传统的六合刀法,创编一套“无极刀法”。这种刀法,既可以当刀劈,又可作剑刺,简单易学,实用性强,军部先由各部队抽选骨干,组成大刀队,以简元杰为队长,由李尧臣直接传授刀法,再由他们传给全军官兵。几个月后,大刀队就开始将练熟的无极刀法教给全体官兵。佟麟阁将军还同李尧臣轮流到各部队视察、示范,大力增强了将士们的白刃战本领。

1933年2月,日军进犯热河,东北军汤玉麟连失承德等地,日军直驱长城。二十九军奉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命令,开赴长城御敌。当该部到达长城指定阵地立足未稳时,不料3月9日汤玉麟部又弃守喜峰口。情况异常危急,军部急令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率领赵登禹、王治邦两旅赶往喜峰口,立即投入战斗,在黑夜中夺得喜峰口两侧高地,把敌人压住。10日晨,赵、王两旅分由左右两翼加强兵力,用大刀、手榴弹与日军白刃肉搏,激战至11日拂晓,敌人又增加兵力发起攻击,企图夺回山头。两旅官兵潜伏不动,待敌人进至百米以内,突然出击,敌不得逞,又以飞机大炮乱轰乱炸,双方死伤惨重。赵登禹旅长亦负伤。当晚宋哲元军长变更战斗部署,以王治邦旅坚守阵地,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佟泽光旅攻敌左侧背,而以赵登禹旅由右侧绕攻敌后。赵登禹裹伤再战,亲率特务营并指挥王、董两团,冒风顶雪,夜出潘家口,在拂晓前到达敌特种兵宿营地区。这时日军尚在梦中。赵登禹指挥官兵手持大刀砍杀,全歼日军,虏获甚众,敌炮兵大佐亦被斩首。3旅的官兵密切配合,大获全胜,夺回喜峰口。

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抗战中首显神威,令日军闻风丧胆。从此二十九军以“抗日英雄部队”闻名中外。二十九军喜峰口大捷,消息传出,全国振奋。据当年7月12日《世界日报》报道:“日军二百余名……被宋部大刀队迎头痛击……被斩首者占三分之一”,“二十九军大刀队急向日军冲锋,相与肉搏,白刃下处,日军头颅落地,遂获大胜”,“……迨日军行近,大刀队突起,挥刀大杀,日军头颅随刀而下……日军伤亡无数。”另外,何香凝还赋诗《颂五百大刀队》:“健儿岂枉生尘寰,决意杀敌收江山。飞机坦克尔何物,钢筋铁骨壮士颜。坚甲利兵究何用,万夫莫开此雄关。田横五百共生死,赤血洒在疆场间。杀敌何须更渡海,数万倭奴引颈待。钢脚夜眼青龙刀,捷音传来齐喝彩。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誓到东京饮琼浆。”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谈起喜峰口大捷和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就不能不提到《大刀进行曲》。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歌曲中传唱最广地歌曲之一。这首歌曲原是为二十九军大刀队创作的,它的原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