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蒙古电视台 |
释义 | 内蒙古电视台(又称中国内蒙古电视台;英语:NeiMenggu Television——NMTV),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筹建于1960年4月,1969年10月1日试播成功,是中国比较悠久的电视台之一。 简介中国内蒙古电视台筹建于1960年4月,1969年10月1日试播成功。蒙古语电视节目于1976年10月2日开始播出。1979年5月1日采用PAL-D制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87年7月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落成。3500公里的微波电路传输干线建成投入使用。1997年1月1日,蒙、汉语卫星频道开通。从此内蒙古电视台的节目形成了以卫星与微波,无线与有线多种传输方式,覆盖内蒙古自治区、中国以及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的新格局。这标志着内蒙古电视台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发展历程1976年10月2日开始播出蒙古语电视节目。 1979年5月1日开始采用PAL-D制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1987 年7月,内蒙古彩电中心落成。5000多公里的微波电路传输干支线全线开通,电视信号覆盖全自治区,是全国电视微波线路最长的省区之一。 1997年1月1日,蒙古语卫星频道和汉语卫星频道开播,面向全国和全世界播出。 2001年5月1日,内蒙古电视台与内蒙古经济电视台、内蒙古有线电视台合并,成立新的内蒙古电视台。从此,内蒙古电视台的节目形成了以卫星与微波、无线与有线多种传输方式,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国以及亚太53个国家与地区。 台标含义内蒙古电视台的标志很赋有时代气息,是内蒙的首字母“NM”的相似体,该标志简单,明快,便于识别。同时“NM”二字的相似体又如同潺潺的流水,象征内蒙古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也代表 牧民在流水边才能生存。 技术水平内蒙古电视台设备先进,制作力量雄厚。设有600平米、400平米、250平米、100平米、70平米,大、中、小型演播室9个和300平米全数字化录音棚,能实现大、中、小型电视节目室内录制。拥有7讯道全数字化转播车和4讯道模拟复合式转播车各一台。具备自成系统的视频、音频前后期制作能力;并有先进的多媒体、动画和多样的字幕处理手段。 先进设备简介内蒙古16讯道高清电视转播车按照可承担大型综艺活动、体育赛事的转播能力而进行设计,通过AV和IT的结合最大化地满足了内蒙古电视台的使用需求。在系统设计上本着灵活多变、兼容并包的原则进行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适用性、开放性和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此高清车已经投入实际运行,承担重要直播任务,还将参与其他大型体育和文化活动的转播工作。 如08年的内蒙古地区的奥运会火炬接力直播和北京奥运会的八达岭段自行车比赛的直播任务。以及09年10月的山东11全运会的马术比赛直播任务。 整车技术概况该车的系统具备高清和5.1制作能力,全线采用Sony产品。系统讯道达到8+6+2,其中包括14套高清摄像机HDC1580和2套无线摄像机;其它主要设备包括:配备双面板的MVS- 8000ASF切换台,IXS-6700总调度矩阵,1张STUDER VISTA5调音台;主要录制设备分别是:1台EVS 硬盘服务器,2台HDW-1800高清录像机,3台MSW-2000标清录像机;2台高清字幕机;具备10路以上外来信号的接入及格式转换能力;导演区电视墙采用18 块24英寸LCD分割画面的方式监看所有信号源,技术区采用4台17英寸液晶监视器LMD-1750W四分割监看讯道信号,并采用另外4台LMD- 1750W作为单工位的技术选切监看,总技术监看选用20寸的CRT监视器BVM-A20。慢动作制作区监看采用可升降的4块24英寸LCD分割画面的方式。 高清电视转播车内蒙古电视台高清电视转播车内正在录播 该车突出控制管理系统的大脑作用,带来智能工作环境,实现整车系统的高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整车采用S-BUS作为整车系统的基础连接,将摄像机、矩阵、切换台、应急开关、视音频等设备形成一个整体,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联动,实现复杂的Tally提示和源名跟随的功能。其次,利用和开发多种软件。车上配备了切换台和周边集中控制的转播车System Manager管理软件、电视墙管理软件、设备监控软件,灵活应对多场景节目制作。车内控制系统形成了一个立体分层架构,这种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设计将给节目制作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简便明了的软件设置解决了大型系统中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车车体由美国Shook公司制造,车体长12.7米,宽2.5米,高4米。车头是沃尔沃。 车体具备适合在内蒙地区使用的特点:即坚固耐用。同时也十分适合在内蒙狭长的地域内进行长途转场。车内除配备中央空调外,加配适合内蒙寒冷天气的室内加热系统,车体也采用保温设计。车体采用单侧拉格局,内部布局总体分为三个部分:导演制作区/慢动作制作区、技术调光区和音频区,布局大气、合理。该车底盘为双后桥,安装4点气囊悬挂系统及ABS+EBS刹车系统。侧拉结构采用大雨棚盖板,覆盖了进出口区域,在向外侧拉时同步支持。 组织结构内蒙古电视台目前现有各类人员1200多人,设有24个部门即: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财部、总编室、新闻中心、译制中心、节目制作中心、文艺中心、电视剧制作中心、蒙古语卫视频道、汉语卫视节目中心、文体娱乐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影视剧频道、少儿频道、研究室、播音指导委员会、技术部、制作部、播出部、广告部、广告管理中心、电视报社。 发展经历1976年10月2日19点整,在内蒙古电视台的屏幕上,用蒙古文字打出了“内蒙古电视台”的字幕,并用蒙古语呼出了“内蒙古电视台的台名。当荧屏信号负载着民族语言电视传播出去的那一刻,宣告了中国蒙古语电视事业的诞生。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事业上值得纪念的大事,在内蒙古史册上,甚至在世界艺术和广播电视的史册上记下了蒙古民族电视文化的辉煌一页。 1976年蒙古语电视开播时,只有4名工作人员,当时的设备也很简陋,和汉语节目共用的发射机功率只有50瓦,仅仅能覆盖呼和浩特市中心,每周播出一次的节目还只是十几分钟的图片或胶片加解说的新闻。虽然没有隆重的开播仪式,虽然这么简短,却实现了蒙古语电视零的突破。 1983年,蒙古语电视节目增加到每周播出两次,每次3小时左右,除新闻以外,增加了自己摄制的专题片、译制的影视剧,以及综合性的文艺节目,人员也增加到了17—18名。这个阶段,主要是积累经验,培养和锻炼队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7年,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日子里,蒙古语电视掀起了它发展史上的崭新的一页。就在这一年8月,蒙古语电视从蒙汉语综合频道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频道,实现了全天播出,并随着贯穿全区的5000公里广播电视微波干线的开通,使开播初期只能覆盖呼和浩特市中心的蒙古语节目当时就可以清晰的传递到东至满洲里,西到阿拉善的全区各盟市。实现了蒙古与电视第一次飞跃,成为蒙古与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世代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牧民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由于设备的更新与补充,人员的增加,节目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播出量的增加,蒙古语电视节目的影响也明显扩大,真正实现了蒙古语电视为全区广大蒙古语观众服务的宗旨。 1997年1月1日,蒙古语电视“一步登天”,一跃发展成为卫星传输和微波传输相结合、有线与无线多种传输方式相结合的,一个完整的蒙古语综合频道。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值得纪念的历史性飞跃。 覆盖范围内蒙古卫视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民族特色。目前覆盖内蒙古全境,通过亚太1A卫星传输。在全国31个省市区400多 个地市县落地入户。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长沙、西安、郑州、太原、武汉、南昌、南宁、贵阳、杭州、沈阳、青岛、牡丹江、惠州、深圳、珠海、柳州、曲靖、安顺、宜宾等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入网,收视人口近3亿。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均可收看到。 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内蒙古卫视新增落地广州、杭州、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广东深圳、湖南湘潭、吉林白山、辽宁大连、浙江宁波、浙江绍兴、广西桂林、广西梧州、广西防城港、广西钦州、广东佛山、江苏扬州、山西大同、江苏泰州、江苏徐州、江苏昆山、江苏泰兴、江苏姜堰、江苏南通和新西兰奥克兰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蒙语频道概况内蒙古是中国蒙古族自治区(省),聚集着蒙古族。蒙古族是古老的民主之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明。内蒙古电视台的特色产品是内蒙古蒙古语卫视,卫视基本代表了电视台的节目特色。 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频道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是面向中国国内外蒙古语观众收视群体的综合卫星频道,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境,新疆、青海、云南、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八省区蒙古族聚居区,并在蒙古国、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入网,由亚太6号卫星传输的节目覆盖全国以及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国内最早进入国外主流社会的卫星频道。 蒙古语卫视频道全天播出18小时35分钟,由新闻、专题、文艺、动画片、影视剧组成的节目从生产形态上可分为自办和译制两种类型,不但及时传递区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国内外新闻,而且通过独特的视角反映蒙古民族生产、生活,是中国唯一规模生产蒙古语电视节目的基地。 一个具有强大实力的频道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电视开播30周年庆祝大会 蒙古语电视开播30周年庆祝大会 蒙古语卫视频道设有《内蒙古新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周国际纵览》等三个新闻时段,《生活之友》、《塔米尔》、《索艺乐》、《娜荷芽》、《TV 驿站》、《相约周末》、《直通12》、《观众点播》、《图力嘎》等九个自办栏目和《浩日博》、《文体欣赏》等两个译制栏目。多年来我们的记者走遍新疆、西藏、云南、广州、四川、南京、辽宁、黑龙江等国内地区的同时跨出国门到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美国进行采访报道。蒙古语卫视频道组织的《八省区蒙古语播音、主持大赛》、《八省区蒙古族歌手大奖赛》等大型媒体活动深受观众喜爱,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注意。 蒙古语卫视频道译制节目生产量大,质量高,依赖于有一个训练有素的电视译制专业人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不断进取,在过去传统生产模式的基础上试生产同步译制节目,取得成功。同步译制节目的启动将大幅度提高节目时效性、观赏性,必定能提高蒙古语卫视频道影响力和竞争能力。 一个富有责任感的频道内蒙古电视台的蒙古语节目是1976年10月2日首播的。蒙古语节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形成了国内外最具规模的蒙古语卫星频道,节目关注点从以前的呼和浩特、内蒙古、八省区、全中国到蒙古国、俄罗斯甚至全世界。蒙古语卫视频道在不断提高节目数量和质量的同时遵循媒体经营与发展规律,牵头组织了《八省区蒙古语电视协作会》,通过协作会开展联合制作拍片、节目交流和人员互派培训、节目评奖等业务活动。 为了使节目贴近观众,蒙古语卫视频道通过观众问卷调查,为节目编排、栏目设置、节目调整、整体包装、前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客观数据。蒙古语卫视频道24小时热线电话是内蒙古电视台第一个为观众与电视之间互动的电话。《内蒙古新闻》节目特设专栏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直通 12》栏目对身边发生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亮点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梳理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给广大蒙古语观众创造了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 一个充满希望的频道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主持人敖登高娃(右)获金话筒奖 蒙古语主持人敖登高娃(右)获金话筒奖 蒙古语卫视频道作为中国国内外唯一用蒙古语播出的电视卫星频道,对内肩负着向广大蒙古语观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信息的重任,对外传成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了解内蒙古以及蒙古语观众了解世界的窗口。蒙古语卫视频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开拓前进,在蒙古高原上打造了一个传媒战线特殊队伍。 为了紧跟传媒事业发展需求,频道将组织开展蒙古语电视工作者培训活动,不断地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力求在今后的竞争当中站稳脚跟。 紧跟电视媒体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网络先进科技,进一步扩大蒙古语卫视频道影响,扩大传播,更有效地吸引观众,确保蒙古语卫视频道在新的一轮竞争当中保持优势地位。 汉语频道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频道以现代感、时尚感和民族地域特色赢得了广大区内外观众的好评,在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覆盖率排名跃升到了前16位。纵观全国省级卫视的发展现状,各频道群雄逐鹿,都在凸显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状况下,打造具有雄浑、刚毅、豪迈风格的特色频道,有利于内蒙古自身优势和挖掘和发挥,有利于内蒙古汉语卫视频道在全国独辟蹊径,独树一帜.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就像一匹追风的骏马,奔驰在祖国的北疆。从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看,内蒙古与“三北”地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习俗相通,经贸活动频繁,具有很多共同点。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决定了内蒙古卫视的节目选题和内容。以大“三北”地区观众的收视喜邓和习惯为依据,以内蒙古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内蒙古汉语卫视“雄踞内蒙古,贴近大‘三北',影响全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频道简介新闻综合频道2004年5月1日,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创建并开始播出,作为内蒙古电视台重点打造的地面频道,新闻综合频道在广大观众心中影响力日益增强。2005年5月,根据形势需要和广大观众的要求,新闻综合频道进行了全新改版。改版后,新闻综合频道的六档日播新闻节目,持续加大本地新闻的报道力度,每日首播时间量达120分钟。逢半点看新闻节目是这次新闻综合频道改版的亮点,内蒙古电视台精品电视栏目强力参与更是极大丰富了频道特色。新闻综合频道《巅峰剧场》以播出首轮剧、经典电视剧为主,多次创下了收视新高。 内蒙古电视台文体娱乐频道 文体娱乐频道2000年10月,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文体娱乐频道在内蒙古电视台幸运的诞生。 2001年1月,文体娱乐频道正式出现在内蒙古全区观众的视线里,它就像一棵小树苗一样,在广大电视观众关注的目光中和激励下茁壮成长。 作为内蒙古电视台第一个专业化频道,文体娱乐频道风格定位为“青春、动感、时尚”,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它的节目内容、拍摄方式、包装形式以及对时尚事物的敏感是超前领先的,在炫美的画面和带有时代烙印的语言中涵盖着一个年轻频道的梦想。 文体娱乐频道成立以来打造的每一个品牌栏目都已深入人心。周播节目《新人快快红》是内蒙古唯一一档发掘本土演绎人才的娱乐真人秀节目,已经使近千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登上了绚丽的舞台,走出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草原音画》将“歌海舞乡”的迷人歌舞拍摄成优美的mv,让民族歌舞的迷人风采感染着世界,其中《草原颂》系列代表了内蒙古音乐视听节目的最高水准,得到了盛誉无数。《点击文体》作为节目预告类栏目成为了频道的动态风向标,频道新开播的《节日》和《文体快报》两档节目,从大型节日文艺演出和文化、体育、娱乐资讯方面给频道节目以有机的补充,更使文体娱乐频道锦上添花、光芒四射! 少儿频道经广电总局批准,内蒙古电视台少儿频道于2005年1月1日隆重开播。 内蒙古电视台少儿频道将以内蒙古电视台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为基础,利用内蒙古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蒙古民族主流文化及蒙古语电视制作的播出优势,整合全国优秀的少年儿童节目,努力把少儿频道办精办好。在栏目设置上少儿频道涉及少儿、女性、老人以及家庭方面。节目设置另一个特点是以活动带动节目,每周都有大型活动,从而扩大节目的平台,让栏目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走进校园,走上课堂,吸引孩子。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家长乃至社会的参与。 大型活动2007年内蒙古“成龙煤炭杯”博克精英大奖赛 内蒙古电视台2007年内蒙古“成龙煤炭杯”博克精英大奖赛 2007年内蒙古“成龙煤炭杯”博克精英大奖赛 8月11日至1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共同举办,内蒙古摔跤协会、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和鄂尔多斯市成龙煤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07年内蒙古“成龙煤炭杯”搏克精英大奖赛在内蒙古赛马场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陈瑞清和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局长石梅、副局长潘守刚,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刘永欣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李远致辞。 参加这次大赛的128名搏克手均为摔跤运动健将或国家一级摔跤运动员,有些运动员在全国国际式摔跤、柔道、中国式摔跤比赛或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得过冠军。这次大奖赛是内蒙古近年来举办的规格最高、参赛搏克手素质最优的赛事。这次大奖赛首次采用单败循环制比赛,赛出的前4名进行交叉比赛,并设种子选手。 128名搏克手经过2天14轮艰苦激烈的角逐,冠军得主的15万元奖金被来自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选手巴图苏和捧走,来自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巴嘎那、西乌珠穆沁旗的乌云巴图和特木尔分别获得第2、第3和第4名。 此项活动的举办,其影响力将远远超出搏克运动本身。因为它集现代人推崇的观赏、惊险、刺激为一体,倍受体育运动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不仅是一次广大搏克运动爱好者了解熟悉搏克运动的极佳机会,而且更是一次汇聚各路精英展示风采、切磋技艺的难得机遇。 《多彩的鄂温克》文艺晚会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与鄂温克旗人民政府联合拍摄的《多彩的鄂温克》文艺晚会于2007年7月1日20点在蒙古语卫视频道播出了。 “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大自然以无比的神奇,造就了呼伦贝尔这片雄浑壮丽的大地。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又似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族前进的道路。半个多世纪的栉风沐雨,昔日的落后与蛮荒被文明与进步所取代。美丽的大兴安岭在金秋时节越发显出迷人的风姿,蜿蜒的河流铺就着一条条蔚蓝的飘带,遍野的林木幻化为金色的海洋。在如诗如画的夏季,三个少民族迎来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华诞。 鄂温克自治旗是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鄂温克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蒙古族的布利雅特、额鲁特等部落。尤其鄂温克旗在党的民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项生产建设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为了展示三少民族,尤其展示鄂温克民族和蒙古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和人文景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与鄂温克族自治旗联手打造专题文艺晚会《多彩的鄂温克之夏》。 鄂温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艺术一直在民间流传,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鄂温克小调既是歌也是诗,优美动听、风格独特、既景生情、既景填词。特别是牧歌和猎歌,曲调清新悠扬,富有草原和森林气息。鄂温克舞蹈多以模仿森林野兽为主的,生动活泼,表现了鄂温克族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场景。 该晚会以《多彩鄂温克》、《和谐鄂温克》、《吉祥鄂温克》三部分展现鄂温克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及鄂温克自治旗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晚会邀请了蒙古族著名歌唱拉苏荣、吉祥三宝、其其格玛、孟根其其格、诺恩吉娅组合,另外还邀请了蒙古国著名歌唱演员恩和门德,俄罗斯艺术家成吉斯、巴德马罕达等参加演出。 舞台设置在亚洲最大的沙地樟子松原始森林公园红花尔基森林公园,重点突出人与自然,自然与音乐文化的和谐. 频道内蒙古电视台目前拥有9个频道: 蒙古语卫视频道 汉语卫视频道(内蒙古卫视) 新闻综合频道 文体频道 经济频道 影视频道 少儿频道 生活频道 蒙古语文化频道(2012年1月1日开播) 内蒙古卫视频道以现代感、时尚感和民族地域特色赢得了广大区内外观众的好评。 地址: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新华大街71号 地理位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