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帕萨卡里亚 |
释义 | 帕萨卡利亚起源于西班牙(一说帕萨卡利亚起源于意大利)的 3拍子慢板舞曲,16、17世纪时传至欧洲各国,成为一种键盘乐曲。大多用小调写成,以4~8小节的固定低音为基础,进行连续变奏。 起源喜欢收拾房间,但要等到有心情的时候,把干活当成享受才可以。那天,阳光一朵朵在屋里绽开,我满心兴奋,趴在地上仔细擦木地板上每一点污渍,清理掉每一丝头发。这种活又繁又粗,可我总在这时候听巴赫的音乐,结果感觉居然整个事情都成为一种仪式:在那遥远清洁的声音和阳光里,一个人无声而小心地打理着自己的房间—我不觉得这是亵渎,而是以恭敬的姿态活在巴赫之中—在这个有尘埃有音乐的无常世界,你不恭敬又如何。此时我可以大大方方听庄严悲怆的《圣。约翰受难》,或者那些格外浩大华丽的管风琴音乐,随手拿起《帕萨卡里亚与C小调赋格》就好。这曲子我早已烂熟,可以不看谱子听—当然,在那些紧张然而灿烂的经过句中,难免不知所之。 音律搭配帕萨卡里亚,帕萨卡里亚。这几个响亮的字往往让弹管风琴的人心血沸腾。老师说它不论是难度还是深度都可列入管风琴文献中的Top 5里面。对这样音栓复杂,极难获得好声效的大作,不敢奢望会有让人非常满意的录音,最后的效果,简直要看天意。我这里比较好的录音有两个,一是美国著名管风琴家米切尔。莫瑞的演奏。他的句子透气充足,不仅“活”,而且“泼”,在雍容的步伐中虎虎生风。此外,音栓配置格外动人心魄,录音也好,在音响成为一片锦绣的时刻仍可辨内声部的细密针脚。 德国另外一个是德国盲管风琴家瓦尔哈的演奏。他的演奏,我认为不如传说中的那么棒,有的录音甚至可以说很失败,但这首《帕萨卡里亚》却格外好,真是一片紫气冉冉,既宽广又沉厚,细处也毫不疏忽,饱满到底。可以想象,有这般底蕴和血脉的人,跟巴赫也许真有份奇缘,即使失明也将苦心孤诣至死不悔,在巴赫摇动山河的壮大气象中怡然心会。不过话说回来,执着的职业管风琴家谁不如此?如果没有这份充盈的自足,还是尽早逃脱这个极度寂寞的演奏行当为妙。 主要的代表人物“帕萨卡里亚”原指一种3/4拍的西班牙舞曲。巴赫的前辈,同样是北德管风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布克斯特胡德也写过同题作品 (赋格放在开始)。巴赫显然是受他启发,但其飞扬的想象力和胆略把前辈远远甩开。这部作品,几乎可以当作管风琴上的《哥德堡变奏曲》,它由一个八小节长的主题引导,发展出二十个变奏,然后接入赋格。与《哥德堡变奏曲》不同的是,它的主题多数时候由脚键盘重复,双手以重峦叠幛的变奏为主,但也有过几次高昂的主题出现。从一开始,脚键盘沉稳地“宣读” 一遍八小节长的主题,双手便以附点八分音符粉墨登场。各个变奏或者改变节奏,或者引入八度做对比,上行下行相交错着,其间音栓配置不断变化。到了第六变奏,开始以十六分音符往上冲,高潮开始。在一丛丛犬牙交错的十六分音符双音中,主题仍在脚上笃实地前行。到了帕萨卡里亚中部,脚键盘旋律暂歇片刻,双手上分解和弦步步登高,成为天上几点星辰,然后稳落在一个巨大的七和弦上,开始下一个变奏—其间步履阔大的迂回和决绝令人唯有敬畏。结尾五个声部齐上阵,喧哗着回忆一下以往的变奏,两小节后销声匿迹,然后赋格接过尾声和弦中的一个音挺身而出,以帕萨卡里亚旋律为主题,开始剥茧抽丝地玩弄着迷人的对位。这部分居然更好听,主题稍稍变化后在左右手和脚上穿行,伴以两条对抗的对位声线。这一段,密如子弹的一排排十六分音符间几乎连呼吸都没有,机械得令人难以置信,可是依然好听,大概是由于主题上下穿行之际打造出一副骨骼雄奇的布局,此时细部的平直单调倒“酷”得可爱。有意思的是,高潮之后,两小节长的双手同时颤音,双脚演奏十六分音符,平稳而又自得地驶入结尾。 作品评价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部作品中的《帕萨卡里亚》部分很可能出自即兴创作。那时他只有32岁左右,还在魏玛当管风琴师,曲风尚未进入那种计算得精准妥贴,无可替代的阶段,倒可能更热衷于即兴弄技。但能知赏这分弄技之趣的人,即使在他的年代,也不会很多吧?我总是怀疑,以巴赫的信仰和本性,写作不会以自浇块垒,自扫心头雪为怀,然而他的许多管风琴作品几乎只能是演奏者自己玩的游戏。你看五个声部同时进行的时候,双手各自弄两个,十六分和八分附点音符在一只手上并举,听者即使拿着谱子也难免迷路。还有那细微的和声色彩,到赋格末尾的那不勒斯六和弦, 我是听了若干遍,自己分声部在琴上慢慢试过,又在老师指点下才恍然见得其中奇气,但由于离正式弹奏差得还远,所知也无非皮毛而已。如果只是草草听过,除了有一片喧闹之声掠过耳际,还能留得几何—而肯安安静静坐住听巴赫的人,本来就寥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