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频数 |
释义 | 释义词目:频数 拼音:pín shuò 英文:absoluter frequency 定义: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基本解释 [frequently] 接连多次 便归膏面染髭须,从今宴会应频数。——宋· 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戏答》 病人腹泻频数 详细解释 多次;连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宋苏轼《申明扬州公使钱状》:“累年接送知州,实为频数,用度不赀。”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尤生》:“桥侧有银工某者,怪其早行频数,邀而问之。”聂绀弩《<萧红选集>序》:“我和 萧红 见面比较频数的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基本概念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xmin=0.03,最大的测量值xmax=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 再如在3.149324中,‘9’出现的频数是3,出现的频率是3/18=16.7%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掷硬币实验:在10次掷硬币中,有4次正面朝上,我们说这10次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数是4 例题:我们经常掷硬币,在掷了一百次后,硬币有40次正面朝上,那么,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____. 解答,掷了硬币100次,40次朝上,则有100-40=60(次)反面朝上,所以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60.也可用于数学统计图里. 关于频数的分析方法1、频数分布 我们把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来就是频数分布或称次数分布。将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 例:为研究广告市场的状况,一家广告公司在某城市随机抽取200人就广告问题做了邮寄问卷调查,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您比较关心下列哪一类广告?” (1)商品广告;(2)服务广告;(3)金融广告;(4)房地产广告;(5)招生招聘广告;(6)其他广告。 这里的变量就是“广告类别”,不同类型的广告就是变量值。调查数据经分类整理后形成频数分布表。 很显然,如果不做分类整理,观察200个人对不同广告的关注情况,既不便于理解,也不便于分析。经分类整理后,可以大大简化数据,很容易看出关注“商品广告”的人数最多,而关注“其他广告”的人数最少。 2、累积频数(Cumulative frequencies) 累积频数就是将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 其方法有两种:一是从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向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累加频数(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小的一方向变量值大的一方累加频数),称为向上累积;二是从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向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累加频数(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大的一方向变量值小的一方累加频数),称为向下累积。通过累积频数,可以很容易看出某一类别(或数值)以下及某一类别(或数值)以上的频数之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