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浔话
释义

南浔话,俗称“南浔言话”或“南浔闲话”,与上海话、苏州话、温州话等同属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南浔话包括南浔区全部、吴兴区织里镇和吴江市震泽、七都、桃源镇和桐乡市乌镇镇及周边地区,使用人口约为100多万。和北吴其他方言如苏州话、上海话、湖州话、嘉兴话、常州话、无锡话、绍兴话、宁波话等基本能互通。

基本概况

南浔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俗称“南浔闲话”,与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无锡话、常州话、嘉兴话、绍兴话、宁波话等同属北部吴语(吴语太湖片,即狭义的吴语),彼此间音韵、词汇、语法等方面高度相似,与其直接交流基本无大障碍。

南浔话与温州话、台州话、丽水话等虽同属广义吴语区,但彼此间差异较大,故无法进行直接交流。南浔区本地方言是南浔话,它属吴语太湖片湖州小片方言。南浔地区漾泊纵流,河港密布,桑榆阡陌相间,小桥流水人家,为著名的江南水乡。浓浓的江南情调造就了优美动听的南浔话。南浔话除了吴语所共有的语音、语汇、语法的特点之外,在语言交际功能上颇具特色。一个普通的词语,一句简单的话语富有鲜明、生动的表现力和含蓄、委婉的修辞特点。在语言交际中,当发话者无法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和解释一定的意义时,他通过语音的多种形态来表明语言符号所属的感情、风格、色彩并附加其主观感情评价意义,使受话者通过不同的语音去推导发话者的语用目的,按交际语言学的观点,这应该是一种语音修辞活动,也是南浔话颇有特色且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

在七大方言区内部,差异性有时大得惊人。同为吴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可区分为太湖、台州、东瓯、婺州、丽衢5个片。南浔方言所属的太湖片方言和东瓯片方言(即温州片方言,旧称瓯语)其实相去甚远,是十分难于交流的,有人说笑话称它为鸟语。即便在太湖片方言区内,也还有六个小片之分,即常州小片、苏沪嘉小片、湖州小片、杭州小片、临(安)绍小片、明州(即宁波)小片。再就近一点说,在同为太湖片的湖州和南浔,方言词语、语音和语法上也互有差异,尽管这种差异两区方言和三县方言的差距要小。《湖州市志》称湖州城区、近郊区和南浔区(南浔、练市、菱湖、双林等大镇)的差别,南浔方言与嘉兴市区、桐乡的差别倒是很接近。湖州城区与近郊(环渚、塘甸、白雀等乡镇)以及南浔区的方言差异,如声母,湖州一部分舌面前音,到了南浔区则象嘉兴地区变成了舌尖前音(周、抽、绸、牛、收、受)。在方言的差别上,最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在一些人称代词上,如湖州称“我”是“什吾”,“我们”是“什伢”,“你们”是“什那”,南浔话则免去了冠在“吾”之前的“什”。湖州称“他”为“其”,南浔话说“移”。湖州说“很好”为“乱崭”,南浔话则舍了“乱”,斩钉截铁地说“崭”!还有湖州说“做什么”是“作舍啦”,南浔人说“组撒啦”;湖州说“死”是“斯”,南浔说“死”是“史”;丢脸,湖州称为“垫舌头”,南浔称为“汏舌头”;洗澡,湖州说“汏浴”,南浔说“朝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而,不论是南浔方言,还是从总体上说的湖州小区方言,大量古文言语汇的广泛使用,加之调值低沉,连续变调复杂而丰富,以及保留完整的入声韵系统,使那些由普通话读来无韵的诗词,(不信你用方言朗诵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试试)用南浔方言读来都朗朗上口,显得特别的抑扬顿挫。如“特别急促”这样的四个压入声韵的词,就是最好的例证。

南浔方言的语法特点和词语实例

南浔方言既然是一种地域性的语言,它必然具有较完美的交流功能。一般说来,南浔方言由名、动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数词、量词和短句(含歇后语)等构成。

从南浔方言词语分析,其音义差别,既有音义直观明确的,也有音义不那么直观明确的,还有莫名其妙难于理喻的多个层面。据笔者估摸,音义直观明确的大都生成于近现代或经过近现代人文环境的渗透和融合。其中有的由现代舶来的时尚语言元素与本地方言杂糅而成,这是方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化的明证。如学堂、学生子、围(移)巾、西装头、搭线(意为思维短路)、角头、角票、坦白(锥度,金加工用语)、密和(1丝,计量单位)、伊妹儿、洋钿、电火、自来火以及一切带洋字的词汇。有的音义直观,是从字面上明确点出了词语的意思,有了文白的双重含义,如好日(办喜事)、百脚(蜈蚣)、齐整(漂亮)、笑靥子(嘴两旁的小圆窝儿)、吃相(用餐时的状貌)、锭榫糕(也作定胜糕)、千张、薰豆、壁静大吉(寂静无声)、浜铁斯硬(十分硬)、乌迷出黑(形容天色、颜色极黑)、半不晾僵(做事处于无法完成的尴尬境地)。音义不直观明确的,这一类方言词语古语色彩相对浓重,如称谓中的伢(我们)、白相(玩)、覅(读笑,不要的意思)、翨革羽(读节刮,翅膀)、闄(折叠,该字的古意是遮拦、闭隔)、困寣(睡觉)、吤歇(现在)、告消白(诉说)。还有一些从方言音的字面上无法解释的词语,疑为古汉语遗存,如伊拉(他们)、格搭(这里、不称意)、杏梗拨伦敦(半不晾僵)。一些今北方官话已弃用但在南浔方言中仍高频使用的日常用语如瀴(读印,凉)、囥(隐藏)、汏(洗)、弗(不)、隑(靠)等,还有一些含有完整保留的中古浊音如“巴”、“怕”、“爬”的词语。

南浔方言的语法特点

普通话中,在人称代词后面加“们”表示复数,南浔话则是人称单数的韵母增加一个“a”,以示复数,如“伢”、“那”(你们)、“伊拉”。也有加“拉”表示复数的,如“同学拉”、“朋友拉”,如果再在前面添加“格淘”,则复数的概念就更明确:“格淘老老头”、“格淘娘娘拉”。

有些名词还有后缀。用作后缀的词,常见的有“头”、“子”、“家”等,如“黄昏头”、“早上头”、“夜格头”、“寿头”、“门口头”、“棒头”、“领头”(领子);“车子”、“盅子”、“老头子”;“店家”、“女人家”、“厂家”、“人家”。

若干数词的习惯读法和用法。如“一”,通常数数时开头或“一、二、三”单独连续时读“妖”(此时“二”读“尼”或“两”),而序数“第一”的“一”读“益”,一、二并称时,有时“一”读“头”,“头尼两”、“头两里路”、“头两百人”、“三十头尼岁”,等等。如“二”,用作序数时读“尼”或“两”,但也有例外。现在不少人把学生读“二年级”说成“两年级”,实是误读。“二年级”是读第二学年的那个年级,而不是“两个年级”。“二”在数字序列读音和后接量词时的读音颇多变化。10、20 分别读成“拾”、“念”,20 有时又读成“尼色”,如阴历二十。在多位串读时“222222222”则读成“两亿两千两百念尼万两千两百念尼”。二十则常写作“廿”,作后接量词时“两个”、“两只”、“两本”、“两斤”、“两支’,都读“两”,只有“2两”习惯上读作“尼两”,不然就拗口了。“五”读“忤逆”的“忤”。“十”往往变读为“色”,如“六十”、“九十”,其中“八十”读作“剥色”。

另有几个特有的量词,使用频率不高,如“刀”,纸的量词,一刀纸库;“潽”,一潽中药;“爿”,店家、厂家等的量词,一爿店,三爿厂。“蓬”,花草、烟火等的量词,一蓬火。叠(特),书、资料等的量词,一叠高考复习资料。部,车辆等的量词,一部拖拉机,三部脚踏车。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南浔方言中形容词的级,和湖州方言几乎完全一致。它的“级”,除通过副词表示外,还从特有的词缀或重叠、扩展等方式来加以区别。一般说来,后缀成分,大都表示形容词程度的弱化,即ABB式。如绿茵茵、甜兮兮、咸塌塌、重鼎鼎、轻飘飘、糊罕罕、红咚咚、白寥寥、胖笃笃、醉醺醺。前缀的重叠成分,是对词义程度的强化,即AAB式。如雪雪白、绯绯红、喇喇黄、绷(浜)绷硬、笔笔直、绝绝细、冰冰瀴、煞煞亮。形容词的扩展,成为近乎成语的固定词组,就达到了最高级的程度。如乌盲黜黑、骨轮斯圆、碧绿嚷青、沸滚发烫、鲜甜蜜国、绷铁斯硬、绝淡刮尺、黜紫迷度、擦刮全新。

南浔方言中动词重叠常用AAB式,如吃吃看、问问看、看看看。

动词“下”常以“落”代之,如:落雨、落雪、落车、落山、坐(得)落、坐勿落、上上落落。

此外,南浔方言中一些助词的特点以及词序中方言和普通话小有差别,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南浔方言实例

南浔方言对社会生活的覆盖是全方位的。由于词语量大,笔者只能分类例举一二。

生活起居类:料作:材料。领挂:背心。迹作:织物上的污迹。硚口:河埠头。廊檐头:屋檐。屋瓴:家里。登食:消化不良。皴燥:因天气干燥皮肤燥裂。耽身体:怀孕。老娘婆:接生婆。做舍姆:分娩、生小孩。盘牙:臼齿。节头关:手指。拉带胡子:络腮胡子。晏(暗)歇会:等会儿再见。打盘过洞:捉迷藏。勃相东西:玩具。额巴子:陶瓷器皿的小缺口。厅杠:床沿长木。槙(真):木塞。老倌:丈夫。小把戏:小孩子。亲家阿姆:情妇、亲家(女性)。辰光:时间。家生:家具、器具。

天文地理类:打忽险:闪电。蓬花雨:毛毛雨。鲎:彩虹。港摊头:河岸边。漫浜兜:不通的港汊。雾露盲天:大雾弥漫。旧年界:去年。日中心里:日出的午间。夜快边:傍晚。牵勿长:常常。吤歇点:现在。老底子:过去。格辰光:当初,以前。着末收梢:最后。

动植物类:宗生:泛指畜生。拜杀:牲畜,谩骂语。百脚:蜈蚣。癞蛋:癞蛤蟆。刺毛:一种带刺的毛虫。刺利婆:刺猬。田鸡乌:蝌蚪。在叽:蟋蟀。豁水:鱼尾巴。黑笔管:小黑鱼。老虫:老鼠。瘪虱:臭虫。厣:鱼鳞。虾米、糠花:小虾。遥斯搭:蝉。花鲫鱼:鳜鱼。

动作形态类:巴尼勿得:迫切希望。拨伊:给他(她)。柄牢:忍住。勃舌:有争议、有麻烦。呒拨:没有。呒数麦:心中无数。呒心向:思想不集中,感到无聊。勿有啦:不在。底庄:准备。罚愿:发誓。打中觉:睡午觉。勿搭界:没有关系。旧(或钝)得来:倒霉。做人家:节俭。不作肉:不划算、使用不当。淘先:开玩笑。值钿:喜欢、宠爱。厾(笃):扔掉。搨(塔):涂抹、用力抚摸。穿帮:被戳穿、露馅。吵怪事:闯祸。汏(大):洗。吃倒笃:欲责人反被人责。朝面:洗脸。凼:洗(碗、镬子)。热麻:舍不得。难为:浪费。收作:收拾。弄耸:作弄、欺侮。打薄龙蛋:潜泳。那哈罕格老:怎么回事?落乱心慌:杂乱无章。懈:爱理不理、没有兴致、有疲乏感。席腔:爱干净、洁癖。白板:什么也没有、一无所获。滑铁塔拉:地滑、滑腻。逗五逗六:急躁、不冷静。一气勿煞、一时三刻:一下子。畀(读扁):给与。豪骚:快,通常是催促之意。

个性类:孟闷:固执。呒亲头:不懂事,作事乖张。呒道任:做事自己把握不好。出空老寿星:一无所成、使人失望。汏舌头、坍招势:出丑、被人耻笑。气数热度:行事不成体统。自说三道:我行我素、自说自话。假痴假呆(艾):佯装不知。几糟:烦、麻烦。褪(炭)毛:承诺了又不作数。豁水度得势:能量很大。呒搭头:不值得打交道。拎勿清:思路不清。掼忒货:败家子。苦恼子:凄苦、可怜。

南浔方言故事

南浔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和整个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的“母语”,应该是远古的越语。随着中原汉文化的大规模南下,原始的越方言在与北方官话以及其它方言的融合中不断进化,逐渐成为如今的模样、成为吴方言中一个小小的构件。

南浔方言自身的特色造就了很多故事。笔者认为,在现行的南浔方言里,明显地并存着自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方言和一些产生于近现代的时尚方言。有的古老方言,晦涩难懂,音义不相匹配,非原住民十分难以理喻。如“杏梗拨伦敦”(意即事情没有做完,中途无奈停顿下来,变得很尴尬),整个词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汉字,只能记下近似的发音。也有受舶来文化的影响,产生于近代的方言词汇,显得明了简洁,如自来火。一次,我去农贸市场买菜,见一位老农的“十家香”毛豆质地很好,就说称两斤吧。老农称毕对我说:“贰(方言音尼)斤贰两,4个洋钿。”那意思是:2斤2两,4元钱。这话虽和我说的差异不大,却是十分地道的南浔方言,连我这个60出头的老南浔人现在也不这么说了。我会这么说:两斤贰两,4块洋钿。其中第一个“两”字和“个”字的发音作了调整。考查这句话里“洋钿”的发端,应该不会早于明清时代。明清以来,以银两、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历史趋于终结,取而代之的是银元和纸币,而这本来是流通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外主要货币形态,因而国人便称之为“洋钿”。

在南浔方言中,“百坦”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词汇。它十分贴切地反映出吴方言湖州小片方言区住民的心理和生活节律。寇丹先生曾撰文戏说“百坦”。也有人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从读音上说,“百坦”的“坦”实为古语“儃”字的误写。《吴下方言考》中并没有“百儃”而只有“儃僈”的词条,其注释为:

贾谊《新书》:“然则舜僶俛(min mian努力、勤奋之意)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案:儃僈,懒散貌。吴中责人懈怠曰儃僈。

而《辞源》有“儃儃”词条,其注释是:

悠闲貌。《庄子·田子方》:“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

据此,联系湖州方言中形容慢性子的人为“儃僈头”,正与《吴下方言考》中对“儃僈”的解释相符。由此可见,湖州方言也就是南浔方言中的“儃”,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是一十分明确的古汉语词汇。

至于“百坦”的现实含义,大致有三个意思。其一是指“慢慢来”。比如某人去某人家取物,主人一时没有找到,手脚变得慌乱起来,某人就说:“百坦。”其二似为礼貌用语。两人告别,道声“百坦”,意为“慢慢走”,透出依依惜别之情。由于“百坦”是偏正结构,“百”只是加强语气,是对“儃”的强化,因而“百儃”的又一核心含义在于“坦”,就南浔方言的理解,便是工作惬意、生活舒适,有福分。比如说:“张三介歇‘坦’得来!”。由此道声“百坦”,更含有一种祝愿之意。有人认为,“百坦”一语,由具有“吴侬软语”风韵的南浔人道来,听之别有韵味,内涵又十分丰富,透出一种悠远的吴越文化气息。

近年来,有人对湖州小区方言中的“百坦”颇有微词,原因是认为“百坦”缺乏时代精神,是富甲天下的杭嘉湖流域造就了这一带住民的惰性。这种分析不是没有道理的。特别是处于湖州方言区内水网地带的湖州市区,人们几乎年年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既少天灾,又少人祸,地域的优越使一部分住民逐渐缺失了艰苦创业精神和风险意识,不求进取。不然,怎么好端端一个富庶之地湖州市,往昔的经济优势丧失殆尽、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只能居于浙江省的末流?

最后说一则南浔方言中“弯转”的故事。

湖州人,自然也包括我们南浔人,通常把河虾称之为“弯转”。这个在任何史、志和词典中都难于找到的名词,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传说在明朝年间,湖州来了一位姓劳的知府(注:笔者查阅《湖州市志》,明朝成化8年---13年,湖州府确有一位名叫劳铖的知府,江西德化人)。他到任之日,乌程、归安两县的知县在乌程县衙设宴款待这位新任知府,为他接风洗尘。湖地盛产鱼虾,酒席宴上多的是淡水水产品,什么红烧甲鱼、清炖河鳗、炒鳝片等,不一而足。直吃得这位来自江西山区的劳知府眉飞色舞。频频举杯痛饮之后,这位知府用筷子从那盆他最心仪的“油爆虾”中夹出一只,笑吟吟地问道:“这叫什么?”两位知县齐声道:“河虾。”劳知府听后直点头,十分羡慕地说:“湖州人好口福!做湖州人真好!”此后,劳知府老是思念着想吃河虾,可怎么也想不起那筵席上这美味的大名了。碍着自己的面子,又不便差人去知县那里询问,只好暂时搁置不提。

一天,他对从江西带来的随从说;“我到任的那天,在乌程县署接风酒席上吃的那个”----他伸出一个食指,弯了弯说:“就是这个样子,大小也差不多,浑身绯红的,叫什么来着?”随从听后感到莫名其妙,但他深知劳大人特别讲究脸面,便不再多问,赶紧去请教那位无所不知的绍兴师爷了。

那师爷一听,顿时明白,知道知府说的是河虾。于是就让伙房去市场购买。待厨师端上油香四溢、红光闪烁的“油爆虾”时,劳知府不禁拍案叫绝:“我要买的正是它!你看它不是个弯转身子的东西吗?只要大,只要活,价钱贵点无所谓,以后天天给我买,我要天天吃!”随从心领神会,关照停在馆前河埠头的渔船,每天上午送到衙门。由于那随从曾对捕鱼人说,我们大人喜欢吃它,只是叫不出名堂,说是弯转的东西,后来还是师爷说出了它就是河虾。所以,后来那捕鱼人每天上午把河虾送到府衙时,总要大叫几声:“弯转老鱼噢!”知府听到后忙叫随从去买,从不还价。从此,“弯转”一词,便成了河虾的代名词,一直延续使用至今。这名词,虽然和河虾的实际含义风马牛不相及,但也颇有几分形象。

南浔方言谚语

东北风,雨太公。

东鲎日头西鲎雨。

盲子先生活特(了)八百,勿见黄梅水勿发。

来朝雨,好晒被。

朝西夜东风,日日好天公(气)。

吃了清明粽,还要冻三冻。

个个初三要伊晴,十二月初三要伊落。

朝看头顶穿(透天),夜看四脚圆(无云)。

雨打正月半,一场勿好看。

要知明年田稻熟,但看今年八月十五、六。

晴过冬至落过年。

岁底不足,提防天哭(下雨)。

三月三,鲈鲤(鲈鱼)上岸滩。

日光返照,明(读门)朝晒得瘌痢头厣翘。

夜晴不是好晴,满(后)娘不是好娘。

河水寛,井水满。

冬节团子年节糕,清明粽子稳牢牢。

猫头上抓抓,狗头上揦揦。

猫矮(也)笑瞎眼乌珠。

狗头上点油盏(意:危险)。

偷鸡勿着蚀把米。

张公养屌(鸟),越养越小。

蟑螂配灶鸡(一种类似蟋蟀的室内跳虫),一对好夫妻。

卡(捉)个白虱(跳蚤)头里搔。

南煞(栅)头死只苍蝇,北栅头死个差人。

待人待只落水狗,反转身来咬一口。

摁鼻头碰着个臭猪头(嗅觉不灵,喻一档子货色)。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白壳弯转(虾)呒拨(没有)钳(权)。

蜒蚰勿吃人,意思相(很恶心的样子)。

横是横,拆牛棚(喻孤注一掷)。

驼子掼跤(跌跤),两头不着实。

黄鼠狼蹲鸡箱头,不吃也是吃,不偷也是偷。

瞎子吃馄饨,心里有数。

公要馄饨婆要面,姑娘、小叔要团圆(汤圆)。

孔夫子不说隔夜话。

矮子肚里疙瘩多。

远来和尚好念经。

儿子勿养爷,孙子吃阿嗲(爹)。

看看稀勿像,倒是碗花匠。

毛头姑娘十八变,到老还要变三变。

画师匠掼笔。

天勿怕地勿怕,只怕喉咙头筑坝(吃不下东西)。

逃得脱和尚逃勿脱庙。

临时上轿穿女(耳)朵。

六节头(手指)帮忙,越帮越忙。

做生意勿着一时,讨老婆勿着一世。

若要好,大做小。

自掏伴(一伙)里打重板子。

惊急疯碰着慢郎中。

蒲鞋勿打脚,脚打蒲鞋(意为我不碰你,你倒来碰我)。

踏一脚吱哩哩,枵(撕掉)一片啪啦塌(喻抓小失大)。

勿会种田看上垯(前面的种田人)。

树叶子落脱来怕笃开头。

棺材勿要卖拨挺死人(强买者)。

豆腐里寻骨头。

汆(石)烂猪头汁勒(在)汤里。

吃饭勿要忘记种田人。

棉纱线背石牌楼。

馒头吃到豆沙边。

船到桥门自会直。

困暗早(睡懒觉)吃厚粥。

一钿逼杀英雄汉。

看人挑担勿吃力,自上肩胛嘴(读子)阿(也)歪。

搭佛嘎敬伊,搭贼(读十)嘎防伊。

掏鲜自有三分毒,不坏衣衫避(便)坏肉(身子)。

冷天冷在风里,穷人穷特(在)债里。

穷做穷,还有三担铜。

火烧眉毛,只顾眼前。

一只碗勿响,两只碗叮铛。

杨树丫枝勿修要碰着天。

听特(了)医生要饿煞,听特(了)佛法要打煞。

弄堂里掮木头,直碰直。

托信托特(了)木排上(喻不落实)。

金窠银窠(读枯),及不来屋瓴(家里)只草窠。

九升八合(读格)命,多特(了)一钿要生病。

泥菩萨过太湖,自身难保。

日里走四方,夜里借油补裤裆(喻浪费大好时光)。

拳头打出外,臂膀弯进里。

拳头上出孝子,筷头上出忤逆。

南浔话集萃

娘伢:我们

哪:你们

伊拉:他(她)们

阿娘:祖母

娘舅:舅父

伢公:外祖父

伢婆:外祖母

阿婆:公婆

哦子:儿子

囡哦:女儿

大老:大(读度)老即兄长

大姨:母亲的姐妹

伯姆淘里;妯娌

挞:洗

浪:晾晒衣服

闶:(读康)藏匿

滗:滤去水汁

吼:彩虹

抿:以唇吮物

赖:抵赖

氽:浮

熬:忍耐

母不:没有

豪烧:快一点

哪哈:什么

好日:结婚办喜事的日子

忽险:打闪电

掼跤:跌倒

空缠:胡闹

不搭白:见面时不理睬

吼势:担忧

寻吼势:找岔子闹事

掼脱货:败家子

翘辫子:咒语,死的意思

促客:作弄别人

荡碗:洗碗

蜡烛:累受挫折,不知悔改

干瘪:不鲜润

咬耳朵:说悄悄话

寿头:做事无头脑的人

嚼舌头:乱讲

头要紧:首要

喂单:哪里

半当中:中间

一淘:一起、一群

调白:作弄

勿湿头:倒霉

派拉:苛刻

轧苗头:看脸色

有想头:有趣

呒弄头:没干头

出花头:出花样

慢慢叫:慢来、就来

闯怪事:闹事、闯祸

打盘洞:捉迷藏

老实头:诚实人

装榫头:编造错误强加于人

掼人:啥人

母介事:没有那回事

圣脱:不当他人、不放心上

大好佬:(大读度):本事大

有数目:知晓,即心中有数

呆板数:肯定的意思

眼睛红:嫉妒别人

拆烂污;把事起办槽

插蜡烛:误事或机器出故障

淘伴:伙伴

拎勿清:遇事糊涂思路不清

舍姆娘:产妇

新倌人:新郎

新娘子:新娘

盘盲:捉迷藏

端东西:拿物

困觉:睡觉

收骨头:加重担子

搭僵:做事马虎

惬意:舒服

打昏肚:打鼾

肉麻:过意做作

触霉头:倒楣事

月半:阴历十五日

偎灶猫:萎靡不振

吃生活:体罚

调羹: 匙

讨债鬼(鬼读举):因多事多病招致破财的成人孩子

温吞水:形容人的态度和办事慢吞吞

推板:品质不佳

饭米蒜:饭粒

打棚:开玩笑

发:撒娇

挖塞:不如意

拉倒:结束

弹硬:货真价实

小落胃:自我乐趣

搭讪头:主动与人说话接触或指空话

半不两僵:半当中

摆噱头:逗笑的话或举动

鸭屎臭:不光彩、难为情

敲边鼓:从旁相助

卖相:相貌

吃排头:受上司批评

结棍:身体壮实

勿入调:不能循规蹈距、越轨、出格

勿适意:患病

额角头腐乳色:遇到不吉利的事

活龙活现:讲的做的象真的一样

投五投六:做事不专心

连档麻子:串通一气的人

脱底棺材:吃光用光,不留后路

恶形恶状:下流行为

厚脂纳得:故意显得神气

脱头落襻:办事松散、不着边际

活里活落:勿肯定

七撬八裂:不驯服

哭出胡拉:装作可怜相

鸡啄百脚:冤家对头

假痴假呆;装糊涂

热昏颠倒:丧失理智

三对六面:当面、有人证

火毛裂拉:脾气急躁

汗毛凛凛:害怕

开口要闭口到:性急

癞里癞塌:很脏

鸡毛六足:匆促

冰阴彻骨:很冷

精骨头人;清瘦人

一搭刮子:总共

关门落闩:铁定、无余地

半里半价:勿着实

一屁股两疙瘩:债务多

轧扁头:两面受挤

天花落乱:乱哄哄不切实际

出空本身:专心

冤枉百计:勉强、侥幸

皱皮疙瘩:不挺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