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难辨棱状芽孢杆菌
释义

难辨棱状芽孢杆菌(c-diff)又称艰难梭菌,属厌氧性细菌,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如果过度服用服用某些抗生素,艰难梭菌的菌群生长速度加快,影响肠道中其他细菌,引发炎症。

认识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属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是指那些在无氧条件下要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人的肠道正好是一个相对无氧的环境。

艰难梭菌是梭菌属的一个成员。梭菌属成员很多,可分为几个群,其中有几个成员对人是致病性的。最著名的有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伤口气性坏疽、食物中毒、肌肉坏死、梭菌蜂窝织炎等,破伤风梭菌可引起破伤风,肉毒梭菌可引起肉毒中毒。肉毒中毒的典型临床特征是急性弛缓麻痹,先从双侧颅神经阻碍开始,包括面部、头颅和咽部的肌肉,然后对称性下降,包括喉部和肢体肌肉。由于舌或咽部肌瘫痪可引起的呼吸困难,隔膜和肋部的瘫痪可能引起死亡。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这种细菌如何致病

艰难梭菌之所以能够致病,是因为它具有3种毒力因子:毒素A、毒素B和一种能够抑制肠道蠕动的物质。毒素A有肠毒性,毒素B有细胞毒性。毒素A也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但比毒素B小。毒素A和B是艰难梭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可干扰肠道上皮细胞的肌动蛋白骨架,使细胞丧失功能。

艰难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生境中,如土壤、干草、沙、一些大型动物(牛、驴和马)的粪便,及狗、猫、啮齿动物和人的粪便。婴儿的粪便中常含有艰难梭菌,大约50%12月龄婴儿的肠道中有艰难梭菌,2岁以上儿童的带菌率大约为3%,但此菌在健康成人中出现频率较低,无症状带菌的成人在瑞典是1.9%,在日本为15.4%。

艰难梭菌感染与抗生素

艰难梭菌往往感染住院病人,并在体内定植。一次研究发现,399个患者入院时检测不到艰难梭菌,21%在住院期间发生了艰难梭菌腹泻。所有的抗生素及一些化疗药物与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或假膜状结肠炎有关,最常见的是氨苄青霉素、克林达霉素和头孢菌素。可见,抗生素使用不当与艰难梭菌腹泻密切相关,也是住院病人最常见的肠道感染的病因。

如何诊断艰难梭菌性腹泻

有多种实验室检验可帮助诊断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毒素检测和培养细胞的毒素中和试验通常被认为是“金标准”。产毒素培养是检测艰难梭菌分离菌株的毒素产生情况,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相当的特异性。而直接粪便标本毒素中和实验,在已确诊的CDAD患者中,会有15%~38%检测不到毒素。也有一些直接粪便标本细胞毒素检测为阴性的病人,可发展为假肠膜性肠炎。如果治疗不当,一部分病人可死亡。

怎样防治艰难梭菌性腹泻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但不要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艰难梭菌的大多数菌株在体外对许多抗生素敏感,包括青霉素、四环素和喹喏酮类。但对由该菌引起的肠道病通常仍采用口服万古霉素或灭滴灵治疗。对于不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可采用肠道给药。

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已经使肠道艰难梭菌具有了的耐药性。近年来,不断有报道医院内暴发艰难梭菌。2005年因感染艰难梭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是1997年的两倍。通常情况下,医用酒精都不能杀灭艰难梭菌。以前抗生素是艰难梭菌的克星,但随着滥用抗生素的日益普遍,艰难梭菌对抗生素也产生了的耐药性,感染艰难梭菌而导致的死亡率越来越高。研究人员呼吁,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是用肥皂洗手,普通感冒不要乱服抗生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