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释义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化学专业院系之一,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理化科。其间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女子学院等变革。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成立,以金陵女子学院化学系为基础将化学和物理两个专业合并成立了理化系。1953年学校独立设置化学系。1969年江苏教育学院化学系并入。2000年4月化学系改建为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9月,学校院系调整,更名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下设化学系、应用化学系,招收化学、应用化学二个本科专业学生;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课程与教学论·化学博士培养方向、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九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化学课程教学论、生物物理化学)、教育硕士·化学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了理、工、文三个学科大类。

学院现有教职工97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研究员)27人,校特聘教授2人;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人于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工程”资助;4人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十余人次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十五”以来,学院先后申报并获批准设立了江苏省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阻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另外还建立了学院的大型仪器测试平台,实验设备仪器总资产超过3000万元,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以化学教学论、新型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环境修复及污染控制、精细化工及相关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学院还拥有全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及省级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江苏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的《化学教与学》杂志,面向全国发行;学院还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学院是江苏省化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具有优良的治学传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次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化学师范生师范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师范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之一,培养的学生有数十人评为中学特级教师、近百人成为中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后,学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统领学院事业发展全局,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基础研究为基石,大力推进基础研究成果和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全面建设有化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服务江苏,积极面向全国,主动走向世界。学院上下将戮力同心、团结奋进、创新机制、科学发展,为建设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不懈努力。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 包建春

1963年生,江苏省启东市人,博士,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 7 月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 6月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 12 月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成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为无机材料化学。目前主要开展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纳米结构有序阵列的组装以及纳米结构在催化和(生物)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近年来在影响因子>3.0的国际学术期刊Adv. Mater.、Chem. Eur. J.、Chem. Commun.、Chem. Mater.、Cryst. Growth Des.、Biosens. Bioelectron、J. Mater. Chem.、J. Phys. Chem. C、Appl. Phys. Lett. 等发表论文23篇,其中两篇论文Template Synthesis of an Array of Nickel Nanotubules and Its Magnetic Behavior(Advanced Materials 2001, 13 (21), 1631-1633)和Facile Synthesis of Hollow Ni Submicrometer Spheres (Advanced Materials 2003, 15(22), 1832-1835) 分别被他引130和90次;项目“一些纳米有序结构的构筑和表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7)。

院长 魏少华

1964年7月出生,江苏沭阳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兼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1988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原华东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11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功能材料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起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2008年9月至12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习。曾担任化学系学生班主任、应化行政党支部组织委员、书记等;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担任学校科技处副处长;2008年9月起担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从事学科专业为应用化学,研究方向为有机光化学和功能材料。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3项、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发项目3项,参与国家973前期预研等项目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公开国家发明专利利20余项,参与撰写教材1部。

党委副书记 李前进

1975年生,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副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党校常务副校长。

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 1997年6月毕业留校工作,任党委党校秘书等;2002年3月调至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学院团委书记、院党校教务长、学生党支部书记、校团委常委、院党委委员等职。2008年1月,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1998年至今,兼职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党课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共主持研究课题(项目)5项,已完成3项,目前主持在研课题2项;并曾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调查报告等计20余篇,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10余人(篇)。

教学方面曾荣获:南师大首届“两课”教学优秀奖等;工作中曾获:南京零距离首届“公众服务大奖” 先进个人、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南师大“优秀团干部”、南师大首届“优秀学生辅导员”、南师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奖”一等奖、南师大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副院长 周益明

1964年8月10日出生,江苏省射阳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

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在南京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10月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6年8月起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曾担任化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班主任、化学系副主任以及南师大兼职监察员等;2004年3月至今担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学工作:多年承担面向本科生的“物理化学”、“物化选讲”、“中级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以及面向研究生的“统计热力学”、“固体化学原理”课程。

为“物理化学”校级精品课程的合作主持人;承担校级博雅课程“化学史话”的主讲;主讲的“物理化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合作编著的《物理化学》教材和《物理化学习题精解》教学参考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还主编了《中国化学史概论》、《物理化学实验》等教材。

主持过江苏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一项和多项校级教改课题;正承担一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科研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和开展学院的开放实验;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分别于2004年、2007年、2009年获得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解质、燃料电池催化剂、超级电容器等化学电源方面的研究;此外,还对功能材料、固相反应、合成化学等有研究兴趣。

主持过三项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过两项“863”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其他项目。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60多篇,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两项:“一种合成芳偶酰化合物的方法”(专利号ZL 97 1 07171. 3)和“一种厚涂层阴极电泳漆用的聚氨酯环氧树脂的制法”(专利号ZL 93 1 11575. 2)。

主要获奖

1997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

1998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同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十佳”。

2004年11月获得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指导的作品“倍特锌镍一次电池”荣获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历史沿革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源于三江师范学堂的理化科。

1952年,南京师院成立时为理化系。

1953年成立化学系,哈佛大学第一位中国女化学博士吴懋仪教授任系主任。

2000年更名为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建国以来,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825名,毕业研究生65名。

机构设置

(1)本科教学系统:化学系,应用化学系,环境科学系,实验中心。

(2)院办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

(3)校重点实验室:环境友好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4)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5)院办企业:化学教与学杂志社,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中心。

专业设置

3个本科专业:化学专业(师范类)、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物理化学、应用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

1个专业硕士学位(学科教学·化学)培养方向。

1个国家级及省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目前,有1000名本科生、164名研究生在读。

办学指导思想

弘扬传统,强化特色,为江苏培养高素质的化学师资和化学专门人才。

办学特色

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学历教育到省级、国家级在职教师培训的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

建设目标

在强化特色专业(化学·师范类)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等应用理科。经过5~10年的建设,争取把我院办成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化学系是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系科。本系以化学(师范类)为品牌专业,为江苏省中等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培养高素质师资。现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 化学、分析化学、化学教学论等教研室,拥有物理化学、学科教学论(化学)两个硕士学位点 ;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30名,其中正、副教授16名。

应用化学系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精细化工专门化专业。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应用 化学专业(非师范)。本专业学制为四年,特别设置了工业三废处理、精细化工、材料化学3 个方向的专修科。本系现拥有应用电化学、有机高分子和精细化学品、环境保护和工业三废资 源化三个方向的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点,并计划于2002年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职教师1 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此外还聘化学系(师范类)的教授、副教授任教。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即研究 环境问题。现拥有教师九人,其中两人拥有环境科学硕士学位。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卓 有成效,已有多项科技成果转让并实现工业化,其中有三项通过部省级鉴定,一项获国家教委 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近期将投资上百万元筹建光化学烟雾模拟实验室。

材料科学系是化科院在原学校固体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培养适应江苏经济 发展,在材料设计、合成及生产高附加值工业厂品方面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的高级 人才。本系以功能材料研究为主方向,下设功能陶瓷、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四个方 向。现拥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有5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化学教育研究所以大学化学和中等学校的化学教与学为研究对象,以为化学教育教学服务、 培养高水平化学师资为己任。现有5名专门研究人员和若干名相关学科领域的兼职研究人员。 1996年被批准设立的学科教学论(化学)硕士学位点,是江苏唯一独立申请并获批准设立的化 学教学论硕士学位点。依托该硕士学位点,学院于1996年首批获得培养教育硕士(学科教育o 化学)试点权。

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是70年组建的应用化学研室,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有 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本所现有精细化工、工业"三废"处理及资源化和有机高分子 材料三个主要科研方向,其中精细化工研究包括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工业阻燃剂和杀菌 消毒剂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研究涉及有机硅材料、胶粘剂、涂料等领域。

工业催化研究所现有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成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其中有 5人博士学位,并聘请何鸣元院士为该所客座教授。该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沸石分子筛 催化剂的合成、修饰和催化研究;电催化;均相催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