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铃 |
释义 | 牛铃(cowbell)是一种打击乐器,状如四棱锥。在流行音乐中偶尔可见,在某些乐曲形式(如萨尔萨舞曲)中却是常规乐器。 来源顾名思义,“牛铃”的来源是那种挂在奶牛脖子上的铃铛。同时,阿尔卑斯打铃和拉丁打铃也与牛铃有关。 运用前文提到过,在萨尔萨舞曲中,牛铃属于一种常规乐器。在流行音乐中的用途则较为罕见。不过Roland TR-808鼓机中包含了牛铃音色。虽然叫做牛铃音色,听起来倒更像是钢琴的和弦,已经完全没有了牛铃音色的特征。但这个完全失真的“牛铃”音色却在R&B和Hip Hop音乐中得到广泛运用。 牛铃在西方广为人知,但却不是作为乐器出名的。《周六夜直播》2000年4月8日的节目中曾出现过一句“More Cowbell!”,很快风行美国,成为一句流行语。在《周六夜直播》流行语排名中,“More Cowbell!”名列第五。 在足球赛的观众席上,牛铃经常被作为发噪音的东西,虽然屡禁但是不止。 节奏型与记谱牛铃作为打击乐器,节奏型通常是切分音型。 由于并不是故组中的常规乐器,牛铃的记谱没有统一规定,通常记在最上间,为与嗵鼓区别,用三角形符头。 潮汕食品揭阳牛铃,块状牛奶的俗称,是富有潮汕特色的食品。它既有腌制品杂咸的某些特点,又有潮汕小吃的特色。 牛铃,有人称为牛牻。据《辞海·语词》释义,牻为“黑白杂色的牛”。牻是取潮音谐音而不取其义。潮汕市面商场把牛铃写成牛奶是不规范的,因牛奶是液体,而牛铃是块状。 牛铃的制法是注牛奶于锅中,煮熟,拌以适量的醋,使其凝结。半冷却后用汤匙勺起,手捏成粒块状,放入先溶化的盐水中便成。其色泽雪白,有牛奶的香味,粒体上还有明显的手指纹痕迹,很有人情味,色、香、味、情皆佳。——民俗学家陈汉初先生编写《食在潮汕·潮汕老字号美食》记述。 牛铃是一种比牛奶更为优美的小食,既保留了牛奶的丰富营养,含有大量的钙、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2、D3、B12等营养成份,又是一种不含牛奶原有腥味的素食,更为广泛的消费者所喜爱。牛铃在制作过程中,加进醋、盐等配料,使部分难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溶解,养分更容易被吸收,民间说它“消食”,从食疗同源理论上看来,牛铃是一种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食品。 揭阳白塔镇为著名的牛奶产区,宝联产牛奶,桐坑产牛铃。当然,其它各镇也有制牛铃的。牛铃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吃,街头巷尾、五脚砌下,都是卖牛铃小贩常常蹲驻之地。榕城关爷宫后(陈姓)、南市巷口(黄姓)等,一人一小摊,专卖牛铃一货,这就是揭阳贩卖牛铃的特色。 潮汕有关潮汕美食的著述,以及旧志、新志,均未见牛铃的记述。可见,牛铃是名不见经传的揭阳著名小吃。由此见之,为揭阳牛铃书上一笔,更有必要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