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炮射电视 |
释义 | 炮射电视,一种新式武器,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制造的体积很小的微型电视摄像机,有极高的抗震能力。把它发射到远距离目标区上空后,能对目标进行侦查,并且通过发射机把图像发送到位于我方阵地的作战指挥中心。 产生背景战时需要炮兵作战时需要对远距离目标进行周密侦查,火炮射击时需要及时了解炮弹命中目标的误差,以便不断进行修正。 目前许多国家都是依靠侦查员或是侦察车占领有利地形进行目标侦察或射击校正。但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侦查员往往看不清十几公里外的敌人的情况,也无法判断炮弹爆炸的确切位置。利用侦察机、直升机或无人驾驶飞机从空中进行侦查,可以显著改善观察效果,但是这些飞行器容易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和敌人防空火力的威胁。 具体战例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炮兵武器虽然具有很强的火力,可是往往不能及时了解打出去的炮弹是否完全摧毁了目标,需要派出直升机和无人机到伊拉克上空进行侦察,结果却遭到伊军高射炮和防空导弹的袭击。 工作原理基本情况为了提高目标侦查能力,一些国家正在研究利用火炮发射炮弹到敌方上空进行侦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制造出体积很小的微型电视摄像机,这种摄像机有极高的抗震能力,即使从火炮发射出去也不会受到损坏。 工作过程把这种微型电视摄像机装进一发155毫米直径的炮弹里,用普通榴弹炮把它发射出去。当炮弹飞到目标区上空后,装有电视摄像机的仪器盒被抛到空中。它的上端挂有一个小型降落伞,摄像机随着降落伞缓缓地向下降落,这时就快速摄下地面敌人各种活动的图像,并且通过发射机把图像发送到位于我方阵地的作战指挥中心。指挥军官从电视接收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的动向以及我方火力袭击目标的情形。如果目标已被彻底摧毁,可以指挥火炮向另一些目标射击。如果炮弹偏离了目标,则可以计算出射弹偏差量,指挥火炮进行修正后继续射击,直到最终摧毁后才转移火力。当电视侦察炮弹完成侦察任务即将落到地面的瞬间,自动控制装置引爆机构,把电视摄像机全部炸毁,以防止敌人获取其中的秘密。 相关项目最初,美国佐治亚技术研究学院,为美军研制出一种能够“看”清远处目标的炮弹,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侦察炮弹”。美军的这种侦察炮弹装置重不到1千克,长15厘米。它可以用迫击炮发射到空中。到达目标区上空后,侦察装置打开一个降落伞,缓缓地落到地面。它在坠地前可以拍摄4到5张数字照片,然后传回地面部队装备的笔记本电脑中。在落地的一刹那,自毁装置将其销毁,以防落入敌人手里。“侦察炮弹”最远可侦察到5公里外的目标,对于营以下部队已经足够了。它通常发射到500—600米的空中,照相范围可以覆盖180米×120米。虽然拍摄的是黑白照片,分辨率却不低,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地面上的人。此外,与彩色照片相比,黑白照片由于文件较小,传输速度更快,更加实用。“侦察炮弹”在弱光条件下也能使用,在极弱光条件下还可以与照明弹结合使用。 此后,美国进一步研制了一种XM845式155毫米电视侦察炮弹,全称为炮射电视目标定位系统。该弹采用了M485AZ式155毫米照明弹弹体、吊伞和引信,只是将照明装置换成了小型摄像机系统(含发射机和电池)。使用时,将其发射到预定目标的上空,引信作用后,将吊伞--摄像机系统抛出,在吊伞的悬吊下,摄像机对目标录像,图像经发射机送回指挥所,展示在屏幕上或记录在录像带上。夜间还可交替发射照明弹照明目标,从而实现了无须前沿观察员的全天候战场侦察和定位。其作用距离能达60千米。 1999年中国军方也提出设想方案,2001年7月由解放军炮兵学院教授钱立志主持的系列信息化弹药研究,取得多项关键技术新突破。在东北某试验基地进行动态试验。炮弹在预定空域顺利分解,弹出了挂着侦察设备的降落伞,地面接收屏也出现了清晰的画面。 应用前景应用电视侦察炮弹不但可以及时、准确地搜集到有关目标的各种情况,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炮兵作战效率和火力的突然性。这种炮弹近年来经过多次试验已经获得成功,但是要到21世纪才能正式投入 战场使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