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囊泡丛枝菌根 |
释义 | 概述丛枝菌根又称泡囊-丛枝菌根(Vesicalar-Arbuscular)即VA菌根,是内囊霉科(Endogonaceae)的部分真菌与植物根形成的共生体系。 简介泡囊丛枝菌根,它是土壤共生真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真菌,至少可以与200个科的20万个种以上的植物行共生生活。真菌的菌丝体主要存在于根的皮层细胞间和细胞内,共生的植物仍保留有根毛。大多数农作物、木本植物和野生草本植物均具有内生菌根,但由于缺乏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常不为人们重视。 特点泡囊丛枝菌根的少数根外菌丝有厚壁的粗菌丝和薄壁的细小分枝菌丝两种,在粗菌丝上还可以形成薄壁小囊、厚垣孢子、接合孢子等。同植物的关系:①植物光合作用为真菌的生长发育提供碳源和能源。②丛枝菌根增加了根圏的范围,增加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③丛枝菌根在植物吸收养料中的作用: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了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养料的吸收率。④促进根圈微生物的固氮菌、磷细菌生长,并对共生固氮微生物的结瘤有良好的影响。⑤与植物病害关系:有好有坏,不清楚。 作用泡囊丛枝菌根对宿主的有益功能AM菌根侵染到宿主根部形成椭圆形泡囊,还将菌丝伸延到土壤中去,从而扩大了吸收面,帮助宿主吸收磷、钾、硫、钙、锌、铁、铜等营养元素及水分,使宿主的产量增加和品种提高。最近又发现AM菌根对重金属的”解毒”功能及其他抗逆作用。 泡囊丛枝菌根的生产和应用在其纯培养目前未能突破下,国内外的研究者利用各种人工培养大量的接种泡囊丛枝菌根的植物根,然后用这些侵染了VA菌根的植物根段和有大量活孢子的根际土为接种剂去接种作物,可以获得较好的增产和提高品质的效果。由于生产量受限制,目前主要用于名贵花卉、苗木、药材和经济作物的接种,效果稳定,应用前景良好。另外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时接种泡囊丛枝菌根,形成泡囊丛枝菌根的侵染苗也是一个较好的应用途径。泡囊丛枝菌根的大面积应用与其纯培养的突破密切相关,应用中也会遇到与土著泡囊丛枝菌根竞争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一产品的标准和产品质量问题也需研究和探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