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毛毡 |
释义 | 中文学名:牛毛毡 拉丁学名: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et Sav.)Tang et Wang 别称:松毛蔺,牛毛草,绒毛头 界:植物界 科:莎草科 属:荸荠属 分布区域:分布几遍全国,多生在稻田或湿地,是稻田的重要杂草之一 简介Niu mao zhan 学名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 et Sav.)Tang et Wang 属莎草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分布几遍全国。多生在稻田或湿地。是稻田的重要杂草之一。 基本资料学 名: Eleocharis parvula 科 别: 莎草科 Cyperaceae 分 布: 美洲、欧洲、非洲 照 度: 1500 Lux 水 温: 20-28℃ 位 置: 前景草 硬 度: 2-12 DH p H 值: 5.8-7.5 难 易 度:一般 形态特征幼苗细针状,具白色纤细匍匐茎,长约10cm,节上生须根和枝。地上茎直立,秆密丛生,细如牛毛。株高2—12cm,绿色,叶退化,在茎基部2—3cm处具叶鞘。茎顶生1穗状花序,狭卵形至线状或椭圆形略扁,浅褐色,长2一次m,花数朵。鳞片卵形,浅绿色,生3根刚毛,长短不一,鳞片内全有花,膜质;花柱头3裂,雄蕊3个,雌蕊1个。小坚果狭矩圆形,无棱,表生隆起网纹。靠根茎和种子繁殖。 生态特点在上海于4月中、下旬始发,靠根茎蔓延极快,8—10月开花结果,11月下旬地上部枯死。黑龙江于5月上旬靠种子或越冬芽萌发,6月进入开花期,7月种子开始成熟并产生新的地下根茎和越冬芽。 【别名】松毛蔺;牛毛草;绒毛头。 【来源】为莎草科荸荠属植物牛毛毡Heleocharis yokoscensis (Franch et Savat.) Tang et Wang [H. acicularis auct. fl. sin. non R. Br.] 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入药。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痰平喘。用于感冒咳嗽,痰多气喘,咳嗽失音。 【用法用量】 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种植要点双子叶植物,挺水性水草。这种水草看起来细长如牛毛,故名牛毛毡。水上草与水中草同型,但水上草看起来健壮而硬挺,水则相当柔软。水上草的生命力相当强,繁殖速率快,长自生于水田,而被视为不受欢迎的杂草。主要靠其丝状匍匐茎在泥中延伸生殖,经常会在叶尖开出白色的小花,并会结果产生种子,故也能利用种子在湿地上繁殖。它的水上叶细小如针,摸起来有刺刺的感觉。相较之下,它的水中叶就显得柔细得多,而且能在水族缸中长出像一大片草坪似的景观,相当清新美丽。生长高度主要受到照度的影响,当照度强时,它就长得矮小;反之,它就长得高。 超级费时且非常考耐心,要一丝丝的种才能种出一片草原。 1。把水位降低后(2"-3"),每一颗相隔 1-2cm 一颗密密地插。草儿也不能埋得太深。 2。应为叶子面积不大,而且叶子是与光直向(90度),所以灯光要强 - 密度(intensity)要高。可以考虑 PL。 3。Bottom feeder /鼠鱼类暂时不能放。 4。水质要特别干净,饲料不要给太多。所以,只适合养小小鱼儿或虾儿。 5。当牛毛毡长成一片时,水流量需要加强 - 均衡的喷向草原。以避免排泄物停留在密密麻麻的草堆中 - 会长藻。 牛毛毡·版本一【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Niú Máo Zhān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牛毛毡的全草。8~10月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匍匐根茎极细。秆丛生,极细密,高2~12厘米。叶鳞片状,具鞘,鞘微红色,膜质,管状,高5~15毫米。小穗卵形,长3毫米,先端钝,淡紫色;花数朵;鳞片膜质,背部淡绿色,两侧紫色,基部的一片呈长圆形,先端钝,有脉3条,其余鳞片卵形,先端急尖;雄蕊3;柱头3。小坚果狭长圆形,顶端缢缩,长约1.8毫米。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水畔、池塘边,分布几遍全国。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 治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痰喘。 ①《分类草药性》:发散风寒。 ②《四川中药忘》;发散风寒,除胸腹烦闷。治感冒咳嗽和痰多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 【附方】治陈寒日久,一身作痛:牛毛毡、铁篱把根。用水(加少量干酒)煎服三次。(《四川中药志》) 牛毛毡·版本二【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Niú Máo Zhān 【英文名】all-grass of Needle spikesedge, all-grass of slender spikerush 【来源】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牛毛毡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eocharis yokoscensis (Franch. Et Savat.) Tanget Wang[Scirpus yokoscensis(Franch et Sav.);H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 et Sav.)Tang et Wang]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牛毛毡,多年生草本,高3-12cm。匍匐根茎极细。秆密丛生,细如毛发,密如毛毡。叶鳞片状,叶鞘微红色,膜质,管状。小穗卵形,长2-3mm,淡紫色,仅有数朵花,每个鳞片各有1朵花;鳞片膜质,下部少数鳞片近2列,卵形,先端锐尖,长约2.5cm,有1脉,两侧紫色,边缘无色,透明;下位刚毛1-4条,有倒刺;花柱3。小坚果狭长圆形,无棱,长约至2mm,先端缢缩,微黄白色,表面有细密整齐的网纹,网纹隆起,花柱基膨大,呈短尖状,直径约为小坚果宽的1/3。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田中池塘边及湿粘土中。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 【栽培】 生物学特性,对温度要求不严,喜潮湿环境。宜选粘土、潮湿地栽培。 栽部技术,用分株繁殖法,早春发芽时,连根挖取母株,分成数蔸,按行距8cm×6cm种植。 田间管理,苗齐后,及时拔除杂草。一般不行施肥。天旱时注意灌水。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祛痰平喘;活血散瘀。主风寒感冒;支气管炎;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3-9g。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发散风寒。 2.《四川中药志》:发散风寒,除胸腹烦闷。治感冒咳嗽和痰多气喘。 【摘录】《中华本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