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释义 | 南京师大附中是一所发展中的百年老校,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名校之一、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四大名校之一、ISC国际学校联盟成员学校。南京师大附中历史上以"慎聘良师、锐意实验、校风诚朴、善育英才"而著称。 中文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外文名: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南师附中,南京师大附中 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创办时间:1902年 类别:公立高中 现任校长:陈履伟 知名校友:巴金、袁隆平、汪道涵、彭佩云 所属地区:中国南京 学校介绍校风诚朴。——诚朴做人,诚朴做事,诚朴做学问。 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关爱 · 责任 · 创造 教育理念教育就是在现实中创造未来。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教育就是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教师的有效教学意味着学生学习的改进。 办学目标建设高品位、高质量,实验性、示范性,具有国际胸怀和中国精神,并以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学术性、实践性见长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中学。 培养目标培养以天下为已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 学校文化1、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组织文化 2、掏出心来、相互尊重的行为文化 3、权责平等、民主公正的制度文化 4、追求诚朴、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5、行胜于言、锐意实验的教育文化 6、批判与建设、解构与建构的思维文化 师资力量著名教授王瀣、柳诒徵、邹秉文、钱崇澍、杨铨、张子高、严济慈、舒新城、沈灌群、常任侠、唐圭章、沙孟海、杨建侯等都曾担任附中课程,他们的成就和业绩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附中教师不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的优良传统。学校现有教师150人,其中高级教师80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南京市名师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9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0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0人。80年代以来,附中先后有多名教师参与国家教委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高中课程改革计划与人教版教材教参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锐意改革1922年,附中率先采用三三制新学制并编定新学制课程大纲,实验道尔顿制,推动了全国中学的学制和课程改革;抗战期间,艾伟主持开办中学六年一贯制学习心理实验班;50年代,进行高中文理农分科教学实验和四二制试点班教学改革;60年代,在江苏省教育厅的主持下,进行了旨在推动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改革;80年代,在国家教委的指导和香港华夏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进行了高中课程结构改革;90年代,附中实行高中阶段必修课分层次教学实验,被列为国家"八五"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子课题;进入21世纪,学校正在构建"塑造创造性人格"的育人模式,推动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均衡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为了把附中办成国内、国际一流的学校,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附中先后与日本樱丘高校、保善高等学校、韩国檀大附中、澳大利亚考菲尔德学校等学校结成友好学校; 校内设置考菲尔德文法学校南京校区,每年有多批澳大利亚学生来此学习、交流。今年是与澳大利亚考菲尔德学校建立友好学校13周年。教师有84人次先后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国际交流项目,到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韩国、法国等国进修考察;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80年代以来先后来校任教的就有37人;每年来附中参观访问的各国友人有十多批。 人才辈出校友概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荟萃、名家云集、锐意改革的氛围使得附中教育根深叶茂,人才辈出。校友中既有顾作霖(瑞金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超(中共中央特派员)等革命先烈,也有严济慈、汪道涵、彭佩云、巴金、李国鼎等享誉世界的学者、科学家和政治家;不仅有人数位于全国普通高中前列的52名两院院士(如获得国家首届科技进步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韦钰等),也有著名歌唱家朱逢博、优秀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将被外国医生宣判脑死亡的台湾著名主持人刘海若从死神手中夺回的著名医生凌峰,当然更多的是数以万计默默无闻在各自岗位上为人类、为祖国作贡献的校友。历年来,附中学生不仅以高的升学率引人注目,更是以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赢得社会的赞誉。 科技界杰出校友南师附中在科技学术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校友。其中有40多位南师附中学子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廷以:历史学家。曾任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国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安芷生:地质学家、环境学家。国际全球变化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第四纪研究会黄土委员会主席。 丁衡高:惯性技术和精密机械专家。曾任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戴元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 何凤生:中国职业神经病学奠基人。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北京)主任。 黄宏嘉:微波和光波导学家。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李新民:数学家。曾任台湾中央大学校长、中国自然科学促进会理事长、中华民国数学会理事长。 刘大钧:农学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曾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刘盛纲:电子学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倪尚达:物理学家,电磁学、无线电学专家,中国无线电教育的先驱。 屈伯川: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始人之一。 施蕴渝: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钟秀:计算机科学家。南京大学技术学院院长。 唐培经:统计学家。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务长、中华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等职。 王浩:著名数学家、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 王之卓:遥感学家、教育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韦钰:电子学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南京东南大学校长等职。 余传韬: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曾任台湾中央大学校长、教育部次长、亚太科技协会理事长。 谢立惠:电子学家、教育家。曾任首任西南师范学院(已合并为现西南大学)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院长。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之父”。曾获包括沃尔夫农业奖在内的多项荣誉。 周鸿经:数学家。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国自然科学促进会首任理事长等职。 滕藤,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并曾担任亚洲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席等职。 程镕时: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 陆孝同(民国25年高中部毕业),航天专家。曾担任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工程技术总设计师、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工程技术负责人(领导科技人员约2000人),1972年华盛顿国际航天会议主席。 邓三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中国潜艇之父”。朱书麟:水电工程专家,曾任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长。 许靖华:地质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刁锦寰:统计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赓武:历史学家、教育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香港大学校长。 王浩:逻辑数学家、哲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外藉院士。 鲍亦兴:力学家、物理声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兆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水产工程协会首任主席。 其他杰出校友孙元良:抗日将领。李国鼎:台湾经济奇迹的缔造者,“台湾科技之父”。 巴金:现代文学家。胡风: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余纪忠:台湾报业先驱。中国时报创始人。 邹坚:曾任中华民国海军专科学校校长、海军总司令、国防部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等职,海军上将。 岳天:曾任国民军装甲兵司令兼装甲兵学校校长,三军大学教育长。 金信:韩国空军参谋总长。 顾作霖:曾任少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汪道涵:曾任上海市市长、上海市委书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彭佩云:曾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黄健翔:著名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历任校长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主任江谦(兼)廖世承 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主任(校长)张乃燕(兼)罗炳之(兼)龚启昌(兼)艾伟(兼)许恪士杨希震金海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胡百良 闵开仁 陆一鹏 王占宝 (2001年6月21日至2010年3月) 陈履伟 (2010年4月至今) 历任名师王伯沆:人文学家、文史学者 柳诒徵:历史学家、文化学家 胡先骕:生物学家、古典文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邹秉文:农学家 钱崇澍: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张子高:化学家 杨杏佛 徐养秋:历史学家、教育学家 穆济波:语文教育家 邵祖平 杨效春:教育家 李儒勉 曹刍:教育家 舒新城:语文学者 孙本文:社会学家 张其昀: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 胡焕庸: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济慈: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家楫: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圭璋:词人、文史学者 凌纯声:人类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罗家伦:历史学家 雷海宗:历史学家 常任侠:艺术史学家 陈为忠:教育家,国立联合大学创校校长 历史沿革南师附中曾十易校名,七迁校址: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筹建; 1906年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 1915年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1923年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1927年6月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实验学校; 1928年2月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实验学校; 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中大实校包含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为中大实中); 1937年抗战爆发,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迁往贵阳马鞍山;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国立十四中,即国立第十四中学)设在重庆青木关,并于1942年在沙坪坝增设中大附中分校; 1946年抗战胜利后次年,马鞍山中大实中、青木关中大附中、沙坪坝中大附中分校迁回南京,合并为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1950年10月径称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1952年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组建为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68年更名为南京市鲁迅中学; 1978年恢复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南师附中”。 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本部、树人国际) 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本部、树人国际、江宁分校) 2002-现在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本部、树人国际)、江宁分校 2005-现在 新城初级中学 2006-现在南师附中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 附中校歌校歌有两首 一柳诒徴作词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 秉南雍风,教师承远重 矢志做新民,格致诚明,青年最勇 质文竞进,似秦淮江水交流,钟山秀耸 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 二陶行知作词 神圣劳动,小工人爱做工 神圣劳动,小农民爱耕种 神圣劳动,小兵丁爱运动 为甚读书?为甚读书?为吾人类大众…… 抗战附中迁移路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于9月波及南京,1937年8月26日,位于南京的中大实校被日机轰炸,原校址变成一片废墟。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十分气愤,与中大实校主任许恪士商讨后,决定举校迁往安徽屯溪,开始了抗战附中的迁移。 1938年9月前后,附中师生到达安徽屯溪,由于当地条件限制,不得不在一所祠堂中授课,环境很恶劣,但是这样的生活也只持续了一个月,由于抗战战场的深入,安徽屯溪变得岌岌可危。之后,附中又开始继续迁移,并于12月到达长沙岳麓山。路线大致是从安徽屯溪到达景德镇路经鄱阳湖抵达岳麓山。根据一些回忆资料和报纸记载,在这一个月的路程中,全校学生年龄层次不齐的男生和女生都身着童子军军装,从景德镇到鄱阳湖的过程中学校和一家流动的马戏团协商,由学校提供汽油,由马戏团提供卡车,将学校的部分学生送到目的地,这一段路程可能是最舒适的了,包括过鄱阳湖坐船,附中迁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到达长沙以后,附中,当时的中大实校,开始招生,这批学生大部分是从沦陷区来的,也正是在这批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 1938年8月中大实校派人到贵阳考察,在与政府研讨后,决定在贵阳马鞍山建校。后来因为为在马鞍山离重庆较远,中央大学的大学生不方便到达马鞍山实习,所以1941年中大实校与国立十四中(当时迁往重庆)互换校名。这个决定下达时,在马鞍山的中大实校师生十分气愤,教师、校长等人都很反对这个决定,当时的校长杨希震愤然辞职,部分教师离开,但是事实并没有因此改变。在抗战结束后,马鞍山的国立十四中(原中大实校)迁回了南京。 在重庆的中大实校在接受了部分从马鞍山来的教师和学生后开始了断层后的建设。同样青木关的情况也是十分的艰难,当时学生上学在袁家沟,是离青木关不远的山中的一块平地。教学条件很差,生活也有很大的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饮水的供应,男生每天要到山外的某个地方打水来供应全校一天的用水。饮食方面也是可以想象的。 后来重庆又出现沙坪坝校区,是附中的分校,只有初中部,简称沙校,而青木关校区称青校。1940年。心理学家艾伟在袁家沟的中大实校建立了一个心理实验班。这一段历史附中的迁移史中式同时存在学校最多的,也是最混乱的一段时期,但在此期间,学校的教学成果却是最丰硕的。 1946年抗战结束后3所学校(青校,沙校,国立十四中)分别迁回南京……所以抗战的迁移给附中带来了大西南的新鲜血液。 以上资料来源:《南师附中校史》;《青春是美丽的》;老教师回忆 中大实校之教育方针1、 厉行三民主义的教育,养成学生纯正的思想 2、 教员以身作则,养成学生艰苦卓绝的习惯 3、 中学部学生充分发展智、德、体、群四育;并注重提高程度。 2002年10月1 日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百年校庆,袁隆平等校友来校祝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