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村经济总收入
释义

词目释义

农村经济总收入,指统计范围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可在国家、集体、农民及有关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的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救灾救济等。国家事业单位在农村兴办的属于集体性质的实体,如养鸡场、养猪场等,如果土地所有权仍归乡、村集体所有,当地农民参加生产劳动,其全部收入都应统计在内;如果土地已征用,所有权已转移,则只统计农民参加劳动应分得的那分收入。

农村经济总收入:指本单位(包括统一经营、承包经营、新经济联合体及农民自营)当年经济收入中可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农民之间进行分配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税金等非生产收入,但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等。总收入中,乡村集体企业收入按各行业的全部收入计算,包括经营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其它收入等;家庭经营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按当年收获到手的主副产品计算收入,包括已出售、自食自用和储存的主副产品在内。

总收入应按当年价格核算,也就是按当年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现行价格进行核算。具体核算方法是:各种主产品、副产品出售部分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自食自用和储存的农副产品,按出售全部该产品(包括出售给国家和在市场上出售的)的综合平均价格计算。由于全国市场价格差别较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本地区的综合平均价。

相关概念

农村经济总收入与农业总产值的区别和联系

一、从统计的目的来观察分析:农业总产值是从生产角度来反映农村经营单位一年内进行各种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总量;而农村经济总收入是从财务核算角度反映农村经营单位一年内由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所得到的、可以直接利用的收入。

二、从统计形式分析:农村社会总产值是按所在地区统计的(包括国营农场产值),进城的产值(农民进城劳动创造的产值)不包括在内;而农村经济总收入是按所属地区统计(不包括国营农场部分),进城所得收入也要计算在内。

三、从统计范围分析:农村总产值只包括农业(大农业)、工业、建筑业、商饮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当年劳动成果,不论这些成果是否在当年加以利用;而农村经济总收入不仅包括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收入,同时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生产性的可用于分配的全部收入。

四、从统计口径分析:农村社会总产值要计算当年创造的全部生产成果,而农村经济总收入则不包括不能用于分配的部分。

五、从计算价格分析:农村社会总产值一般按统一价格计算,有不变价和现行价格两种;而农村经济总收入一般按实现价格计算,自产自用按国家定价和自行价格计算。

六、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农村经济总收入扣除不可比因素后,两者发展的趋势应是基本一致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