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释义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与公安部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厚重的六朝古都南京。前身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01月21日教育部公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更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中文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外文名:Nanjing Forestpolice College

创办时间:1953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政法

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主管,与公安部共建

现任校长:张高文

所属地区:中国南京

主要院系:治安系,侦查系,警务管理系,警务技战术系,信息技术系

主要奖项:江苏省“文明学校”

学校简介

办学思想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技强警、政治建警、政治建校,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和实战相结合,建设好重点学科,办好具有森林公安鲜明特色的专业;坚持以全日制普通教育为主,发展在职民警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坚持立足林业,面向森林公安,为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林区社会治安服务,把学校办成具有森林公安特色的现代化高等学校,为森林公安第一线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优势,把学校建成为集教育、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全国森林公安教育与科研基地

历史沿革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中央部属高校,国家林业局直属主管,与公安部共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厚重的六朝古都南京。

其前身是1953年建立的林业部南京林业学校;

1972年林业部南京林业学校撤销;

1972年林业部南京林业学校并入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后相继更名为南京林业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1979年南京林业学校复校;

1994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1999年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更名为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

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10年01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

办学规模

在近期发展计划中,全日制专科在校生达到3000人;每年分批培训民警3000人以上;成人学历教育(大专函授)规模2000人。

学科发展

学院现设治安系、侦查系、警务管理系、警务技战术系、信息技术系、刑事科学技术系、森林消防系、教学实训基地、继续教育部。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森林消防指挥培训中心、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和林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挂靠在学校。目前本科层次专业设置有侦查学(另设有公安情报和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另设有警务管理方向)、消防工程(林火管理方向);专科层次专业设置有侦查(另设有公安情报方向)、治安管理(另设有交通管理和警务管理方向)、刑事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公安信息技术方向和公安信息安全方向)等专业。全日制在校生4500人,年培训在职民警4000多人。2000年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8000名专科毕业生,培训了30000多名森林公安在职民警,为保卫绿色家园、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设施概况

学校占地总面积1143亩,由仙林校区、花园路校区和东善桥教学训练基地组成,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仙林校区建筑典雅明丽,环境优美,是具有现代气息的花园式、生态型、智能化新校园,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警体馆、游泳池、综合服务楼和体育运动场所,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训练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总藏量26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3万册。并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建成计算机校园网,并已投入使用。学校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建有理化实验室、数码照相实验室、痕检、文检及侦查技术痕迹辅助系统、模拟犯罪现场、模拟派出所、森林消防综合实验室、微量物证分析室、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中心、珍稀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障碍训练场等,教学仪器设备较为先进齐全,目前能开设125个实验项目。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江苏省花园式校园和文明校园。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森林消防指挥培训中心、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和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挂靠在学校。

随着国家《森林法》的颁布实施,森林公安作为国家公安体系中一个特殊警种,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维 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的责任更加重大。为了加强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队伍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新建的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将面向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第一线,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办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花园路校区主要开展警官培训和继续教育,交通便捷,教学生活设施齐备。东善桥基地是实践训练的主要场所。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97人,其中专任教师3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136人,拥有教授等正高级职称20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103人,聘请兼职教授15人、教官42人,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专业较齐全、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专兼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教育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现有国家级、省级高校教学名师各1人,全国公安、林业系统优秀人民警察、优秀教师等14人,荣立一、二等功22人,并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

学校领导

领导职务   领导名单

党委书记 王邱文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张高文

正院级调研员 苏惠民

常务副院长 张治平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李 明

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林 平

副院长 陶 珑

副院长 吉小林

副院长 傅冰钢

王邱文

王邱文 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甘肃天水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三级警监。198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先后在中国林业出版社、林业部产业司工作。1994年调林业部办公厅工作,任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1998年任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综合处(装备处)处长、政治处处长;2002年1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司局级)。2010年6月任中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委员会副书记兼纪委书记。2011年3月任中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委员会书记(正司局级)。先后发表了《人,地球的主宰?》、《〈木材学〉一面获奖一面滞销的反思》等多篇文章,参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标准》。曾获得林业部机关"优秀青年"、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高文

张高文 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内蒙古丰镇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教授。1988年8月中国刑警学院刑侦系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丰镇市刑警大队工作,1996年11月调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工作,先后任公安教研室主任、刑事侦查系副主任,2002年10月任侦查系主任(正处级)。2008年11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司局级)。2010年6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常务副院长(副司局级)。2010年12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正司局级)。1988年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刑事侦查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结业。 1988年7月至1996年10月在内蒙古丰镇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任机动队队长;1996年11月调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任教研室主任;2000年4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主任;2008年12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兼侦查系主任。2008年担任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理事。2000年被评为全国森林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2006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名师;有丰富的侦查办案经验和淳厚的专业知识,作为侦查专业带头人,2004年主持的侦查专业教学改革课题“侦查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创新”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的《现场勘查》课程建设项目被评为公安部精品课程及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多年来共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科研课题8项,主编、副主编并已出版的教材以及辅助教材4部。

苏惠民

苏惠民男,汉族,1951年12月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共党员,研究员,一级警监。1978年毕业于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工系(现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199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教育学第二学士学位,1996年曾赴奥地利进修,2006年赴新加坡培训。1991年任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93年任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1998年任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校长;2000年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长;2007年兼任党委副书记。现兼任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职业教育分会主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玄武区人大代表等职务。主要科研成果有《林科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研究与实践》(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先后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思考》 、《关于高等林业教育办学规模与层次结构调整的思考》、 《统筹公安高职高专院校改革五论》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影响》等近二十篇论文。1997年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长,2000年荣立二等功一次,2006年荣立一等功一次,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张治平

张治平 男,汉族,1959年1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二级警监。1980年毕业于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1999年获得政法专业本科学历。1991年6月任南京林业学校学生科副科长;1992年3月任南京林业学校总务处主任;1996年1月任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副校长;1999年12月任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副校长; 2000年8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司局级)。2010年6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院长。2011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常务副院长。先后撰写、发表了《对发展短跑专项力量的探讨》、《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浅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等多篇论文。主持建设的新校区项目在规划设计和质量方面分别获得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江苏“扬子杯”奖项。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并获得"林业部院校后勤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 明

李 明 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经济师。1985年8月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参加工作,先后在林业部计划司、人劳司工作,1986年8月至1987年7月参加中央讲师团赴山西省灵丘县师范学校支教,1994年5月任林业部人教司劳资处副处长,1998年8月起任国家林业局人事教育司人才劳资管理处、综合处处长,2005年2月任人事教育司干部管理处处长。2008年11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司局级)。2010年6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院长。2011年3月任中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委员会副书记、纪委书记。

林 平

林 平 男,汉族,1967年2月出生,浙江龙泉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副研究员。1987年7月南京林业学校毕业后留校工作,2001年3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处长,2002年6月明确为正处级,2007年1月任中共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正处级)。2008年11月任中共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副司局级)。2010年6月任中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委员会政治部主任。2011年3月任中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委员会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陶 珑

陶 珑,男,汉族,1961年10月出生,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南京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员。1983年8月徐州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在徐州第十六中学任教师参加工作,1987年7月调入南京林业学校工作,1992年3月任学生科副科长,1996年3月任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学生处副处长、学生大队副大队长(正科级),1998年9月任教务处副处长,1999年5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副处级),2002年3月明确为正处级,2010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务处处长。2011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院长(副司局级)。

吉小林

吉小林 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江苏省委党校在职大学学历,助理研究员。1982年7月扬州师范学院师资专科班体育专业毕业,在泰州第二中学任教师参加工作,1986年10月调入南京林业学校工作,1992年1月任校团委副书记(副科级),1994年6月任团委书记(正科级),1996年11月明确为副处级,1998年9月任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学生处处长、学生大队大队长兼团委书记,1999年5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 2002年3月明确为正处级,2010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办公室主任。2011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院长(副司局级)

傅冰钢

傅冰钢,女,汉族,1955年1月出生,江苏常州人,无党派,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教授。1973年1月在江苏溧阳县社诸乡插队参加工作,1978年7月在常州第十八中学任教师,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1983年7月分配在常州教育学院任教师,1985年10月调入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工作,1992年6月任公安管理系管理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7月任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管理教研室主任,2004年10月调入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任警务管理系主任,2010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管理系主任。2011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院长(副司局级)。

院系设置

治安系

治安系是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全日制在校生占全校在校生总人数的30.4%。现设置治安管理、森林消防2个专业和安全保卫1个专业方向。下设公安基础、治安管理、安全保卫、森林消防和森林资源管理5个教研室,以及森林消防与物理、公共安全实训中心、森林资源管理3个实验室。并附设一个林火研究中心。 治安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全系共有教职工4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在读博士1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和学历的教师22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高职高专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并有2人被南京林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此外,从本科院校聘请教授3名,从地方和森林公安局聘请教官16名。

侦查系

侦查系成立于2000年十月,现有侦查专业(附设经济案件侦查方向)、刑事技术专业(附设刑事图像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800余人。

坚持科技强警战略,立足林业,面向公安,服务社会,实行教学、科研、实战三结合,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造就适应侦查机关一线需要的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熟悉公安侦查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建设是将地方公安机关的侦查业务和森林公安管辖的十九类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的侦查业务紧密结合,形成科学的、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复合型课程群。

技能培养也是结合森林公安的业务特色,按实验、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综合训练模式进行。比如勘查林木案件现场时,对涉案面积和涉案材积的测算、野生动植物痕迹物证鉴定等技能都是普通公安院校所没有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双师型、复合人材的培养与引进,要求教师既熟悉公安业务又懂林业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系

信息技术系成立于2001年,开设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专业(含公安信息技术和公安信息安全两个专业方 向),侦查学(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侦查学(公安情报学)。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系现有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研室、公安信息技术教研室、计算机实训中心和数学教研室。承担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和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设有系办公室、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大队等机构。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聘请各地公安院校和地方高校的教授 3 名,聘请公安机关教官3名。信息技术系教师中获硕士学位以上的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1%。

信息技术系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始终把教学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将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和奉献社会的精神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广大教师在平凡的教学中默默的耕耘,用全部的爱和奉献碾出自己人生的轨迹,为我国森林公安信息化建设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本系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森林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省新长征突击手、教学十佳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有1人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2人次立人民警察二等功,3人次立人民警察三等功。

警务管理系

警务管理系设有警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中文、外语和艺术六个个教研室以及系办公室、中队管理部门。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助教25人;获得硕士学历者27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14人;校外兼职教师多名。该系在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还承担着大部分公共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所开课程涉及管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部分教师长期承担着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的主要教学任务。该系警察管理专业设有两个专业方向——警务管理、公安文秘。 公安文秘专业方向面向公安机关培养能够胜任公安机关公文写作、文字处理、档案管理、形象宣传、会务组织和其他业务等多种岗位群需要的警察复合型应用人才。

警察管理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全面的警务技能、可以适应公安工作多种岗位群需要的警察复合型应用人才。

警务技战术系

警务技战术系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课程的教学训练任务,以及特警班的教学、训练、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学校各运动队的训练比赛以及学校学生群体活动的管理工作。根据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的侧重不同,学校警务技战术系分为基础体能教研室、警务技战术教研室、系办公室、学生管理中队等科室机构。

基础体能教研室:主要负责攀爬、索降、障碍和泅渡课的教学。将基础体能教学融入警务搏击课中来强化学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素质,并通过攀爬、索降、障碍和泅渡课进行升华。通过长期的教学训练,摸索出“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和耐力为两翼”的体能教学模式。其目标为: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后继警务实战技能课目打好基础。

警务技战术教研室:主要负责警务实战技能及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警务技能、战术是警务实战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也是警务实战教学训练中所占课时量最大的课目。通过长期的摸索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融散打、摔跤、柔道等多个竞技项目为一体的,并充分结合公安执法战斗的特点,形成了学校所特有的“远踢、近打、贴身摔接控制”的警务博击的教学训练模式。 警务技能、战术课程群涵盖警务博击、枪械使用、查缉战术等内容。

刑事科学技术系

2011年上半年成立。原属侦查系。

森林消防系

2011年上半年成立。原属治安系

继续教育部

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是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在职民警专业训练和全国森林防火培训基地,隶属于国家林业局,同时也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继续教育部。警官培训中心主任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曹真巡视员兼任,顾其银任常务副主任,侯召斌任副主任。警官培训中心下设办公室、培训科、函授科和花园路校区管理,共有18名管理人员。

警官培训中心主要承担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和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下达的森林公安在职民警初任训练、晋升训练、领导干部首任训练、专业训练和全国森林防火指挥员岗位培训以及其他业务培训任务。同时按照各省(市、区)森林公安局(处)和森林防火办公室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开展各类专业训练。自1995年成立至今已完成各类培训达35000人次,为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自2001年成立继续教育局部以来先后在广东、广西、山西、河南、江苏、陕西、四川、贵州、山东、甘肃等十余个省建立了大专函授教育辅导站,已有 1183名大专函授生毕业,在校生134人。同时还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合作,举办本科函授学历教育,目前已有99名本科函授生毕业,在校生503人。

近年来,警官培训中心按照公安部、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关于民警教育训练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开展教育训练工作,同时以提高教育训练质量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推动教育训练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于2007年成立了教育训练指导委员会,指导教育训练工作;在师资上并依托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师资力量,同时吸纳实战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和一线指挥员任教官;在教育训练实施过程中注重训练形式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不断推陈出新,尝试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实战演练等手段,达到训练实战化的目的。同时采取分类施训的办法,不断提高培训成效。在教育训练质量监控方面采取听课组听课、学中测评、召开座谈会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不断提高教育训练质量。

警官培训中心在学员管理上始终按照“管理军事化、生活制度化、训练职业化”的总体要求,推行“警官军营化”管理,严格一日生活制度,对学员起床、早操、列队、上课、训练、晚自习、晚点名、就餐、内务以及请销假等方面应遵守的制度、规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警官培训中心在做好各项教育训练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为提高教育训练成效提供理论支撑。在森林公安教育训练方面:开展了规范森林公安在职民警教育训练体系、编制森林公安派出所培训大纲及教材、编制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大纲等项目已的研究工作。《森林公安工作基础知识》、《森林公安机关“三考”法律知识习题集》和《森林公安执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培训教材已出版发行。在森林防火教育培训方面:已完成了森林火灾战例评析、扑救森林火灾实用方法、森林防火工作指标考核体系研究与制定、森林火灾火场风的研究、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标准等五个项目已经立项,编辑出版了《森林火灾扑救典型战例评析》和《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常识》培训教材。

为适应“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开创森林公安教育训练新局面,警官培训中心将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调整教育培训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为重点,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手段,以实施质量监控为措施,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坚持立足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实际,服务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实战,为提高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队伍整体素质和队伍建设服务的定位,把警官培训中心建设成为能满足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职业发展需求和实际工作需要的教育培训基地而努力奋斗。

教学训练基地

教学训练基地是完成学校各专业实践性教学任务的职能单位,由汽车驾驶训练基地和拓展训练中心两个单位组成。主要完成全校各专业森林公安车辆驾驶技术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工作,射击靶场、森林消防、刑侦、森林资源管理等有关课程的教学实习场地的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完成全校各专业拓展训练教学训练及警官培训中心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教学工作,开展对外拓展训练服务工作。

汽车驾驶培训基地现设办公室、教学训练室等部门,总占地面积近70亩,由公安车辆驾驶训练场、东善桥综合训练场和驾驶技能实训室组成,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500m。现有教学车辆共有58辆,其中吉普车2032S19辆、桑塔纳轿车27辆、北京旋风二代越野车2辆、东风-140货车2辆、亚星大客1辆、富利卡1辆,摩托车CJ—750BJ型6辆,汽车模拟驾驶室一个,车辆构造实验室一个。管理干部6人,理论教师2人,实际操作指导老师21人,后勤人员3人。

森林公安车辆驾驶技术是森林公安院校警察技能训练科目之一,车辆是公安机关最主要的警务装备之一,也是评价各级公安单位战斗力形成的主要标准,公安部制定的各类专业教学计划中都明确规定,警察院校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汽车的驾驶技术,以求适应一线公安的素质需要。基地除完成其它公安院校驾驶技能项目之外,针对我校森林公安特色,设置了林区道路驾驶、山路驾驶、风雨路驾驶、林区桥涵驾驶等教学内容,突出森林公安实用车辆的特点,使得整个课程更加符合公安院校教学管理思想和理念,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战性。教学训练基地自1999年成立以来,共完成了十届学生近10050人次的驾驶培训任务,学生全部通过南京市车管所考核,教学质量在南京市40所驾校名列前茅。

拓展训练中心占地334亩,建筑面积479.1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由训练场、丛林地和水上运动场三部分组成,专职拓展训练师5人,兼职教师33人,行政人员1人。训练场由两套高空组合器械、两套彩虹桥组合器械、两条130米长的滑索道和一栋速降攀爬综合楼组成。训练场地可开展背摔、电网、雷阵、有轨电车、驿站传书、孤岛泅渡、盲人方阵、空中断桥、空中单杠、天梯、空中相依、悬崖峭壁、荡桥、荡绳、缅甸桥、合力桥及毕业墙等常规高、低空拓展训练以及攀岩、速降、蹦极、空中滑索等多项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其他项目;丛林场地可开展激光野战、定向越野、无线电测向、登山、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项目;水上运动场地可开展赛艇、扎筏、独木桥、救生等项目。

拓展训练中心建成以来,已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几十期的拓展训练;同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高校中层管理干部、高校机关党委干部、高校团委、学生会干部、多家跨国公司及国内著名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拓展训练。通过精心设计的拓展课程训练达到了“挑战自我、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得到了组织单位和参训个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森林公安警务技能战术实训基地(筹)

为适应现代森林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根据公安部关于“要大力加强全国公安干警警务技能训练”的指示精神,国家森林公安局决定在我校建立“森林公安警务技能战术训练基地”。基地占地面积550亩,建筑面积10000m,主要功能是进行与南北方森林公安实战和森林防火实践相适应的多学科技能及战术训练与模拟演练,增强学员实战意识,提高学员实战能力。

训练项目主要包括治安盘查哨口,模拟社区和南北方林区民居治安案件查处、社区警务、治安综合实习、查缉战术及对抗射击模拟训练用,火情瞭望,林火气象观测,野外林火蔓延模拟实验,室内林火蔓延模拟实验,森林案件现场面积测算实训,森林案件(盗、滥伐)现场蓄积测算实训,痕迹提取训练,定向越野,森林及珍稀植物识别训练。

教学与科研成果

教学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警务人才为目标,实行教学、科研、实战相结合,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森林公安的教育、培训和科研基地。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6门、江苏省精品教材5部,主编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专著90余部。

科研成果

学院坚持警学研相结合,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学院申请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林业局等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共111个,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我院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12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经过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计算机软件2个,出版专著近80部。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主办国家林业局主管的《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杂志。

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

学院坚持政治建校、文化育警、环境育人。以培养“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警务人才为办学宗旨,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警察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警务化管理,强化军事素养,牢固树立从警意识。努力构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学院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凝聚了“博学慎思、唯实笃行;厚德明法、求是创新”的治学精神。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本着“贴近实战、突出实用、符合实际”的教学原则,强化警察职业能力训练,狠抓实践性教学环节。学院拥有3654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刑事科学实验室、侦查实训中心、室内射击靶场等实验、实训场所装备先进,并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20个,构成了比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院积极为森林公安一线服务。国家林业局设在学校的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近几年来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近万件野生动物和植物检材的鉴定,出具鉴定书410份,为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

学校荣誉

近几年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先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辛勤耕耘育桃李,建功立业逞英豪。我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公安第一线建功立业,普遍安心工作,踏实肯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被公安机关认为: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实,能干、肯干、实干。

国际交流

学校还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多次选派教师前往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作高级访问学者或考察培训,并接待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消防官员来访。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将继续扩大对外交流渠道,努力与国际警务和森林消防同行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

师资建设

2003年,学校推行了教官制度,聘任了一大批来自实战部门、了解实战情况、富有实战经验并有施教能力的教官充实到学校教学岗位。专职教官分为“初、中、高、特”四个等级,聘期为3至5年。随着大量能战会教、资深业精教官的引入,学校优化了师资结构,促进了教学与实战的紧密衔接。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涉及16个公安业务大类、197个科目,由121名市局专职教官、101名基层专职教官、196名市局兼职教官、755名分县局兼职教官组成的师资队伍,成为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力军。

学校加强教学人员“多能化“培养,鼓励教学人员瞄准“一专多能”的目标,依托培训“项目制”,组织教官、教师参与各类培训的课程策划、师资安排、授课施训、教学辅助、考核评估等多项工作,加强教官、教师从事教学、组织、管理等多项能力的培养,促进师资队伍从单一的“业务传授者”向“教学策划者、组织者和传授者”转变。鼓励教学人员积极拓展教学领域,加快从某业务领域“单一科目传授者”向“多科目传授者”转变。同时,学校一方面分批派送教师深入有关分县局参加基层实践,通过基层一线业务骨干、优秀民警与学校教师“一对一”结队带教,帮助广大教师熟悉实战情况,另一方面派送教官教师到学管部门轮岗锻炼,丰富实战经历,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德育教育能力,实现教书育人双管齐下,做到能教会做,既教又管,使教学人员积极从单一的“业务传授者”向“业务传授者、德育辅导者和实战带领者”转变。

学校大力加强教学、学管两支队伍的相互融合,引导学管干部瞄准“德育辅导者、业务传授者、实战带领者”“三者合一”的目标,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管干部围绕业务课题参与教研活动和教学设计,编写教纲、教案、讲义,融入教学训练工作,有效实施学管干部综合发展导航,加强学管干部“三者合一”能力培养。同时,学校进一步拓展了学管干部校内流动与校外挂职锻炼相结合的培养渠道,分批选派学管干部前往基层派出所参加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学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全力打造一支“能思想辅导、能教学训练、能带兵实战”的新型学管干部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构设置

学校 为局级单位,下设办公室、政治处、后保处、教务处、学管处、科研中心、教辅中心、岗位业务教研部、基础教研部、警训部、警务驾校、培训一部至四部共15个副处级机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