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黄降压丸 |
释义 | 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用于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压症。 基本信息【英文/拉丁名称】 Niuhuang Jiangya Wan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苦,有清凉感。【功能与主治】 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用于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压症。 【剂量/用法用量】 口服,小蜜丸一次20~40丸,一日2次;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次。 【注意事项】 腹泻者忌服 【制剂/规格】 小蜜丸每20丸重1.3g;大蜜丸每丸重1.6g 处方(成份)牛黄降压丸由黄芩提取物、党参、黄芪、川芎、白芍、冰片、决明子、甘松、郁金、薄荷、人工牛黄、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珍珠共14味药组成。有清心化痰、平肝安神功效。用于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该药在临床应用多年,有降压及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与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则》(以下简称指南)颇多一致,现将其近年研究作一综述。 应用范围牛黄降压丸一般应用于轻、中度(1、2级)原发性高血压,即收缩压 (SBP)140~179 mmHg或舒张压(DBP)90~ 109 mmHg,初诊发现未用药或近1周未用降压药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心肝肾功能不全、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腹泻、妊娠、精神病患者。 疗效黄继汉等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240例,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牛黄降压片,每次2片,每日2次;对照牛黄降压丸,每次1丸,每日2次。结果:1周后两组血压开始下降,第4周SBP、DBP分别下降12和7 mmHg,两组疗效相似;对伴眩晕的患者降压疗效更好。刘遂心等随机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试验组100例,牛黄降压胶囊(每粒0.4 g),每次4粒,每日1次,若腹泻,酌情改为每天2粒;尼群地平组50例,10 mg,每日3次,治疗期间两组均不加用其他降压药。牛黄降压胶囊改善头晕、烦躁、便秘、失眠等症状优于尼群地平(P<0.01)。用药8周SBP和 DBP均比服药前明显。下降(P<0.01),尼群地平组心率稍增加,而牛黄降压胶囊组心率未增加(P<0.01)。两组血象、电解质、肝肾功能和血脂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马惠娟等观察 64例高血压合并心电图检测ST-T段、T波有改变者,单用牛黄降压丸组降压总有效率80%,心电图总有效率60%;牛黄降压丸和复方降压片组分别为92.31%、61.54%;单用复方降压片(每次1~2片,每日2~3次)77.78%、22.22%。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由于目前6类降压药有的会引起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于首洋等观察牛黄降压胶囊改善男性高血压患者性生活质量。牛黄降压胶囊,每次4粒,1日1次,对照培哚普利片每次4 mg,l日1次,连服12周,观察208例男性患者,年龄37~58岁,结果SBP、DBP分别下降27、22 mmHg, 谷峰比69%,勃起功能积分明显上升(P<0.0l),牛黄降压胶囊组优于培哚普利组。并发现牛黄降压胶囊不仅能直接特异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还间接激活AT2受体,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于首元观察牛黄降压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复方罗布麻片对照组。治疗组牛黄降压丸1~2丸,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复方罗布麻片2~3片,每日2~3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心率更有效,并可显著改善48 h动态心电图指标,降低血浆肾素活性、肾上腺素,提示牛黄降压丸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使血压保持稳定。戴伦等发现牛黄降压丸对伴有焦虑的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治疗组33例,牛黄降压丸(胶囊)1~2丸,每日 1次,降压总有效率76%,对照组复方降压片1~2片,每日3 次,4周1疗程,降压总有效率60%(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焦虑积分SAS值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对照组为23%。 机制分析降压:黄芩素(baicalein,BAI)是牛黄降压丸的有效成分之一。Chen等研究证实BAI有收缩、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双重作用,在0.3~10μmol/L时引起收缩,30~300μmol/L 时引起舒张,认为低浓度时的血管收缩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NO)合成或释放,高浓度时的舒张作用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PKC)介导的收缩机制。陈治奎等发现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急性腹腔给药不影响血压,但长期给药可以控制其血压升高。这也为牛黄降压丸降压平稳提供了依据。陈光福等证实,黄苓苷与川芎嗪均能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高颅压,对照药甘露醇虽然降颅压快而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黄芩苷与川芎嗪降颅压作用较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并且黄芩苷作用强于川芎嗪。 利尿:周钦等发现黄芪可通过调节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量;调解肾小球疾病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紊乱,在肾小球疾病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张喜平等阐述黄芩有明显利尿作用。 镇静:彭新君等发现羚羊角酸水解氨基酸成分具有一定的解热、镇惊和镇静作用,使试验动物惊厥和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张晓丹发现党参镇静作用于黄芪。羚羊角、牛黄、珍珠等也有镇静作用。 抗脑缺血:王超云等发现黄芩苷可使脑缺血所致的损伤减轻,降低梗死面积,抑制血栓形成。王良等发现川芎嗪可减少脑梗死体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钙超载、减少缺血脑组织中NO生成,使脑缺血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合成增多,并抑制损害神经的蛋白质表达。 抗氧化:高中洪等发现黄芩素对3种体系诱导的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强保护活性,并与其结构相关.方冶也发现,黄芩苷对氧自由基有显著清除作用,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小得多,性能稳定,所以效果明显优于SOD。莫明忠发现黄芪总黄酮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所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明显升高 SOD,减少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水平。 防肾损害:沈雯等发现黄芩素通过抑制细胞PKC 活性而阻止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细胞过度表达细胞外基质 (ECM)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张力群等观察了牛黄降压丸对实验动物肾性高血压和急慢性肾衰的作用。发现牛黄降压丸可抑制甘油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减低尿素氮、肌酐等水平,使血清蛋白水平升高,并明显增加慢性肾衰大鼠24 h尿量。 保肝降脂:姜英子等发现黄芩苷能明显降低D-氨基半乳糖和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水平。陈卫星等发现决明子能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改善体内胆固醇分布。 其他:牛黄降压丸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董顺福测定牛黄降压丸中锌/镉的比值为153.16,由于锌/镉比值大于40可有效清除毒素镉,因此牛黄降压丸对清除体内有毒元素镉很有利,而且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体内镉是升高的。何菊英等阐述决明子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微量元素铁、锌、锰等,其中锌参与酶的合成,对视力极有影响,与锰共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并对肝脏新陈代谢有影响。 药理研究1.牛黄降压丸对心脑肾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高血压合并心电图ST-T段改变者有改善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外周血管,调整心肌血管的顺应性。对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其特点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血压下降但不会使之低于正常。 2.观察牛黄降压丸对正常大鼠血小板功能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SD大鼠分别给予牛黄降压丸不同剂量(0.3,0.15,0.75 g·kg-1)灌胃7 d,观察正常大鼠的血小板黏附率,二磷酸腺苷二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放免法检测血小板中钙调蛋白(CaM)含量以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时血栓素A2(TXA2)的释放.结果:牛黄降压丸可以抑制正常大鼠血小板黏附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中CaM含量与TXA2的释放.结论:牛黄降压丸通过对引起血小板活化功能的不同途径的干预,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及聚集. 利尿通淋逐水药补心丹 | 养血安神片 |狗皮膏 | 小活络丸 | 五加皮酒 | 金不换膏 | 国公酒 | 健步虎潜丸 | 疏风定痛丸 | 王痹冲剂 | 野木瓜片 | 欷莶丸 | 大活络丸 | 木瓜丸 | 麝香镇痛膏 | 散风活络丸 | 通宣理肺丸 | 麝香风湿油 | 枇杷止咳露 | 复方甘草合剂 | 消咳喘 | 川贝枇杷露 | 养阴清肺丸 | 蛇胆川贝液 | 急支糖浆 | 复方枇杷叶冲剂 | 止嗽青果合剂 | 痰咳净 | 羚羊清肺丸 | 二陈丸 | 牡荆油滴丸 | 桂龙咳喘宁 | 复方川贝精片 | 气管炎丸 | 止嗽定喘丸 | 止嗽化痰丸 | 二母宁嗽丸 | 参苏理肺丸 | 小儿退热口服液 | 桔红丸 | 小儿感冒片 | 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 | 小儿百寿丹 | 小儿感冒冲剂 | 小儿感冒冲剂 | 小儿至宝锭 | 小儿清咽冲剂 | 太和妙灵丹 | 小儿清肺止咳片 | 至圣保元丹 | 鹭鸶咯丸 | 五粒回春丹 | 牛黄抱龙丸 | 牛黄镇惊丸 | 小儿牛黄散 | 儿童清肺丸 | 导赤丸 | 救急散 | 一捻金 | 小儿金丹片 | 启脾丸 | 解肌宁嗽丸 | 小儿香桔丹 | 肥儿丸 | 小儿化食丸 | 婴儿素 | 香苏调胃片 | 健脾消食丸 | 小儿化毒散 | 王氏保赤丸 | 调经片 | 女金丹 | 益母草膏 | 益母丸 | 乌鸡白凤丸 | 当归片 | 八珍益母丸 | 艾附暖宫丸 | 宁坤丸 | 八宝坤顺丹 | 鹿胎膏 | 通经甘露丸 | 千金止带丸 | 白带丸 | 妇乐冲剂 | 金鸡冲剂 | 妇炎净胶囊 | 妇科十味片 | 琼浆药酒 | 洁尔阴洗液 | 龟龄集 | 阳春药酒 | 男宝 | 龟鹿二胶丸 | 补肾强身片 | 壮阳复春丸 | 还原固精丸 | 补肾斑龙片 | 壮阳复春丸 | 补肾斑龙片 | 五子衍宗丸 | 还原固精丸 | 生发片 | 养血生发胶囊 | 消肥健身茶 | 福建减肥茶 | 耳聋丸 | 滴耳油 | 明目滋肾片 | 通窍耳聋丸 | 明目地黄丸 | 明目上清丸 | 石斛夜光丸 | 石斛明目丸 | 消胖美 | 甘芍降糖片 | 黄连羊肝丸 | 活血止痛散 | 轻身降脂乐 | 轻身减肥片 | 降糖舒 | 养阴降糖片 | 斑秃丸 | 玉泉丸 | 颈痛灵 | 消渴丸 | 颈复康 | 肾骨胶囊 | 骨刺丸 | 骨仙片 | 抗骨质增生丸 | 壮骨关节丸 | 镇脑宁 | 天麻胶囊 | 血脂平 | 珠珀安神丹 | 白金降脂丸 | 绞股蓝总甙片 | 月见草油 | 丹田降脂丸 | 玉楂冲剂 | 血脂灵 | 脑立清丸 | 复方罗布麻片 | 愈风宁心片 | 降压丸 | 复方罗布麻片 | 牛黄降压丸 | 降压丸 | 抗骨质增生丸 | 壮骨关节丸 | 镇脑宁 | 天麻胶囊 | 血脂平 | 珠珀安神丹 | 白金降脂丸 | 绞股蓝总甙片 | 月见草油 | 丹田降脂丸 | 玉楂冲剂 | 血脂灵 | 脑立清丸 | 复方罗布麻片 | 愈风宁心片 | 降压丸 | 复方罗布麻片 | 牛黄降压丸 | 降压丸 | 脑立清丸 | 愈风宁心片 | 牛黄降压丸 | 速效救心丸 | 苏冰滴丸 | 复方丹参片 | 冠心苏合丸 | 地奥心血康 | 丹七片 | 野菊花栓 | 活心丸 | 前列舒 | 前列通片 | 脏连丸 | 荷叶丸 | 痔疮丸 | 地榆槐角丸 | 痔疮栓 | 化痔栓 | 正天丸 | 九华膏 | 清眩片 | 双黄连口服液 | 重感灵 | 感冒清 | 板蓝根冲剂 | 感冒清热冲剂 | 银翘解毒丸 | 羚翘解毒丸 | 桑菊感冒片 | 羚羊感冒片 | 健民咽喉片 | 西瓜霜润喉片 | 冬凌草片 | 四季润喉片 | 锡类散 | 金嗓子喉宝 | 牙痛水 | 冰硼散 | 牙痛一粒丸 | 牙痛粉 | 鼻咽清毒剂 | 鼻炎宁冲剂 | 鼻炎康 | 千柏鼻炎片 | 藿胆丸 | 耳聋左慈丸 | 鼻渊丸 | 鼻舒适片 | 明目蒺藜丸 | 鼻通丸 | 黎峒丸 | 杞菊地黄丸 | 接骨丸 | 三七伤药片 | 五虎丹 | 正骨水 | 跌打丸 | 速效跌打膏 | 耳底药 | 红棉散 | 消伤痛搽剂 | 麝香正骨水 | 止血宝胶囊 | 七厘散 | 耳炎液 | 五福化毒丹 | 荷叶丸 | 仙鹤草膏 | 云南白药 | 十灰散 | 醒消丸 | 六应丸 | 连翘败毒丸 | 小金丹 | 二味拔毒散 | 如意金黄散 | 防风通圣丸 | 拨毒膏 | 四妙丸 | 二妙丸 | 大枫子油 | 烧烫伤膏 | 人参大补膏 | 人参香茶片 | 人参精 | 人参蜜浆 | 人参鹿茸酒 | 人参养荣丸 | 人参蜂王浆 | 万年春滋补浆 | 上海人参蜂皇浆 | 上海人参口服液 | 北京蜂王精 | 上海人参 | 三宝口服液 | 六味地黄丸 | 北京灵芝蜂王精 | 河车大造丸 | 十全大补丸 | 补中益气丸 | 人参归脾丸 | 知柏地黄丸 | 附子理中丸 | 清宫寿桃丸 | 金匮肾气丸 | 香连丸 | 香连化滞丸 | 双黄消炎片 | 参苓白术丸 | 麻仁滋脾丸 | 木香槟榔丸 | 通幽润燥丸 | 通便灵 | 便秘通 | 麻仁润肠丸 | 番泻叶冲剂 | 麻仁胶囊 | 胆石通 | 云芝肝泰 | 利胆片 | 利胆排石片 | 复方灵芝干糖浆 | 消炎利胆片 | 益肝灵 | 五仁醇 | 朝阳丸 | 复方益肝灵 | 开胸顺气丸 | 强肝液 | 舒肝丸 | 木香顺气丸 | 加味左金丸 | 舒肝止痛丸 | 龙胆泻肝丸 | 胃乃安 | 调胃舒肝丸 | 摩罗丹 | 猴头菌片 | 三九胃泰 | 胃得安 | 越鞠保和丸 | 香砂枳术丸 | 人参健脾丸 | 保和丸 | 霍香正气丸 | 香砂养胃丸 | 清凉油 | 无极丹 | 风油精 | 人丹 | 十滴水 | 祛暑丸 | 清热解毒丸 | 紫雪丹 | 黄连上清丸 | 牛黄清心丸 | 穿心莲片 | 牛黄解毒丸 | 黄连素 | 金荞麦 | 银黄口服液 | 雪胆素 | 炎热清胶囊 | 复方四季青片 | 鱼腥草素片 | 金莲花片 | 十枣丸 | 控涎丸 | 慢肾宝液 | 舟车丸 | 结石通 | 五苓丸 | 排石冲剂 | 胃苓丸 | 尿感灵冲剂 | 金钱草冲剂 | 牛黄上清丸 | 牛黄清胃丸 | 黄连解毒丸 | 清胃黄连丸 | 当归龙荟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