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志彤 |
释义 | 唯亭老镇上住着一位耄耋老人,名叫潘志彤,17岁那年离家去山东打拼,直到1988年从山东高密市农业局离休后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亲戚和邻居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山东”。如今80岁的潘老伯慈眉善目,待人谦和,多年来勤奋好学,精通国画与微雕刻字,其中最拿手的要数松鹤寿星图了,那栩栩如生的仙鹤仿佛振翅欲飞,看到他画的人都会爱不释手,纷纷求他赐画,碰上节庆日、亲朋好友做寿,他更不吝笔墨,执手相赠。回到家乡唯亭20年,让他平添了更多的故乡情怀。 用心雕琢唯亭古镇 离休在家,潘老伯的空闲时间多了,可他并没像其他离退休老人那样打发日子,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理想要完成,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他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念头:何不用自己的画笔将家乡数十年的变化展现出来留给后人呢?有了这个想法,他感觉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潘老伯翻出了自己年轻时的唯亭写生画,背上画板,开始了家乡写生之旅。潘老伯沿街走访了水乡的每一条巷子、每一座小桥,用双眼和心灵仔细体会着这浓浓的水乡气息和现代元素,走到哪里,他就画到哪里,半年后,他踏遍了唯亭的大街小巷,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一一用细腻的笔触描画出来,唯亭老街的每一间房、每一幢楼都跃然纸上,相似中透着独特,古朴中漾出潮流,他将这些画整理布局,小桥旁穿矗立着酒楼,茶馆边流淌着河水,数月后,一幅富有江南商业气息和水乡民俗风情的历史长卷——《唯亭古镇三里长街记实图》展现在人们面前,三里长街那雨天上街不打伞的特色,也被他勾画的淋漓尽致,整幅画再现了唯亭古镇二、三十年代的辉煌和成就,诠释了繁荣、祥和、康乐的景象,让人领略已往、追思故景。 潘老伯的画出了名,苏州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相继采访了他,他的许多作品也都刊登在了苏州杂志、园区十年介绍等刊物上,近十多年来,潘老伯相继画了唯亭古镇三里长街、娄江三桥,以及为唯亭镇志配了40多幅插图。2002年,潘老伯把他的最佳力作《唯亭古镇三里长街记实图》无偿捐献给了唯亭镇人民政府,给父老乡亲留下来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执笔歌颂园区新貌 自1994年以来,唯亭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潘老伯亲身感受到了园区开发建设带来的沧海桑田。为展示家乡唯亭的古韵与湖滨新城的今风,他又用了一年的时间,画出了现代化开发建设的新面貌,那生机勃勃的物流园、静谧优雅的金鸡湖、独具原生态特色的阳澄岛、汇聚尖端科技的国际科技园都一一跃然纸上。唯亭古镇和现代园区的今昔对比,已在潘老伯的笔下被诠释的生动深刻、入木三分,看过他作品的人无不对古色古香的楼阁亭宇回味留连,也无不对数十年园区的历史巨变唏嘘不已、叹为观止。 他之所以对绘画如此着迷、执着,不仅仅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重大的责任在鼓舞推动着他,他的画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渊源和现代建设,每幅画中都倾注了他对祖先至深至亲的情感和对新时代的由衷祝福,让后代在充分享受科技的欢乐和便捷时不忘历史,自觉地树立起保护江南水乡古迹的意识,起到总结前代教育后代的作用,他希望今后能更广泛的推广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古镇、了解园区,为家乡贡献更多的力量。 情牵灾区悯民惜幼 汶川地震发生后,潘老伯时时牵挂灾区灾情,作为山东的离休干部,收入待遇比本地离休干部低,而且他还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现已中风卧床,因为到原单位报销医药费比较困难,每月1千多元的离休金几乎都花在了医药费上,基本没有什么积蓄。可是灾后第二天,潘志彤老人主动向所在支部要求捐款1000元。支部明白老人心意,实在不忍心,就劝导老人留下医药费。实在劝不住,潘老伯还是捐了款。他说:“我看到灾区的孩子们遭了这么大的难,受了那么多的苦,我的心痛啊!我家里有困难,曾在园区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得到了解决,我一直感念组织的关怀。我知道我这些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也是我对灾区人民的一片心意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