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刨子
释义

刨子,用来刨直、削薄、出光、作平物面的,一种木工工具。明朝时由罗马传入我国,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大贡献。

基本信息

刨子

bàozi

[plane] 推刮木料等使平滑的工具

刨子由中国古代工匠鲁班所制造(大多数中国人相信这一传说)

用来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种木工工具。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组成。按刨身长短、形状、使用功能可分长刨、中刨、短刨、光刨(细刨)、弯刨、线刨,槽口刨、座刨、横刨等。

平推刨子最晚在南宋末年被发明出来,目前在宋代的沉船中发现与现代样式差不多的平推刨子。当然这种发明不是一下子就被发明出来的,在中国有漫长的木工工具的演化发明。且平推刨子的横截面是中国唐和宋代时期,典型的建筑上木工工艺造型。平推刨子的发明对中国家具的变化起到技术上的支持,这种变化从中国古代一系列的绘画作品中均有反映。

由来

说法不同

1、明朝时由罗马传入我国,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大贡献。在刨子出现以前用的一种工具叫鐁,它就是刮削。没有证据证明我们以前有刨子,那时只有刮削,刮削只能对付软木,软的我们用小刀也能刮,刮硬的会跳刀。刨子16世纪发明,而且中国的刨子是推刨,全世界的刨子都是拉刨,往怀里走的。锯子两千年前就有了,全世界都差不多。刨子在古罗马就有了,就是没进来过。《清明上河图》上,大框家具都出现了,但是上面就找不着刨子。

2、认为明朝时由罗马传入我国,依据更加不足的说法,仅具参考价值;

中国无论是器具还建筑,应用木材最多,并且工艺也最精美。木材质存世极难,但就可见汉唐(包括出土)遗存的工艺而言,就无法证明没有用刨子这种工具。

认中国的刨子只是推没有后拉,那就错了。刨子只是成为大件制做中受欢迎才渐渐淘汰或者渐渐少有使用前后滚刀刨,在民间依然存在双刃或多刃滚刀刨,比如有的地区手工匠人制做传统小木器,甚至包括家具及寺庙建筑中的细活小件,都支使用,记得曾经见过三种,一是与欧式刨不同,只是一把上多刃线的刨刀(称刨刀或刨子),二是硬木(基本是红木中的黑檀木,紫檀木等)套夹,具体式样结构已经记不清楚,刀刃在中间,手柄处用丝麻或皮绳缠绕并以木楔叫紧,三是硬木夹具中间是刀,手控制。可惜,现在难见这种旧工具,已经基本被新工刨子取代,所以我们才会因几乎难见而认为不曾存在。

不官鲁班造工具是否包括刨子,我们只可以说没有欧式的刨子,却不能说没有刨子或都肯定地枉下结论没有。尤其在字义上出错,刮削是什么欧式刨子与中国古代的工具只是结构问题。并且,中国传统刨刀才是做细活的,是我们一代不如一代精工,贫穷让我们更加浮躁地简化工艺过程,我们惊叹古人时想过我们为什么不比从前,所以就总会为西方工业的炫目误导。中国传统刨刀工具是真正帮细活用的,尤其是硬料,如果看到央视报道金丝楠木工匠处理那些比金子贵无数倍的木料,就会看到其中刨刀的作用了,绝对不能用西洋快餐民族的那些外形整齐的刨子。西方人最善于将中国的文明加上他们的包装,我们于是许多人就不认识了。许多例子,早已证明的文明属于我们建立,却至今依然被我们称为外来文明。

木工工具,可以看看中国古人的震惊世界的建筑结构用工艺,中国的木材质器具同样是世界上不我见的精工,怎么可能没有需要大力度刨料的工具。

发展

刨子的应用使得家具突飞猛进。中国明末的硬木家具飞速度发展,并很快影响到宫廷。全世界还没有一个民族用这么硬的木头做家具,这是中国人与众不同的一个价值观。咱们的硬木是入水即沉,比重大,质地非常好,光泽都是紫檀那种幽暗的。

刨子应用前的其它朝代,则很少用硬木来做家具,因为最难的是平整,所以多用漆器,用漆等来掩盖木面的不平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