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漆器 |
释义 | 宋代漆器工艺发展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雕漆的兴起。据文献记载,唐代已有雕漆,遗憾的是至今并未见到唐代的雕漆实物。宋代雕漆是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雕漆作品。历代文人对宋代的雕漆著录颇多,极尽推崇与赞誉。雕漆的制作方法是,在已做好的木胎或金银胎上层层髹漆,待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再按所需图案雕刻出花纹,其纹饰具有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浮雕效果。因其所雕漆色不同,雕漆又分为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剔犀等若干品种。宋代雕漆只有剔黑、剔犀两个品种。 剔黑定义 剔黑,即用黑漆堆积,然后剔刻花纹的做法,又称雕黑漆。分为纯黑剔黑,朱地剔黑,朱锦地剔黑,黄地剔黑,黄锦地剔黑,绿地剔黑,绿锦地剔黑等多种。目前在中国尚未发现宋代剔黑漆器,但日本文化厅收藏有宋代剔黑婴戏图盘。盘内外髹黑漆,盘内雕楼阁3重,刻画的是中秋之夜的景色。盘内外壁雕有各种花卉。此盘髹漆较薄,花纹雕刻不深,全盘高低一致,尚有唐代雕漆有如印板的遗意,其风格和元代雕漆不同,而与宋代醉翁亭雕漆盘相似。因此,剔黑婴戏图盘至晚也应是一件南宋时期的制品。 介绍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剔黑漆器中,以朱地的和朱锦地的为最多,其次是黄地的、黄锦地的和纯黑地的,绿地的和绿锦地的极少见。其中纯黑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乾隆款的大碗,直径逾尺,口刻蕉叶纹。在斜方锦地上刻由绦环构成的花纹四组,各组之间刻云纹及莲花各一朵。由于碗的尺寸大,花纹显得疏朗,比一般乾隆时剔黑趣味纯朴。传世的剔黑漆器数量有限,它不是雕漆中的主流,其时代风格与剔红漆器是相同的,在鉴别其时代早晚时,可以剔红漆器的雕刻刀法,风格为断代依据。 剔黑花卉鸟纹莲式盘 元 直径40 6厘米 此盘剔黑雕刻花卉鸟纹,雕工精湛,线条流畅,图案精美,想象丰富。盘沿仿莲花瓣形,设计巧妙,此盘是元代剔黑漆器制品中的代表作。 剔黑山水人物方盘 明 26.6×26.2厘米 估 价:RMB 50000-70000 成交价:RMB 88000 方盘四边雕刻折枝花卉,正中心雕刻人物,形态自然;山石皴法细腻,结构严谨,色调明快,刀法锐利、纤细。 剔红牡丹纹香盒 明初 直径8.3厘米 估 价:RMB 120000-160000 扁圆形香盒,玲珑秀巧。盖面与盒身形制对称。内髹褐色漆,细腻匀净;盒外通体髹朱漆,漆层敦厚,雕细密锦纹为地,盒盖与盒身分别高浮雕7朵牡丹花图案,雕刻圆润,髹漆精细,古朴典雅,为不可多得的明代小件剔红之佳作。有裂纹。 剔红菊花纹圆盒 明宣德 直径12.2厘米 估 价:RMB 350000-450000 盒为圆形,周身髹朱漆。盖面雕一簇9朵菊花纹,菊花盛开,枝叶茂盛,外壁雕菊花、牡丹及秋葵等花卉,内里与盒底髹深褐色漆,足内左侧边沿刀刻填金落“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圆盒髹漆深厚,雕刻圆润,刀法流畅,保存完美,为明代剔红器之精品,极为珍贵。 剔红花卉纹印盒 清嘉庆直径8厘米 估 价:RMB 7000 成交价:RMB 24200 盒呈圆形,盖面雕花卉纹,画面清俊疏朗。 剔红剔红在北京通称雕漆(含义比剔红更广,剔黄、剔黑、剔彩等也都包括在内),即用笼罩调银朱,在漆器眙骨上层层积累,到一个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花纹的做法。从剔红花纹刀口的断面,有时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数,但不容易数得精确。明清时期,剔红有肉薄道数较少的,也有多到五六十道乃至百道以上的。另一方而每道漆层的厚薄,各器也有出入,因而古代剔红实物,厚薄很不一致。明代雕漆,尤其是明早期的雕漆,花纹尚肥腴饱满,漆层薄了是刻不出来的。漆层厚,费工又费料,速成求售的制品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剔红漆色有深红近于紫色的,有正红的,有色浅而略呈黄色的,自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至于刀工的精粗优劣,出入就更大了。 剔红牡丹纹香盒 明初 直径8.3厘米 估 价:RMB 120000-160000 扁圆形香盒,玲珑秀巧。盖面与盒身形制对称。内髹褐色漆,细腻匀净;盒外通体髹朱漆,漆层敦厚,雕细密锦纹为地,盒盖与盒身分别高浮雕7朵牡丹花图案,雕刻圆润,髹漆精细,古朴典雅,为不可多得的明代小件剔红之佳作。有裂纹。 剔红菊花纹圆盒 明宣德 直径12.2厘米 估 价:RMB 350000-450000 盒为圆形,周身髹朱漆。盖面雕一簇9朵菊花纹,菊花盛开,枝叶茂盛,外壁雕菊花、牡丹及秋葵等花卉,内里与盒底髹深褐色漆,足内左侧边沿刀刻填金落“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圆盒髹漆深厚,雕刻圆润,刀法流畅,保存完美,为明代剔红器之精品,极为珍贵。 剔红花卉纹印盒 清嘉庆直径8厘米 估 价:RMB 7000 成交价:RMB 24200 盒呈圆形,盖面雕花卉纹,画面清俊疏朗。 剔犀剔犀俗称“枣儿犀”,北京、山西又称其为“云雕”,日本则称之为“屈轮”。剔犀漆器在宋、金时期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明代黄成、杨明对剔犀工艺的特点、制作方法、常用纹饰以及优劣的鉴别,提出了精辟的论述。剔犀漆器是用两色或二色漆,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灿然成纹,取得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剔犀虽属雕漆范围,但是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 剔犀云纹圆盒 明永乐 直径10.2厘米 估 价:RMB 120000~160000 成交价:RMB 805600 此器漆色纯厚、光润,雕刻精细,云纹线条婉转流畅,富有韵律之美,两种漆色分明,别具艺术魅力。 剔犀黑漆花瓣口盘 明初 宽49厘米 估 价:RMB 600000~800000 成交价:RMB 824909 此盘口沿呈花瓣形,漆色纯厚、光润。黑漆雕饰如意云纹,雕刻精美,线条婉转流畅,纹饰古朴典雅。 剔犀黑漆莲瓣式碟 明宣德 直径19.2厘米 估 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RMB 805600 花瓣式盘,矮圈足以变形云纹为主纹饰,如意云纹为辅,雕工精美,刀法圆润,髹漆纯厚,造型精巧。 剔彩剔彩是雕漆的一个品种。剔彩漆器就是在漆器的制作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漆上去,每层若干道,使各色都有一个相当的厚度,然后用刀雕刻花纹。剔彩的漆色一般有红、黄、绿、紫、黑等色,需要表现某种色漆时,便剔去在它以上的漆层,使之显露出来,并在它的上面刻花纹,最终使一器之上显露出各个漆层的颜色,达到五彩斑斓的效果。所谓红花、绿叶、紫枝、黄果、彩云、黑石等,就是用这种方法刻出来的。 明代宣德漆器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成功地制作了剔彩漆器,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剔彩漆器便是宣德剔彩檎双鹂大捧盒。剔彩自宣德时期出现以后,到了嘉靖时期才又大规模地出现,传世品较多。嘉靖剔彩主要以红、黄、绿三色更迭,每色都有相当的漆层。器物表面呈现出红、绿两种颜色,一般是表现红花、绿叶;若双龙则以红、黄、绿区分,以红色漆为龙鳍,以黄色漆为龙身,以绿色漆为龙发,似剪影式的效果;若凤纹则以红、黄、绿三色来表现其飞翅及长尾,颜色的变幻,似美丽的羽毛,多姿多彩。嘉靖时的剔彩与宣德剔彩有所不同,宣德剔彩的效果是磨显出来的,而嘉靖剔彩则是分层取色。万历剔彩基本上保持了嘉靖时期的这种风格。 剔彩夔龙纹三足盆 明 直径34.5厘米 估 价:RMB 1200000 成交价:RMB 1188484 盆底通雕夔龙纹,线条 此对提匣外壁剔彩雕山水人物图,构图精美,线条流畅,别具特色。 剔彩春寿宝盒 清乾隆 直径35. 8厘米 估 价:RMB 636000-848000 成交价:RMB 1071664 宝盒正中剔彩雕一“春”字,字上及四周雕饰各种花纹和图案,布局紧密,繁而不乱,是剔彩漆器中的上等佳作,具有定的代表性。 宣德剔彩檎双鹂大捧盒此捧盒高20厘米,盒径44厘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剔彩漆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盒呈圆形,上收成平顶,矮圈足。通体自下而上髹漆颜色为:红、黄、绿、红、黑、黄、绿、黑、黄、红、黄、绿、红共13层之多。盒盖圆形开光,以红漆刻成斜方形锦纹为地,其上雕刻林檎树一株,黄鹂乌两只,一在枝前,侧身昂首,一在枝下,回身欲下,两相呼应,林檎枝头,有花有果,另外刻蜻蜒、蝴蝶各一只,点缀其间。盒盖开光外与盒底邻近底足的一圈,雕刻有缠枝花果纹,由石榴、葡萄、樱桃组成。盒盖与器的竖壁雕刻缠枝花卉有:牡丹、茶花、栀子花、菊花等,四周花果纹均无锦纹作地,而是以黄漆为地,在盖面正上方长方形条上刀刻“大明宣德年制”填金楷书款。此器是我们见到的大量剔彩漆器中最精美的一件,器型大而庄重;色彩丰富,斑斓绚丽;纹饰活泼,富于生命力,仿佛呼之欲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