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品牌宗教化 |
释义 | 品牌宗教化理论是由国内资深品牌策划林友清所提出。主张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应当有如传教士和教徒之间的关系,企业在传播行为中应当像传道士一样,在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品牌信仰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品牌宗教化”是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致力于让更多中国品牌搭载中华五千年文明精髓,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一个成功的品牌应当是和宗教组织一样,是个有灵魂、有骨架、有血肉、有形象的组织体系。她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品牌宗教的四构架: A、精神载体(SPIRIT):“品牌宗教”的本质是建立消费者对产品某周特质的信仰。而这个特质则是通过对目标消费者的心理分析而来。因此,建立“品牌宗教”首先是充分了解消费者,寻找最具有号召力的精神载体(主要为消费者使用产品过程中伴随着的一些精神特质,如对自由的渴望、压力的摆脱),即品牌信仰或灵魂。她将是所有品牌活动的核心。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的宝库,任何一个派别、一种学说都可能是品牌精神载体的来源,都可能成为品牌的灵魂。 B、形象载体(APPEARANCE):呈现给消费者的形象和告知要素,如“上帝”、“M-ZONE”、“绿色创想”、等。我们需要考虑让什么样的形象来代表品牌,来解释品牌的“灵魂”。她需要具备长期性和包容性。她不能像广告语经常更变,并且应当能承载起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品牌信息负重。她包含了LOGO、战略思想、代表形象等。 C、物质载体(SUBSTANCE):物质载体包含了产品本身承载的品牌信息,如包装、价格等,以及包含公关、广告等促销活动,她是品牌信息和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传递过程,是品牌灵魂(精神)能否为消费者所接受的关键。因此,应当重点关注在物质载体上的信息设计及传递方式的有效性,如动感地带利用网络游戏等新媒体对年轻人的传播包围。 D、组织载体(ORGANIZATION):组织载体涉及的是企业的组织构架、生产经营管理、渠道管理等相关内容。在组织、经营、渠道管理理念上应当关注与品牌精神(载体)的一致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