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包浆豆腐 |
释义 | 简介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包浆臭豆腐比湖南臭豆腐有名,民谣云:臭豆腐,要数临安府(临安府即建水),闻着臭,吃着香,胀鼓圆圆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慌慌。建水臭豆腐在云南自清代中后期早享有盛名,其选料上等、全手工酿制,更绝世仅有的是豆腐用水来自贵甲全滇美誉的建水西门大板井水。 首先从做工上来说,它在正常程序的制作过程后要经过捂的工序,也就相当于快速发酵。具体做法是:把豆腐块整齐堆放在筛子里,用洁白的纱布和土布(过去自己纺的那种)包裹严实,放在通风地带;如果是冷天的话还得盖上新鲜稻草,天热则要盖上沙网。这一过程一般需要2~4天,生了则酸且硬,过了则太软,没法烤制。 熟了以后的豆腐还要把它拣出来,用炭小火慢慢烤制,最好不放油自然烘熟。加上用炭灰焙制的干辣椒,花椒,茴香籽,花生(碾碎),芝麻,盐和味精粉调成的佐料蘸着趁热放嘴里(小心烫到舌头),那份香啊! 制作工艺流程豆腐花、豆腐制作工艺流程:1、选料选用新鲜黄豆,用干选法过筛或用水选法筛除杂物、劣质豆、草木和砂土等杂质。 2、浸豆把黄豆浸泡于水中,除去浮于水面的杂质,水量以浸没黄豆为准。在浸泡的过程中,防止泡豆水质变酸变馊,而影响豆浆质量,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换水1次,浸泡时间根据气温不同而异,一般是夏天泡豆4-6小时;冬天可延长至9一12小时。 3、磨浆把泡好的豆分多次加入磨浆机中,边加黄豆边加水,磨成豆浆糊,一般是0.5千克泡豆加水0,5千克左右,磨浆时,加豆加水要均匀,与磨速协调一致,这样才能磨出细腻而嫩滑的豆浆。 4、过滤豆浆过滤一般用过滤网布或面粉袋,把磨好的豆浆糊5千克(约相当于1千克干黄豆)加入约20℃的温水2 .5千克,拌和均匀后装入布袋,吊起布袋,用手摇动,待浆液流出,反复操作3—4次,直至浆液沥干为止。 5、煮浆 取过滤后的生豆浆放入锅内,猛火加热煮沸 (或用水蒸气加热)煮至锅面豆浆泡沫破裂,撤火便得熟豆浆。 6、点浆点浆一般用石膏粉作凝固剂,10克干黄豆需配用石膏约1千克。 点浆的方法:把煮沸的豆浆舀出锅后稍冷,待温度降至 80℃时即可点浆。点浆时用小勺将豆浆向前不断搅动,慢慢加入石膏水,当豆浆粘勺后,搅动放慢,加石膏水的速度也相应放慢,直到豆浆出现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保持约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包浆工序。 7、包浆包浆就是把豆腐脑倒在铺有棉布的木格内,包好,用重物挤压,把水挤出,一般不能压得太干,若制豆腐干,则可以压至无水滴出为止。浆豆腐的历史悠久。 游浆豆腐的加工制作方法:将大豆浸泡、磨浆、滤净、煮浆后加入少量盐卤,使豆腐的蛋白质凝结成“花”后,再放入木框内,压去过剩的水份即成浆豆腐。这种方法制作的豆腐比石膏制成的豆腐质嫩,无粗糙感。游浆豆腐还可以制成豆腐干、辣椒豆腐乳、油炸豆腐,营养丰富,消费量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