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苹褐卷蛾
释义

苹褐卷蛾又称苹果褐卷叶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前苏联、印度及欧洲一些国家。国内分布较广,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都有发生。寄主果树有苹果、桃、李、杏、樱桃、梨等。此虫是果树卷叶蛾类。中主要种类,除卷叶为害外,还啃食果面,造成虫疤,降低果品质量。

中文名称:苹褐卷蛾

别称:褐卷蛾、苹果褐卷叶蛾、褐带卷叶蛾,鸢色卷叶蛾、柳弯角卷叶蛾

二名法:Pandemis heparana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目:鳞翅目

科:卷蛾科

种:苹褐卷蛾

分布区域: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及欧洲

生殖方式:卵生

危害植物:苹果、桃、李、杏、樱桃、梨等

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体长8~10mm,翅展18~25mm。前翅褐色,基部斑纹浓褐色,中部有1条自前缘伸向后缘的浓褐色宽横带,上窄下宽,横带内缘中部凸出,外缘弯曲,超前缘外端半圆形斑浓褐色。各斑纹边缘有深色细线。后翅灰褐色。

卵:扁椭圆形,长径0.9mm,短径0.7mm。卵排列成鱼鳞状卵块。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8~20mm,头壳近似方形,淡绿色。前胸背板绿色,大多数个体前胸背板后缘两侧各有1黑斑。虫体深绿色稍带白色。毛片色稍淡;臀栉4~5根。

蛹:长11~12mm,全体淡褐色,唯胸部腹面绿色。腹部背面各节有两横排刺突。

生态习性

发生规律

辽宁1年发生2代,河北、山东、陕西1年发生3代。以幼龄幼虫结白色丝茧内越冬。幼虫越冬部位、出蛰时期、为害习性与棉褐带卷蛾相似。老熟幼虫在荷叶重叠间化蛹。蛹经8~10天羽化。在辽宁南部地区越冬代成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羽化,第一代成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在山东越冬代成虫于6月初至6月下旬羽化,第一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羽化,第二代8月下旬至9月中旬羽化。成虫有趋化性。产卵于叶正面。每雌蛾平均产卵120~150粒。卵期7~9天。刚孵化幼虫多群栖在叶背面主脉两侧或前一代幼虫化蛹的卷叶内为害,稍大后分散卷叶或改食果面为害。果面虫疤大多是不规则的大片状,比棉褐带卷蛾为害的虫疤小,坑洼状,易于区别。幼虫活泼,遇有触动,离开卷叶,吐丝下垂,随风飘移至他枝为害。幼龄幼虫于10月上旬开始进入越冬。

地理分布

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及欧洲一些国家。国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重庆、四川等地。

危害特征

幼虫取食新芽、嫩叶和花蕾,常吐丝缀叶、或纵卷1叶,隐藏在卷中、缀叶内取食为害。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不能正常开花,另外还啃食果面,造成虫疤,降低果品质量。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果树休眠期彻底刮除树体粗皮、翘皮、剪锯口周围死皮,消灭越冬幼虫;

诱杀防治

树冠内挂糖醋液诱盆诱集成虫,配液用糖:酒:醋:水为1:1:4:16配制;

生物防治

释放赤眼蜂。发生期隔株或隔行放蜂,每代放蜂3~4次,间隔5天,每株放有效蜂1000~2000头;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键时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48%乐斯本乳油、25%喹硫磷、50%杀螟松、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功夫、2.5%敌杀死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3000~3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以及其他菊酯类杀虫剂或菊酯与有机磷复配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