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具会 |
释义 | 简介纳西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丽江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廿于现汇城郊白沙村举行,原为喇嘛教庙会,后演变为交易会。期间,远近村民云集,出售或选购各种农具,土特产及儿童玩具等。寺前殿后,设推位卖小吃。热闹非凡。当地农家备酒肴,邀亲友互祝安康。 亦称“棒棒会”、“弥勒会”、“米拉会”。纳西族岁时交易会。流行于云南丽江城。原为佛教庙会。 起源传说关于农具会的起源: 一说起源与佛教有关。这天,木土司在玉皇阁请喇嘛念经,超度祖先亡灵。清朝雍正元年丽江一带改上归流后,农民、手工业者于此日在木土司官衙门前的街道上摆摊售货,以后又演变成以交流竹木农具为内容的集贸市场。 二说源于对木土司的反抗行动。传说古时纳西族地区木土司企图改土归流,引起群众的不满,人们操起棒棒对木氏家族表示示威和抗议,形成棒棒会的习俗。节日这天,人们扛着马笼头、鸡笼、犁、耙、桶、锄等各种木制农具涌向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进行交易。其中尤以用作斧把、锄把、镰把、锤把等的棒棒最多,故称棒棒会.棒棒会之后,春耕大忙即将开始。因此,棒棒会实际上是为春耕作准备的一次农具交易的盛会。每年农历正也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会”。 主要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于丽江玉皇阁举行。这天,当地喇嘛教徒朝庙念经,村民进香祭弥勒佛。清朝以后逐渐演变为农具及竹、木器交易会,因所交易的商品多锄把之类的棒状木器,帮称“ 农具会”。 届时,丽江城内人流如潮,街道上摆满了交易的竹、木、铁农具以及果树苗木、花卉等。棒棒会标志着着一年的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该会由“弥老会”演变而来。原是在寺厌举行的描绘。 盛大交易会纳西族自己的独特节日。这些节日要举行盛大的物资交流。如: 正月十五的“农具会”(又称棒棒会);三月十五的丽江“龙王庙会”,都是盛大的物资交流会。会议期间,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着本地土特产到集会出售,然后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丽江一带的农民也要为准备春耕购买家具和需要的物品。 “农具会”、"弥勒会"。纳西族岁时交易会。流行于云南丽江城。原为佛教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于丽江玉皇阁举行。这天,当地喇嘛教徒朝庙念经,村民进香祭弥勒佛。清朝以后逐渐演变为农具及竹、木器交易会,因所交易的商品多锄把之类的棒状木器,帮称“棒棒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