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门楼苗沟水库 |
释义 | 一、概况南门楼苗沟水库位于沂水县诸葛镇东南6公里处,属沂河水系,1965年10月建成。水库控制流域面积0.6Km,总库容12万m,兴利库容7万m,兴利水位195.8m,放水洞底高程191.7m,死库容2.3万m,死水位191.7m。 南门楼苗沟水库设计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是一座兼顾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多年调节小(二)型水库。整个枢纽工程由大坝、放水洞、溢洪道等部分组成。坝下游影响南门楼等村,人口3000人。该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00亩,水库坝址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大坝东西走向,坝顶设计长度130米,宽度5米,坝顶高程198米,最大坝高10米。迎水坡土沙坡,坡比1:2.5,背水坡1:2.0。 溢洪道位于大坝东头,宽顶堰式,边坡1:1.5,溢洪道高程为195.8m,最大流量12.5m/s。 放水洞在大坝中段,采用钢筋砼有压圆管,直径0.5m,最大流量1.08m/s,闸门形式为斜拉转动式铁闸门,采用人工启闭。 二、工程主要技术特性指标南门楼苗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0.6Km,总库容12万m,兴利库容7万m,兴利水位195.8m。 三、工程运行情况与效益 (一)建设过程及历年险情处理情况南门楼苗沟水库是六十年代以会战形式修建,基础清理一般,齿墙中心线位于大坝中轴线,底宽4m ,顶宽2m,平均嵌入基岩0.5m,粘壤土回填,人工夯实;心墙粘土回填人工夯实,顶宽2m,砂壳采用两岸砂土和风化岩土、砂砾石以及开挖溢洪道的碎石人工夯实填筑。 大坝自运行到现在未曾进行过除险加固。 (二)工程效益 水库建成后,经过配套续建,灌溉面积达到100亩,发挥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改善了当地自然环境与水土保持,发挥了一定的削峰拦洪作用,利用了水资源,发展了水产养殖业。 诸葛镇南门楼苗沟水库座落于白垩系地层之上。地形西高东低,坡度15°左右,水库主要由1条冲沟和几条小冲沟汇集而成。坝址区岩性非常单一,为白垩系王氏组紫红色砂岩、页岩单斜地层,岩层走向NE10°,倾向SE,倾角45°,未见大的构造,水库上游出露下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地层。 坝址下游第四系主要为冲积,冲洪积和坡积的粘土,亚粘土,厚度0.5-2.0m,含有大量的砾石及小碎石 溢洪坐落于白垩纪凝灰质砂砾岩上,表层风化严重,呈砂砾状。 南门楼苗沟水库主要技术特性指标表 分项 特性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加固前 加固后 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 km 0.6 0.6 防洪 校核 年 200 200 水位 死水位 m 191.7 191.7 兴利水位 m 195.8 195.8 设计水位 m 196.91 196.91 校核水位 m 197.39 197.39 起调水位 m 195.8 195.8 库容 死库容 万m 2.3 2.3 兴利库容 万m 7 7 总库容 万m 12 12 灌溉面积 万亩 0.01 0.01 大坝 地震设防烈度 坝型 坝长 m 130 130 最大坝高 m 10 10 坝顶宽 m 5 5 坝顶高程 m 198 198 防浪墙顶高程 m — 198.7 边坡 上游坡 下游坡 排水体型式 戗台 下游 m - - 溢洪道 位置 型式 堰顶(闸底板)高程 m 195.8 195.8 宽度 设计洪水时最大泄量 m/s 12.5 12.5 校核洪水时最大泄量 m/s 21.07 21.07 放水洞 型式 断面尺寸 m - 0.5 进口底高程 m - 191.7 设计流量 m/s - 1.08 闸门型式 位置(大坝桩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