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蒙古通史 |
释义 | 简介《内蒙古通史》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主编,有蒙、汉、满、达斡尔等4个民族的17位学者担纲完成的《内蒙古通史》,共4卷,约150万字,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9月出版。2009年,《内蒙古通史》修订本重印出版。作者对部分史实和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使该书更臻完善。 第一卷撰写从远古时代至隋唐时期的内蒙古,第二卷撰写从辽金夏至明代的内蒙古,第三卷撰写清代内蒙古,第四卷撰写民国时期的内蒙古。每一卷都从内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环境、社会等方方面面展开描述,力求展 现1949年以前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全貌。 主要内容四卷本《内蒙古通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环境、社会等方面展开系统描述,勾画了大窑文化以来,特别是自秦统一和匈奴建立单于国以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1947年)前后,内蒙古历史发展的轮廓。阐明了两千多年以来,生息于内蒙古大地上的各民族之间,内蒙古与中原、与中原王朝之间,虽然有过隔阂、有过矛盾,甚至有过流血冲突,但是在历史长河中,这都是暂时的、局部的,是支流;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和平、友好,相互交往、相互渗透融合,共同发展,才是主流这样一个基本线索。阐明了今天内蒙古地区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团结、社会繁荣,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一个基本思想。 学术价值到目前为止,冠以“内蒙古”的历史著作共有4部,分别是余元庵撰写的《内蒙古历史概要》、涛克涛撰写的《内蒙古发展概述》、郝维民和齐木德道尔基主编的《内蒙古通史纲要》、曹永年主编的《内蒙古通史》。《内蒙古历史概要》和《内蒙古发展概述》完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中国北方民族史和蒙古史的简编。郝维民等主编的《内蒙古通史纲要》是国家社科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是按照“民族史、地区史交织发展的进程”撰写的著作(《内蒙古通史纲要·序》)。曹永年主编的《内蒙古通史》只按照地区史线索构建全书框架体系的一部区域史,是一部线索清晰、结构合理新颖、文字风格一致、独成一体,学术规范的内蒙古历史著作,是“内蒙古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史》”(国修清史编委会主任、著名清史专家戴逸语),是纯粹意义的区域史著作,填补了内蒙古地区长久以来没有区域性通史著作的学术空白。此外《内蒙古通史》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深化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现实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拨款数十万元资助撰写《内蒙古通史》,表明中央和各自治区政府,都非常重视地区史的研究工作。《内蒙古通史》是内蒙古地区贯彻中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产物。 四卷本《内蒙古通史》所阐明的内蒙古历史发展线索,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加深人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本质上是一部讲述民族团结的历史教材。这有利于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 《内蒙古通史》主编曹永年教授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的史学工作者在元史、蒙古史和北方民族史领域里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然而内蒙古地方史的研究却明显滞后,这部书是首部贯通古今的内蒙古地区地方史。” 《内蒙古通史》的出版将为国内外了解内蒙古,关注内蒙古提供大量可靠的历史根据;尤其是对内蒙古的干部、群众了解内蒙古的历史,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将发挥永久性的借鉴作用。 历史文化研究是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古族历史类著作、中国北方民族历史类著作和内蒙古地区历史类著作,三种类型的历史著作的出版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著作体系,丰富人们对内蒙古历史的认知,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大区建设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内蒙古通史》的出版,既是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方针的积极响应,也是一个具体贡献。 《内蒙古通史》是1991年“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的重大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历时16年完成。该书的写作和出版锻炼了科研队伍,明确了科研方向,促进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学科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于2005年第一批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07年又被评选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当年我区高校只有3个专业,历史学是文科唯一入选专业),同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 社会反响著名的清史研究专家、国家清史纂修编委会主任戴逸先生欣然为《内蒙古通史》作序,全国政协副主席夏日先生、蒙古史研究专家义都合西格先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中永教授都为本书作了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高兴地为“内蒙古通史”题写了书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