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潘钦岳
释义

人物介绍

潘钦岳(1641年—1762年),字友海,号墨庄,伏羌潘家巷人,岁贡,未仕。其人性情开朗,胸怀洒脱,嗜古积学,老而弥笃。“负性高明,胸襟潇洒,以能文善书知名陇右,学使王公云锦闻名造庐,尊而礼之,著《朱圉文集》,未仕”。年十七时,东海学者宋荔赏其才,使王去锦登门造访并为其作诗文序。与巩建丰同出武乾垣先生门下,终官教谕,“后归田,愈莫逆,风流文彩,足以敦蒲俗式,后进者甚多,里人至今称誉。”其人善属文,精辞赋,工书法。书法始学钟王,得其神韵,晚年转入北魏碑法。因行五,里人尊称“潘五爷”,善卜卦,称“潘半仙”,年85寿终,可谓安且成矣。

潘钦岳轶事

潘钦岳轶事之一:进京赶考半道折返 还乡攻读一生作为

传说某年,正是朝廷的大比之年,潘钦岳要赴京赶考。考前,他斋戒扶乩,测得最后一个动身者能考中。于是他便迟迟不肯动身,一直等到所有的人走了,才收拾行李,走出家门,上路赶考。潘五爷一口气走到柳家坡,坐到路边石头上,想歇一歇再走。这时他得意地想:这次会试,伏羌只中一名,这一名便是最后动身的人,我这次就是这最后一人,这正应了那句“后有来者居上”的成语。

潘钦岳正在得意,忽然有人在坡下喊:“喂,潘爷等等我,咱们一起走”。听到喊声,潘五爷心里一惊:难道起身比我还有迟的人吗?真是“莫道君行迟,更有迟行人”,看来人算不如天算。也罢,我倒要听听这人为什么走的这么迟,算得这么准。来人走到跟前,潘五爷才看清楚原来是秀才张映兰。潘五爷问:“你怎么走得这么晚?”张映兰说:“父亲不让我赶考,不给我盘缠,内人多方借贷,方才凑齐资费,因此耽误至今天。”张映兰性狂放,喜游玩,然聪慧有悟性,痴迷放鸽,每天必携带鸽子,与几个鸽友放鸽于郊野。仰目凝望天空飞翔的鸽子,听信鸽发出的嗡嗡声,便欣喜异常,达忘我境界。张映兰之兄,与其弟性情相反,老实本分听话,常苦读而废寝忘食。张父对弟兄二人本一视同仁,都寄于厚望,期盼两个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然老二游玩之性不改,天长日久,渐渐失去对他的信心,便只信赖老大,对老二采取放任态度。后来,兄弟二人都娶了妻子,老二妻子进了张家,就渐渐知道了父母喜欢老大,讨厌丈夫的原因。从此,严厉管束丈夫,白天游玩她不管,但到了晚上,不完成功课,便不让丈夫上床。每日读文之外,必写一篇文章,然后卷起来放到屋内顶棚之上,天长日久,竟塞满了顶棚的空间。

到了应试之日,张父为老大给足了盘缠,老二索要盘缠,却说:“没有,有也不能给你。你整天东游西逛,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你也别费那个心思去科场丢人现眼,就放你的鸽子去吧。”说完再也不答理张映兰。张映兰没有盘缠无法动身赶考,妻子催起程,他只好说明原因,妻子一听,回到娘家,四处借钱,凑足了银子,为张映兰打点行装,这才得以动身赶考。想不到,刚刚出城,就看见前面也有一人,隐隐看去,长衫大褂,身背行李,以装束判断,也象是一位赶考的举子。他想迎上去,一路行走也有个伴儿。见到柳家坡歇息,便喊了几声。

潘钦岳听了张映兰的叙述,仰天长叹:“罢了,罢了,人家起身迟,是顺其自然,我算卦扶乩,有意而为,此行强去,也是枉然,就顺应天意,打道回府吧。”说罢,便要折回。张映兰诧异地问:“为何刚刚起程,未进科场,五爷就回家弃考?”潘钦岳要将自己算卦扶乩之事告诉张映兰,忽然想:“泄露天机者有殃,就随他去吧。”便对张映兰说:“贤弟此去定能考中,为兄因事不能考试了,就此告别。”

这场考试结束,张映兰果然考中,而潘钦岳从此再也没有去赶考,一生未仕,以清名留乡间。

潘钦岳轶事之二:巩建丰善姻缘做媒 潘钦岳破门第嫁女

潘府乃伏羌名门,潘家有小女渐渐长大,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然而,却不曾有说媒者上府提亲。原来,那时候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能与潘家门当户对者在伏羌县可以说廖廖无几,正所谓曲高和寡,敢与潘家攀亲者也就屈指可数了。可是谁也想不到,伏羌县最偏僻最穷的武家河乡格板峪,有一个目不识丁的穷小子,靠打柴为生,竟然攀上了潘家的掌上明珠,成为伏羌县的一段佳话。

格板峪,位于伏羌县西南约五十里,穷乡僻壤,要挣几个钱的营生,也就只能是上山打柴,然后走过百十里的崎岖山路挑到县城,卖给城里人。格板峪有一穷人家的小伙子叫魏福娃,虽年轻力壮,相貌也看得过去,并不难看,但因家穷,已到婚娶的年龄,仍没有娶上媳妇。后来因巩建丰说媒,他不仅娶了潘钦岳的女儿,并从此脱了穷根,成了格板峪唯一的富裕人家。

魏福娃的好梦成真,是一担柴引起的。这一天,他担柴进城,有人就迎上来问他的柴价,两人讨价还价一番,买柴人说:“你随我来。”福娃跟着买柴人,一直穿过东街,拐了个弯子到上巷,进了一个深宅大院,在买柴人的引导下,把柴放到柴房,接过柴钱。这时,他才注意到这个大院,起脊卧兽,雕梁画栋,令他眼花缭乱。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院子,从来没见过这么气派的房子,他看得出神,拿着柴担,站在当院,好奇地的打量着。

潘家的小姐,潘钦岳的掌上明珠小芹,读了半天书,便想到外边透透气。她放下书本,从书房中走出来,一眼就看到呆立当院的魏福娃,身上的衣衫褴褛不堪,风吹日晒而显出古铜色的脸,脚上穿一双牛皮裹着麦草的“牲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还没有见过这么脏的男人,尤其那傻乎乎张望的神情,令潘家小姐忍俊不住,“扑吃”一声笑出声来。魏福娃听到笑声,转眼看去,只见一个天仙般的女子,正冲着自己笑。他自己问自己:“这是在天上?还是在梦里?”他真切地知道这不是在梦里,也不是在天上,因为刚刚放下柴火,手里还拿着柴担,兜里也装着柴钱。忽然管家走过来,见一个山里卖柴的在院子里傻站着,便叱喝道:“喂,卖柴的,快走,别在哪里傻站,象根木桩。”魏福娃这才像从被梦中唤醒,极不情愿地向门外走去。他边走边想:“这家的姑娘明明看上了我,正冲我笑呢,你不过是个下人,充什么掌柜的。”他走到门口,回过头来,再想看看那美若天仙,又对自己钟情的富家小姐,可是,她已不见了踪影,魏福娃惆怅地离开巩家,融入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流。

这时的魏福娃,心里象一团乱麻,不知道头绪在哪里。他在街道上走着,不知不觉,又走回了潘府门前。在门口向里张望,可是,那位仙女再也没有了踪影。魏福娃想,那位姑娘明明是看中了自己,她冲着我笑,笑得那么美,美得叫人打颤哩,叫人心疼哩,我要是能娶了她,那我就是神仙了。谁能给我当个媒人呢?说媳妇要有媒人,没有媒人提亲,那姑娘再看上我也是白搭,可是,谁能给我当媒呢?魏福娃越想越美,越想越急,他打定了主意,要请一位媒人到潘府求亲,在他看来,那姑娘能看上他,事情肯定如愿以偿。

他看到不远处有位老婆婆,便走过去,向她问能不能到潘家提亲做媒,老婆婆打量了他一下,对他说:“潘家谁也说不上话,要给潘家说话,只有巩翰林能说进去,别人可做不了这个媒。”她虽然老眼昏花,可一看年轻人的模样,就知道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不过,她说出来的话倒是实在话。巩翰林就是巩建丰,官至侍读学士,正四品,与潘钦岳为同窗好友,二人常互相往来,谈经论诗,虽然巩建丰年长,但对潘钦岳颇为尊重,延为知己。

魏福娃一听,心里一阵高兴,心想,这么说,只要找到巩爷,这媳妇就跑不了啦。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换了别人,连想都不敢去想这样的婚姻,门第悬殊不说,一个是双手画不了一个八字的山野樵夫,一个是名儒潘五爷的掌上明珠,简直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根本挨不着边。

这魏福娃听了老婆婆的话,把卖柴的钱买成礼品,打听到巩建丰的住宅,径直走了进去。巩建丰正在闭目养神,读了一会书,眼睛疲劳,只好坐在炕上休息一会。这时家人向他说:“有个乡下人持礼求见,你见还是不见?”他正闲着无事,便随口说:“见,叫他进来。”

魏福娃慌恐不安地来到屋里,放下礼,倒头便向巩爷磕头,口里说着:“巩家爷,小的给你磕头了。”巩建丰说:“起来说话”

“我求巩家爷一件事,您老人家要是不答应,小的就不起来。”

“快起来吧,年轻人,只要是我能办到的,我便会答应你,若我办不到的,你跪上三天三夜也没用啊,还不行吗?”

“小的求您老人家当个媒人。”

“噢,这事。俗话说,有说不成的亲,没有央不动的媒,我答应你。”

“谢过巩家爷。”

魏福娃谢过巩建丰,起身坐在凳子上,巩建丰问他:“你要我当媒人,是问谁家的闺女?”魏福娃说:“问潘五爷的闺女。”“你是说潘五爷的闺女?”“巩家爷,正是住潘家巷的潘五爷。”“你是想攀潘家的小芹?”巩建丰看着面前这位衣衫褴褛的憨小子,心里想:“这小子,敢问潘家小姐,倒是有几分勇气。不过这也太不般配了。”不过,既然答应了人家,总得跑一趟,走个过场。

巩建丰沉吟半天,便对魏福娃说:“我抽空就去问,过几天你来见话吧。”

魏福娃喜滋滋地回到家里,向老娘说了请巩翰林做媒提亲的事,老娘说:“人家潘家会把千金小姐嫁给你?做梦吧,傻儿子。”

巩建丰受人之托,这天在城里转悠了一会,想来想去,还是走进潘家。他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这位同窗了,也该叙谈叙谈,顺便提一下亲,也对魏福娃有个交待。他想潘家的女儿是断不肯嫁给一个山野樵夫的。小地方官宦人家难寻,但以后为小芹择一门富裕人家倒不是难事。

进了潘家,二人寒暄一阵,便坐在炕上,边喝茶边闲聊。所聊不过二人最近所写所读之诗词文章,地方有何人中举中进士之类,至于家长里短,他们因不屑闻于耳自然不屑出于口。

叙谈了半天,巩建丰便切入正题,说:“墨庄兄,有人托我给咱小芹说媒,你看这事?”

“哎呀,这是好事,我正为小女婚事操心哩,只要是你当媒,无论贫富贵贱,我都答应这件事。”

“那就说定了?”

“一言为定。”

“那我可要给人家回个话,择日定亲啦。”

巩建丰说成了媒,定亲之日,潘钦岳见到小婿,才知道是个山里的穷小子,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婚姻之事,“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岂有追悔的道理。成婚之后,潘家为女婿购置田产,女婿因此由一贫穷之家成格板峪首富。想不到一个千金小姐,因巩建丰说媒,嫁了个山野樵夫,人们都说,憨人真有憨福。

个人作品

潘钦岳的诗文触景感怀自然洒脱,抒情言志真挚感人。如《前题》诗,由烈女祠低徊伤神而抒写胸臆,用烈女坚贞不屈、英勇赴义的精神表达自己清高的品质。诗云:每过烈女祠,低徊重伤神。白发尚改节,青鬓肯掷春。纷纷群冠带,烈烈一帼巾。绿林欲肆胆,纷纷便生嗔。引颈志不辱,蹈刃身难亲。誓不玷白壁,死岂堕红尘。弱质勇赴义,贞肝智成仁。予轻不折腰,景仰尔全伦。读邑人王羌特所著《怕猿闻诗集》,有感而发曰:万苦千愁纸上堆,阅诗疑见故人来。荆山有路恨难返,渭水无情逝不回。伫望身通立异业,讵知命蹇失奇策。吞声不忍高声诵,只怕猿闻也动哀。丁丑某日登临伏羌名刹大象山,作《丁丑上巳登大像谒大佛》诗,又是另一番风韵:削壁千寻妙相庄,凿空丈九现辉煌。云端每出扶人手,尘路常开济世肠。雨过峰头悉悲泪,月来天上慧明光。无边苦海岸何处,愿为沉沦借渡航。有些诗文又舒朗自然,风格明快。如《天门雨霁》云:雨霁推窗明,静仪观太岱。天门二里南,翠色真堪爱。舒卷任浮云,青山万古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3: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