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生 |
释义 | 宁 生男,1923年3月生,原湖南省委党校校长,湖南省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个人生平1923年3月出生在河北省丰润县一个中农家庭,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担任过区报国会组织委员、总务委员,代区长、区长和区委书记,遵化县委宣传部部长、遵化县委常委等职务。 1949年5月,在遵化县委带头报名随军南下,并担任遵化县南下干部一队队长,带领遵化县部分南下干部于同年10月进入永州专区(1950年5月改名零陵专区)干部学校,任组教科科长。 1950年4月后,先后任新田县、零陵县和衡山县县委书记。1954年5月,调湘南区党委办公室工作。同年7月调衡阳地委工作,先后任地委常委、秘书长,地委副书记,地委第一书记,地委常务书记兼任衡阳市委第一书记等职。 1962 年10月,调任零陵地委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先是被斗争批判,后来被拘留,坐牢长达1年多,随后又被“专政”7个月。 1970年6月恢复工作后,任长沙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1年1月,当选为长沙市委第一书记。1975年11月,调任衡阳地委书记。1977年4月,调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兼州革命委员会主任。 1983年5月,调任湖南省委党校校长(副省级)。1985年6月,当选为湖南省顾委委员。1990年10月,当选为湖南省顾委常委。是中共湖南省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勤政廉政先进个人”,并发给荣誉证书。同年10月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并发给荣誉证书。 1975年11月至1983年4月在衡阳地区和湘西自治州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但从未报销过出差补助费。他常说,“自己的工资比同级别干部中有的同志高得多,不需要公家再补贴了。” 1983年调任省委党校校长时,党校成套住房很紧张,为了给他安排住房,有关负责人动员一位老干部将相邻的一套房子腾出来。他得知后严肃地说:“我虽然家庭人口多,但要一位老同志搬出来,让我搬进去,我不同意!” 他坚持住在一栋安排科级干部的旧宿舍里。直到1985年党校再次调整住房时,他才搬进了大一点的房子。刚调入时,校内一时腾不出办公室来,他就在一间小会议室里办公,并且坚持多年。 在到党校工作的前几年,他都坚持骑自行车去上班,到省委开会也是骑自行车往返,同志们劝他叫办公室派车,他笑着说:“我趁着现在身体还行,多骑骑自行车还可以锻炼身体呢!” 1985年,他在省中医研究院看病,虽然药费较高,但按规定还是可以报销的,可他主动提出不要公家报销,费用全部自理。 1989年春节,党校有人提出利用创办函授的一部分收入,给校务委员会成员每人发100元劳务费,他坚决拒收,受其影响,其他校务委员也退掉了劳务费。1989年暑假,他和几位校务委员倡议,每年寒暑假期间校务委员值班或加班,通通不要加班费。这一倡议得到全体校务委员的一致赞同,在全校教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1988年10月,中南6省(区)的党校校长在大庸市委党校召开经验交流会。就餐时,他清楚地知道其中部分同志爱喝点白酒,但按规定是不能上白酒的。后来,他就自己花费100多元买白酒招待了客人,以尽东道主之谊。 1992年,省顾委安排宁生同志带队,率一部分老同志去河北、山东和天津等省市考察,按规定所需差旅费由所在单位报销。宁生同志考虑到省委党校经费紧张,2000多元差旅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他一贯坚持艰苦奋斗作风,坚决不购买进口小轿车。1987年,中央党校主动安排湖南省委党校一辆进口轿车指标,他坚持说自己有辆旧车用就行了,不必再买进口轿车,于是退掉了当时十分紧俏的进口轿车指标。 他坚持把“经受考验,保持晚节,多作贡献”作为座右铭,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员和教职工的思想实际,给党员上党课,给学员作形势报告。1988年七一前夕,他讲了一堂“经济要复苏,党政机关要廉洁”的党课,后被制作成电视教学片,由省直机关党委推荐到省直各厅局级单位播放,受到普遍欢迎,并获得省直机关党委特别奖。他将所获奖金分发给了有关工作人员,自己分文未要。 社会评价毛主席多次接见,对他的评介是:“列宁的学生”。万里,胡耀邦等国家领导都对宁生的工作做了非常积极的肯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