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倪伟李
释义

倪伟李,男,1984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2005年出版诗歌作品集《绿了青春的伤疤》、《石头的婚礼》。同年,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2007年,任莆田侨乡时报社文学副刊编辑。2009年12月,参加福建省文联、福建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福建省文学艺术高级讲习班。作品散见于《小作家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北方作家》、《福建文学》、《福建青年》、《散文诗作家》、《打工族》、《中国环境报》、《中国建设报》、《中华日报》、《民族日报》、《中学生学习报》、《扬子晚报》、《贵州日报》、《江苏工人报》等报刊杂志。其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获过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学奖若干。现为福建省莆田侨乡时报社副刊编辑、《四海文艺》总编辑、莆田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莆田市文学院特约作家、《华夏诗人》责任编辑。

当春乃发生

——评倪伟李诗集《石头的婚礼》

朱谷忠(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我看来,青年学生大都有一颗浪漫的充满幻想的诗心,因此他们似乎都比较容易与诗歌结缘。倪伟李也是这样,年纪轻轻,虽说还在校园里学习,却写下了大量充满了人文情感和以人为本的现代理性意识的诗歌。他出版第一本书后,加入了福建省作家协会,成为最年轻的一位会员。然而,不到半年,他又推出了第二本集子《石头的婚礼》,其创作的潜力,的确不可估量。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接触倪伟李创作的许多作品。我发现倪伟李的诗歌是以他特有的灵感、心血来倾诉的,他看到的、悟到的,以及他全部经历过的生活,都会被他以抽丝般的方式抽出,用他的意象去编织一个个心灵的发现,并以此去叩击生活之门、理想之门、梦幻之门。可贵的是,他的诗歌中从未出现过遗忘苦难的倾向,这使我感觉到他对生活和自己的一份坚韧,一份把握,一份对现实的清醒和思辩。

《石头的婚礼》较之以前的作品,在对生活的介入和内心的体悟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他的视野显得更为冷峻开阔了,内容也更为沉实了。如同《等待一场秋雨的来临》中所述,他“把一支类似枫叶的口琴/放在江南唇口的时候/长江以北的雨水/正在抚摸一道熟睡的伤口……”。这使他看到鸽子从楼顶飞起时,如果“天空没有给它们上任何保险”“如果有一把猎枪看中它们并将其做为标靶的话,那么它们也许会死”;看到“酒精吃着人类的思想”;看到“冰下面是片水,水的下面住着孔子的信仰”;看到“爷爷滴落进岁月土壤里的泪和汗,变成了麦子身上最澄澈最新鲜最温热的血液”;看到“故乡的稻草,就是我们心中那根最不容易断掉的琴弦”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诚但有点忧郁的歌者,虽然他的生活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有着挥之不去的青春的烦恼,但他却又坚定地接受生活和社会,从自身出发,从故土出发,并以反哺之情,表达他对历史、现实、亲人、以及他所崇尚的人的感情,并以此撞击读者的心灵。尽管他对现代生活也显露了某种困窘、迷离,但这些作品中出现的思辩的光环,无疑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了一种亲切的认同和快意,而这些作品中呈现的凝练流畅的语言,更使人感受到他在把握文字上有一种很深的质地。

这本集子中有不少作品显得成熟而又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有《蝴蝶》、《海子》、《历史忘记寄出的一朵梅花》、《照圆一张地图》、《木兰溪》等等。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我认为这些作品是倪伟李生活和生命中的一种激动,一种透过本质看到事物核心的一种歌吟,一种略带苦涩但又坚定的对自由和美好境界的追求。我更欣赏的是,这些作品中涂了不乏精彩的诗句,如“我是历史忘记寄出的一朵梅花/我在寒冷的枝头/数着自己身上洁白的花瓣”;“我的额头燃烧着你的名字/我相信/穿过烈火与地狱的人生/可以看到天堂”;“面对一口干涸已久的井/一枚叶子干燥的喉口/已唱不出一首完整的歌谣”等,实际上,诗人正是以这些作品中的自身体悟来印证诗的内涵和风骨的。因此可以说,倪伟李和他的诗歌,虽说是孜孜以求、埋头创作,在中国诗歌的土壤里“当春乃发生”的现象,但他和他诗歌能从生活的经历中走出,尽力抛弃厌倦和虚无,以一颗对待诗神的敬畏之心,踏实地在诗歌之上迈进,这无疑会给读者带来诸多启迪的。

当然,我仍然期待倪伟李的诗歌创作还要对现实生活有更深度的介入,在诗的语言上还要有更刻苦的锤炼,以“正气接物,以大气从艺”,以高涨的激情,为读者写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作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