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盘古宫 |
释义 | 简介 盘古宫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第一高峰白云嶂与其次峰银瓶嘴之间的垭口处,海拔将近500米 。 盘古宫并不算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庙,但是在惠阳周边地区,它的名声则远远超过与它同等规模的庙宇。盘古宫门前倒是一个蛮大的广场,站在广场的栏杆处,可以远眺山脚下的新圩镇的红田村和约场村。由于盘古宫受两座南北走向的山峰的夹峙,每逢冬季,盘古宫所在的山谷就会形成一条东北季候风的过道。但是到了夏季,这股“穿堂风”则给游客带来凉爽的惬意。 在广场上的香炉,被香火熏成墨色。香炉旁有一排十余米高的铁梯,几根与地面相连的铁索把它们牢牢固定,梯子旁边的滑轮证明这是用来拴鞭炮的。广场的东侧还有一尊置放在地上的大钟,一面写着“风调雨顺”,一面写着“国泰民安”,轻轻敲打,会鸣起清脆的钟声。 盘古宫历史据史料记载,盘古宫建于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解放前的最后一次庙会是在1938年7月7日,主持人是东莞塘沥村的张三婆。盘古宫在“文革”时被破坏,1980年由群众自发捐资重修并新塑神像。 盘古宫是二进建筑。第一进是长方形的厅廊,越过天井就达第二进,第二进横排有左中右三个厅,每厅均有泥塑烫金的神像。宫上面还保存着原来的大雕栋梁,上面刻着“大清光绪十四年著雍困敦孟冬月吉日立”字样。 寂静的盘古宫就像一只停摆的时钟,能让人轻易地陷入时光深处。在宫里,我们看到了木纹筋筋络络的木门,透着木材本色的门板,陈旧而褪色的窗棂……最让我们驻足的是左厅的一个厢房,那应该就是相传专门为远道而来的香客提供住宿的地方吧。厢房里有两排很旧的床,床任由时光剥蚀后变得越来越旧,仿佛轻轻一碰,床板就会变成一块块的木屑掉下来。 盘古“仙人”盘古宫就是为了供奉盘古大仙而存在的。我们很容易就在宫里找到了“穿着”树叶的盘古大仙。他赤裸上身,露出练达的肌肉,右手托着太阳,左手捧着月亮,大胡子大眼睛的脸渗透出一股凛然的正气。 盘古宫历史悠久,清代道光年以来,每隔20年就要重修一次。每月的三、六、九日,盘古宫都会有庙会,那时候甭提多热闹了,进山的小车能排到山底下。在右厅,我们看到这么一副对联:“开天地人类生千秋普照;盘古仙施圣泽万物咸亭”。向开天辟地的盘古大仙祈求人生一帆风顺或许有着特殊的含义吧。 白云嶂林场自1988年以来陆续投入200多万元对盘古宫进行重修,随着重修和其他各项建设工程诸如公路、桥梁、停车场的增建,盘古宫更是名声在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