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脾瘅 |
释义 | 脾瘅,病名。是过食肥甘,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往往能发展为消渴病。《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其治疗,《内经》提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张氏医通》提出用“兰香饮子,若脉弦滑兼嘈杂,属痰火,滚痰丸,此指实火而言,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浊,俱属中土湿热,脾津上乘,久之必发痈疽,须断厚味气恼。服三黄汤加兰叶、白芍、生地;燥渴甚者为肾虚,日服加减八味丸……”参见中消条。 中医学术语,古病名。 脾瘅,瘅,是热的意思。脾瘅为脾热之病,即由于过食甘美肥味,导致内热中满蓄积于脾,脾气上溢于口,从而出现口甘之症状,日久可转发为消渴病。 《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王冰注云:“瘅,谓热也。脾热则四脏同禀,故五气上溢也。生因脾热,故曰脾瘅。” 丹波元简《素问识》:“脾瘅,《圣济总录》云:‘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也。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上溢故也。’” 森立之《素问考注》:“脾好燥而恶湿,今脾伤于肥甘,而内热熏灼,故名曰脾瘅。” 脾瘅治疗-“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王冰注云:“兰,谓兰草也。《神农》曰:‘兰草味辛热平,利水道,辟不祥,胸中痰辟也。’除,谓去也。陈,谓久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之气者,以辛能发散故也。”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注:“兰草味辛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 兰草,《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 兰草即今之佩兰,味辛平,气芳香,能化湿辟浊醒脾,用治口甘之脾瘅,有一定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