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干巴 |
释义 | 云南汉族善制火腿、腊肉,回族则腌得好干巴。干巴是云南独特的食品,以寻甸、会泽等回族聚居区产的为最好。干巴便于携带、保存,吃时油炸、水煮、火烧无不可,调味甜咸酸辣皆宜,在云南处处可见,四季供应。 牛干巴概述牛干巴是云、贵、川、渝等地常见的一种牛肉腌制食品,以云南最为常见,并为云南回族人最为普遍腌制和食用。笔者遍查词典和网络,均不见对牛干巴这一名词的准确定义。在此,笔者试图对牛干巴做一准确定义和描述,供同行和专家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就字面意义而言,牛干巴的意思是因失去水分而收缩、变硬的牛肉。这部分地反映了牛干巴的本质,但却没有把牛干巴的制作工艺、风味特质、历史渊源、民族特性、地方特点和食用方法等表现出来,显然不符合牛干巴在现实应用中的含义。因而,我们有必要对牛干巴这一术语做出更准确的定义。 总结而言,牛干巴是云南回族人于每年秋冬时节选取肥壮肉牛的后腿等部位的优质牛肉,辅以适量食盐、花椒等调料,采用搓揉、腌渍、晾晒、风干、煎炸等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牛肉食品。汉族人每年冬季宰杀肥猪,供过年食用,号称“年猪”。回族人因伊斯兰教规禁食猪肉,故只宰杀牛、羊等作为肉食来源,故而回族人在牛肉食品的制作方面,较之其他兄弟民族,更有其独特的经验。回族人于冬季宰杀肉牛之后,为保留方便,便将部分牛肉加盐,搓揉、风干,以供陆续食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牛干巴的腌制传统。 我们将牛干巴的特点详细总结如下: 1、在制作工艺上,腌制和风干是牛干巴的主要工艺和主流工艺,其它称为“牛干巴”而未采用腌制、风干等工艺的食品,是否为真正的牛干巴,尚值得商榷; 2、在风味特质上,牛干巴以咸、香、韧、营养丰富、口味优美扬名于世,其它的甜味、非油炸的牛肉食品,并不是牛干巴的本质风味; 3、在历史渊源上,牛干巴在云南回族人民中已有数百年腌制历史,牛干巴来源于云南回族人民,并流传到汉族和其它兄弟民族中间; 4、在民族特性上,牛干巴于回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上文所说,回族人因伊斯兰教规禁食猪肉,只宰杀牛、羊等作为肉食来源,回族人在牛干巴的制作方面是有着独到的经验的; 5、在地方特点方面,牛干巴主要流传于云南地区,是云南的一种地方食品,并输出到与云南有类似饮食习惯的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区; 6、在食用方法上,牛干巴主要采用油炸后食用这一典型方法,其它如炖、煮等均不能准确体现牛干巴的风味特点,都不是主流方法。 材料及腌制方法腌制牛干巴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用具两类。原材料主要包括牛肉和食盐,依据地区、民族和个人口味的不同,有的还添加花椒粉、辣椒粉、五香粉之类。用具主要包括盆、瓦缸、桶、绳子等,因腌制数量、目的的不同,所需用具也有所不同,并无一定规范。腌制牛干巴所用牛肉,以黄牛肉为佳。传统上是选用肥壮黄牛的前后腿肉,依肉块纹理分割,所得牛肉各有其名目,但名目并不统一。如云南昆明地区将整块分离的牛肉分别叫作饭盒、里裆、镰刀、火扇、外白、碓嘴、抢口、胸子等。 牛干巴的腌制,一般都要经过抹盐、搓揉、腌渍、晾晒、风干等工艺。现以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回族群众腌制牛干巴的方法为例,详细介绍牛干巴的腌制方法。 巍山回民一般在冬季宰杀肉牛。巍山的冬天一般不下雪,但比较寒冷,在寒冷中加工出来的牛干巴最好,其它季节气温高,加工出来的牛干巴容易生蛆、变质。 巍山回民将选取出来的牛肉放入大盆,洒上适量食盐和花椒粉,仔细搓揉,使食盐、花椒等均匀渗透进入牛肉。接着,将搓揉好的牛肉放入土陶大瓶,置于阴凉处,密封腌制约10—15天。腌制完成后,即打开晾晒。选择晴天,取出腌好的牛肉,在其一端用尖刀穿孔,穿细绳入孔、结环,套在铁钩上。然后,将穿好的牛肉铁钩挂在房顶上或院场内,九晒九露,历时约一月,即成为牛干巴。这样的牛干巴,色亮味香,肉软质韧,经年保存而品质不变。 食用方法牛干巴最常见的吃法是油炸(或称煎),可以调以干椒、薄荷等,煎嫩一点则柔韧有嚼劲,煎透些则脆香,煎后施糖醋又是另一味。此外还有炒、煮等吃饭。以下是本人搜集整理的几个牛干巴的相关食谱,供大家参考。 油炸牛干巴
概述: 油炸牛干巴是牛干巴最普遍、最典型的吃法 配料: 牛干巴150克 干辣椒段、食用植物(调和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先将牛干巴切片,厚薄适度,取适量食用油下锅,同时将牛干巴下锅,开中火热油,同时用菜铲翻炒,待油热放入干辣椒段,继续翻炒,待牛干巴变色、香气外溢,即可起锅食用。油及牛干巴下锅后加工时间约5分钟 油淋牛干巴 概述: 刚出锅的牛干巴香气飘溢、松软适度,十分美味。但如果温度低、用餐时间较长,牛干巴变冷后会变硬,香气也少了许多,油淋牛干巴恰好弥补了这个缺点。泡在油中的牛干巴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热度和柔软度。其实油淋牛干巴与油炸牛干巴没有本质区别 配料: 牛干巴150克 干辣椒段、食用植物(调和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先将牛干巴切片,厚薄适度,取足以淹没牛干巴的食用油下锅,同时将牛干巴下锅,开中火热油,同时用菜铲翻炒,待油热放入干辣椒段,继续翻炒,待牛干巴变色、香气外溢,即可连食用油一起起锅放入容器食用。油及牛干巴下锅后加工时间约6分钟 爆炒牛干巴 概述: 此菜干脆咸香,很有嚼头,吃在嘴里回味无穷! 配料: 牛干巴150克,炒香去皮的花生米25克,菜油、干辣椒、蒜苗、食盐、味精、酱油、熟芝麻各适量 制作方法: 取铁锅倒入适量菜油,中火加热,放入干辣椒、蒜苗翻炒;将切好片的牛干巴放入锅内,并放入花生米,继续翻炒约2分钟后,改小火;依口味加入适量食盐、味精、酱油,继续翻炒1分钟,放入芝麻,起锅盛入餐盘,即可食用 牛肝菌炒牛干巴 概述: 牛干巴的主流做法是“油炸干巴”、“油淋干巴”、“糖醋干巴”等由干巴主料唱主角独立成菜。牛肝菌炒牛干巴是用云南的野生牛肝菌与牛干巴配伍,创制出的新吃法,值得一尝。改油炸牛干巴为炒干巴,而且是加牛肝菌来炒,有“吃了不上火”的好处,干巴干而不焦,却很有嚼头。 配料: 牛干巴150克,新鲜牛肝菌150克,菜油、青辣椒、食盐、味精、酱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取铁锅倒入适量菜油,中火加热,不待油热即放入切好片的牛干巴,翻炒3-4分钟,待油热牛干巴变色、翻卷,即捞取牛干巴放置盘中备用;在油锅中放入牛肝菌、青椒,中火加热并翻炒4-5分钟,放入已炒好的牛干巴混合翻炒1-2分钟;依口味加入适量食盐、味精、酱油,继续翻炒1分钟,即可起锅盛入餐盘食用 酸笋牛干巴 概述: 西双版纳地区气温常年炎热潮湿,食用酸辣的食品可以刺激食欲和清暑解热,当地傣族和景颇族人民非常喜爱这道菜肴 配料: 黄牛干巴150克,酸笋丝100克,辣椒粉、葱段、精盐、味精、胡椒粉、大芫荽各适量 制作方法: 将黄牛干巴用炭火稍烤,切丝。取砂锅注入清水,放入牛干巴丝和酸笋丝,并放入少许辣椒粉和葱段,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煮,依次加入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慢煮约2小时,取出盛入汤碗,加入大芫荽末,即可食用 分类说到牛干巴的分类,我们又不得不回去研究牛干巴的定义。很多地方的人,比如北京人,他们不知道牛干巴是什么,但他们知道牛肉干。牛干巴于牛肉干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脱去不同程度水分的牛肉。但一提到牛干巴,你不免想起云南、想起那些卖牛肉的回民。我不得不再次说,牛干巴与云南、与回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本类中按民族来分类的方法就被本编辑删除了。按地区分类也就没有必要了。如果硬要分类,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类。 一是按主原料来分,可以分为黄牛干巴、牦牛干巴、水牛干巴和其他牛干巴。传统上以黄牛干巴为最好,因为黄牛肉肉质细腻、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口感好。藏族地区的回民因地缘关系,也腌制牦牛干巴。牦牛干巴较为名贵,但牦牛肉丝较黄牛粗大,肉质较硬。水牛干巴一般较为少见,因为水牛肉肉质硬、肉丝粗大、腥味重、口感差,传统上并不用作肉食。市场上有少数不法商户以水牛干巴冒充黄牛干巴出售,值得大家警惕。其它牛如奶牛(荷兰牛)一般并不食用,但也有荷兰牛干巴混迹市场。 二是按风干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爆盐牛干巴(水分含量在40%-60%)、半干牛干巴(水分含量在30%-40%)、干牛干巴(水分含量在30%以下)。爆盐牛干巴脱水程度很低,切片不易,肉质软,不成形。半干牛干巴可以切片包装,能较好体现牛干巴的风味。市场上牛干巴多为爆盐牛干巴和半干牛干巴。半干牛干巴继续脱水到一定程度即成为干牛干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