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都民间马灯舞 |
释义 | 马灯舞亦名“竹马灯”,又叫“跑竹马”。系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竹马一般用竹篾扎成竹架,外面用布蒙好,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同时又因与“盾牌舞”合演,故老表又称其为“洗马拆牌”。这种禳神的娱乐形式甚是壮观热闹,颇受群众欢迎。 简介宁都客家人每逢春节期间,至今尚保留着打春锣,闹花灯,游火龙,打甑盖,摘茶灯,竹篙火簏等形式多样的传统禳神娱乐习俗。尤其是刘坑、会同、湛田、安福、竹笮、田埠等乡的马灯舞更加独具特色。 习俗禳神祭祀 人神共乐所谓禳神,传说是祭祀“清源妙道真君”,原为戏神,据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宜黄戏神清源师记》记载:“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马克思早就指出:“舞蹈尤其为一切宗教祝典底主要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42页》)成为传达其宗教内容最直接、最具功利的载体,故早已形成了年节自娱性的民俗活动。 由于它的宗教性和娱乐性及艺术性完全揉合在一个未分化的混沌一体中;这种娱人娱神的民俗舞蹈表演,使乡民们老少喜乐,妇孺欢娱,既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一种心理需求, 又是寓情于乐,民间一种节日文化的体现。 走村窜户 上门赐福新年春来早,更盼开门红,从大年初二开始直至十五元宵节止,每天上午,马灯舞的扮演者,穿着节日的盛装,举着牌灯,骑着竹马,手拿盾牌和刀枪把子,敲锣打鼓,高奏唢呐,在头灯的导引下,浩浩荡荡,一字长蛇阵似的走村窜户,每当进村之后,欢乐的气氛霎时沸腾起来,只听得家家户户的鞭炮声此起彼落,在爆竹声中,挨家挨户地上门拜年赐福,每进一家,马灯先在厅堂转一圈,接着喝彩者双手端着盛了米谷的托盘,边撒米粮边喝彩。意在祈求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寿平安。其词是: 手拿神盘四四方,端起金碗撒米粮。 撒你东方甲乙木,代代儿孙做都督。 撒你南方丙丁米,子孙读书早登科。 撒你西文庚辛金,添福添寿添新丁。 撒你北方壬癸水,秀才出门状元归。 新年新春新景象,家家户户喜洋洋。 人人要载千年福,塅塅要栽栽粮。 万担粮来万担粮,陈谷老米堆满仓。 作田年年大丰收,生意兴旺赚万两。 撒粮弟子祝赞后,合家老少福安康。 洗训烈马 驱灾镇邪吃过晚饭后,孩子们早早围聚在大坪里,大约八时左右,马灯舞的表演者敲锣打鼓地进了场,全村的大人们也争先恐后地赶来。这时土铳声,鞭炮声,唢呐声响彻夜空,好一片欢腾热闹景象。人们熙熙攘攘翘首立足地观看“洗马拆牌”。 洗马之前先表演跑马:由黑马率领红马和黄马及白马,先围着场子转圈奔跑几圈,然后分成四方互相对跑几次,再按8字形穿花似的窜跑几次,跑马完后再接着洗马。 洗马师是用模拟似的手法表演。其程式是:牵马、下口套、下马鞍、喂马、再洗马,洗完马又上口套,上马鞍,最后训马,这是一套完整的组合舞蹈动作。洗完马后,接着喝彩,其词是: 黑鬃烈马下天堂,你是天上神马王。 今日奉命下凡间,尽心镇守保地方。 一保国泰与民安,二保人畜两兴旺。 三保五谷齐丰登,全村老少永安康。 听我弟子祝赞后,人人幸福万年长。 拆牌对打 举勇技击 拆牌之前,先表演各种拳术。套路各异,勇猛刚烈。尤其是猴拳,更加使人喜爱。他那迅速敏捷和挠耳抓肋的动作不时令人捧腹,当表演猴子倒爬旗杆时,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落。 所谓拆牌其实就是“盾牌舞”,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江西、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是一种表现古代士兵操练的舞蹈。其内容多为两军对垒破阵,互相攻守等。舞者一般左手拿盾牌,右手持短刀。其队形有八字阵,一字长蛇阵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以此舞训练士兵。 表演时,四个手持盾牌的武士,从四个方向上来,只见他一会儿同使长棍者对练,一会儿同持叉者对打,一会儿又和使大刀者对杀,特别与使长枪者对战时,使人眼花缭乱。真是刀光剑影,甚为壮观。 欢送神马 永保平安元宵节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日下午,马灯舞的扮演者和头首及族长们,要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欢送神马返回天庭,以谢神马下凡,赐福镇邪。送至河边时,点烛焚香叩拜,把事先用纸扎好的黑、红、黄、白四色小神马点火焚烧,边烧边喝彩,其词是: 手举头灯放豪光,送你黑马归东方。 手提禾尾两头尖,送你红马转南边。 手捧牌灯四四方,送你黄马归西方。 手拿蜡蜡园丁丁,送你白马转北边。 弟子欢送祝赞后,家家户户永吉祥。 喝完彩和燃放鞭炮以后,立即停锣息鼓,唢呐不可吹,马也不能骑,从腰间解下提在手中,在回家的路上一直要保持沉默肃静。这既是表示恭敬,也意味着不要再惊动神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