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念佛三昧:迅速汇集诸佛功德的法门 |
释义 | 念佛法门,源起于古代的修道者,独自在远离人烟的林间修行日寸,佛陀即教以忆念佛身巍巍光明,使其生起信念,身心安稳。 念佛三昧法门,从忆念佛身,进而思惟佛身的内在意义,念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力等法身功德,乃至最后汇入空的实相。 念佛三昧,不仅是所有的念佛人都应修习的共同学分'更是一切菩萨所必须成就的深行。 本书深入探讨念佛三昧,内容涵盖了持名、观相、观想、实相念佛等完整的念佛法门,并将实际修证的法门,总摄为偈颂法本,方便学人每日修学,是念佛人乃至所有佛弟子必备的修行宝典! 书名:念佛三昧:迅速汇集诸佛功德的法门 作者:洪启嵩 ISBN:9787508053103 类别:图书> 宗教> 佛教 页数:271 定价:29元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 书 名:中华禅·高阶禅观系列 版 次:1 条 形 码:978-7-5080-5310-3 本书目录总序 自序 关于本书 第一章 念佛法门的发展 念佛法门的起源 念佛法门的四个系统 念佛法门在中国的弘传 第二章 念佛三昧初探 念佛三昧的三种意义 念佛法门的起源与开展 散心称名念佛 定心称名念佛 观相念佛 功德法身念佛 实相念佛 法界念佛 念佛的身语意 念佛的信愿行 念佛三阶 五方便念佛门 念佛之病 念佛三昧的功德利益 第三章 念佛三昧的修证法轨 皈命三宝 对法众 发心 正见 修证 回向 第四章 皈命三宝与对法众 皈命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对法众——修学念佛三昧的对象 第五章 正确的发心与观念 修学念佛三昧的发心 修学念佛三昧的正见 第六章 念佛三昧的修证方法 持名念佛——最广大普遍的念佛法门 念佛的第一个要素——信愿 散心持名念佛 定心持名念佛 观相念佛——观察佛陀的圆满相好 观像念佛——观察佛陀相好了了分明 生身观——观想佛陀的生活 观察十方佛与三世诸佛 观报身佛——观察佛陀福德圆满的报身庄严 念功德法身佛——忆念佛陀种种殊胜功德 佛身的内在意涵 与佛陀的身、语、意相应 观察佛陀的功德法身 如来的十个名号 佛陀的十种智慧之力 佛陀的四种无畏 佛陀十八种特有的德行 实相念佛——观察念佛的实相 心安住于平等实相 从空、如幻中生起大悲 第七章 回向 《阿含经》中与念佛相关的经文摘要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七 《坐禅三昧经》卷上第五 《治等分法门》(节录) 《禅秘要法经》卷上(节录) 《思惟略要法》(节录)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节录) 前言由于宿缘,我对佛法禅观有着自然而深刻的欣悦。而自幼以来为了寻求超越生死、离苦得乐的法门,也相应地依止佛法禅观为解脱的宝筏。 佛陀依禅出教,以其内证的大觉,开示了法界的究竟实相。而他所宣说的文字般若,都是让我们能够现观成就的指示。但佛陀的大觉,是经由自证而得,我们如果不能依佛陀的成就次第而得圆满,只是数着佛陀的珍宝,毕竟无益。而佛陀的观照般若,是由至深的禅观修证而来。因此,个人依随因缘,不揣浅陋,乃在佛前发愿,希望将禅观法门次第开出;上令诸佛欢喜,下令众生得利,所以陆续地开出了一系列的禅观修证法门。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一直随因随缘地教授禅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了,但是一直感觉未能将佛法禅观做较完整的整理,虽然也陆续开讲了禅定学,但数年来一直未进入实修次第,总觉遗憾。一九九四年,我忽然清晰地体悟,开讲完整禅观的因缘已至,因此决定自一九九五年起,宣说圆顿禅人五年高阶禅观修证课程。 作者简介洪启嵩先生十岁开始修学中华禅,二十岁开始教授中华禅,并多年闭关修持中华禅各派禅法,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北美、各国的高等学院与寺院禅堂举办数百次禅学讲座与禅修训练,对于人类身心气脉的改造、人类身心境界的提升,有深入研究与修证。 洪启嵩先生几十年来在佛教的大小乘禅法、显密教禅法、南传北传禅法、汉传藏传禅法、教下与宗门禅法等均有深入与系统的研究与讲授,在海内外已出版各种佛教禅学著作上百种。 洪启嵩先生作为中华禅的卓越导师,发愿构建适宜当代人的中华禅学修体系,以中华禅为根本,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禅为宗旨,来引导当代世界文明。 洪启嵩先生认为,真实的佛教应“依禅出教”,“藉教悟宗”。并且坚信,“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中国文化的特质也在禅”;“中华禅是中国佛学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