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配第—克拉克定理
释义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主要形成机制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形成机制有:

1.收入弹性差异: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农业,而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并小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

2.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第一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技术进步有很大差别,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而工业的技术进步要比农业迅速得多,工业投资多处于“报酬递增”的情况,随着工业投资的增加,产量的加大,单位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必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的更大发展。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理论来源

从理论形成和发展上看,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

1.配第定理,即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描述性规律现象;

2 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前提

配第-克拉克定理有三个重要前提:

第一,该定理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是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这种时间系列是与不断提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对应的。

第二,该定理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时,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考察了伴随经济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第三,该定理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为基本框架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属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经验总结,它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也就是说,从处于同一时期而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经济情况看,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国家,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而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而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因而可以说,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也是一条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规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0: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