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港岛线 |
释义 | 南港岛线(South Island Line)是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未来路线计划之一,并为2007年度行政长官施政报告的十大建设之一。路线计划连接香港岛北岸及南区,以解决南区的交通挤塞问题。铁路分为南港岛线东段及南港岛线西段,为一中型铁路系统。南港岛线东段初步决定于2011年1月动工,2014年12月完成,而西段则暂时未有兴建时间表。 历史初期计划早于1980年代,香港政府已将南港岛线列入长远交通发展计划。当时的路线也是分为两部份:纵线来往金钟、田湾、鸭脷洲邨及利东邨;横线来往钢线湾(今数码港所在地)、华富邨、华贵邨、田湾、香港仔、黄竹坑及海洋公园。此为南港岛线的雏形。 根据香港政府运输科于1993年发表的铁路发展咨询文件,南港岛线是一个中型铁路系统,定线与以上相似。当中南港岛线的纵线在港岛北岸设太古广场站(金钟南部),再与北港岛线的会展中心站交汇。当时政府表示该线并无逼切需要兴建,而造价则估计约58亿港元。 而在1999年香港政府的铁路发展研究中,南港岛线改为以上环站林士街月台作为港岛北岸的总站,惟研究结论依然是未有逼切需要兴建,故一直被有关当局暂时搁置。 重新研究2002年,香港政府邀请地铁公司(现称港铁)进一步研究南港岛线的发展方案。当时建议定线由香港大学经鸭脷洲接驳至湾仔。 惟此定线忽略了香港仔居民的需要,故地铁于2004年提出修订方案,将南港岛线一分为二,并将拆出来的西段与当时建议的西港岛线合并,西段的终点站为西营盘,服务数码港至黄竹坑。东段仍称为南港岛线,终点站则延长到金钟,服务香港海洋公园至鸭脷洲。当时东段亦考虑加停跑马地及湾仔。 分段兴建方案在2005年2月,地铁公司(现称港铁)在详细考虑立法会议员及公众对南港岛线建议的意见后,完成分段兴建的可行性研究及将有关的分段兴建方案递交政府审议。西港岛线将会成为港岛线的延线,而非南港岛线西段的延线。而南港岛线则落实分为东西两段。 政府在2005年6月30日宣布批准地铁(现称港铁)兴建西港岛线时表示,南港岛线的建议要待规划署2006年底完成的南区旅游及商业发展规划,以及海洋公园重建计划的审议结果,才作决定。 落实兴建东段2007年10月10日,行政长官曾荫权于施政报告中表示,南港岛线将会落实兴建,预计于2011年动工,2015年完成。 2007年10月27日,地铁(现称港铁)宣布会在海洋公园、黄竹坑及海怡半岛三地兴建铁路站,但利东、湾仔及跑马地是否设站则仍在研究中。 2007年12月18日,香港行政会议批准南港岛线(东段)兴建,东段从金钟站出发,途经海洋公园、黄竹坑、利东及海怡半岛共五站,全长约7公里,车程需约10分钟,以中型铁路形式设计,造价约70亿港元,政府以黄竹坑站及车厂上盖物业作为补贴。湾仔及跑马地则搁置兴建车站,西段则暂时未有兴建时间表。香港赛马会建议在跑马地马场旁设站,港铁与马会磋商设站问题,但最终于2009年1月正式搁置跑马地站。 2009年7月23日,南港岛线东段设计方案刊登宪报,同时港铁宣布会于赤柱舂坎山设置临时的爆炸储存仓库。同年11月,港铁回应位于黄竹坑惠福道的东华三院赛马会复康中心之要求,修订复康中心对开一段的走线,将两条高架桥合并为一条,并将高架桥降低高度及移离复康中心,代价是黄竹坑站未能再安排让东段与西段进行同层跨月台转乘。 研究兴建西段2010年2月,港铁表示已经预备了南港岛线(西段)中黄竹坑至香港仔一段的可行走线方案,但有关细节仍需待政府落实兴建西段后才能进行详细设计,而西段其余路段(香港仔至香港大学一段)则并未有提及。 定线计划中的路线分为两部份: 东段南港岛线东段将由中西区的金钟开始,穿过隧道后到达南区于香港仔隧道收费广场附近转到高架桥,经过海洋公园、黄竹坑,穿越香港仔海峡后转向地底,到达利东邨并以海怡半岛为终点站;途经湾仔和跑马地马场的建议已被否决。 已否决兴建的车站 湾仔:根据2007年12月的南港岛线方案,南港岛线东段将不再在湾仔设站,换言之计划已搁置。 跑马地:在2009年1月13日,有传媒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将兴建的南港岛线,不设跑马地站,以免增加车程时间及延误工程。 西段南港岛线西段将由中西区的香港大学开始,到达南区的数码港,再经华富邨及香港仔,最终以黄竹坑为终点站。西段将会兴建5个车站,其中黄竹坑设有转车站,可转乘西段或东段的列车。南港岛线(西段)则可于后期兴建。 已否决兴建的车站 玛丽医院:此站曾于2002年方案中被列入可以考虑兴建的车站,但因该处一带人口稀少,需求主要只是来自玛丽医院,不足以支持兴建铁路车站,所以在后来的方案中已不再提及。 田湾:此站的提议于《铁路发展策略》便已出现,作为当时南港岛线纵线及横线之间的转车站,连接南区及金钟,但其后南港岛线的计划有变,改为在香港仔隧道一带连接港岛南北,加上田湾的人口较少,因此再没有于该处设站的需要。 转车站南港岛线总共有3个转车站。 香港大学站:乘客可于香港大学站转乘港岛线及南港岛线(西段)。港岛线西延段——西港岛线已开始动工兴建,其中香港大学站的港岛线月台会采用岛式月台设计,而南港岛线西段月台则设于其下层,但南港岛线(西段)月台并不会与西港岛线月台同步落成。 黄竹坑站:乘客可于黄竹坑站转乘南港岛线(东段)及南港岛线(西段),但车站将不会为乘客提供跨月台转车安排。 金钟站:南港岛线(东段)及沙田至中环线(过海段)的金钟站将在现有金钟站东面扩建,让乘客可以转乘荃湾线、港岛线、南港岛线(东段)及未来的沙中线。根据港铁的刊宪方案,将会在现有车站以东的夏悫花园地底兴建供南港岛线(东段)及沙中线使用的大堂及月台,其中南港岛线(东段)月台设于扩建后车站的最下层,而沙中线月台设于其上层,方便乘客转乘两线,车站扩建部份并会以扶手电梯连接原有大堂及各月台。虽然沙中线(过海段)会较南港岛线(东段)迟落成,但在兴建南港岛线(东段)时仍会先为沙中线预留设施,以减低日后工程难度。 铁路系统港铁估计,南港岛线繁忙时间的客流预计只有约为每小时20000人次(单向计算),但现时港铁系统(重型铁路系统)的最高载客量则可达75000人次(单向计算)。因此,港铁认为南港岛线较适合采用中型铁路系统。 效益据港铁公司所表示,南港岛线在财政和非财政上均可为社会和政府带来效益,包括: 在交通效益方面,由于南港岛线为一直未有铁路通达的南区,以及现时已有铁路行走的香港岛北部提供快捷、可靠、方便的交通服务,把南区跟市中心商业区,缩短这些地区与香港其他地方的距离。铁路不但提供快捷的交通服务,也纾缓路面交通,减少市民乘搭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加上湾仔、铜锣湾、上环、金钟和中环的交通挤塞情况将可得以纾缓。由于香港仔隧道挤塞的问题,南区的居民大都支持兴建南港岛线。南区区议会更成立了“争取兴建地铁南港岛线专责委员会”以争取政府落实兴建有关铁路。 在环境效益方面,铁路的列车以电力推动,不会沿途排出废气。设计按噪音管制条例的要求进行,减低噪音。南港岛线减少路面车辆的数目,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南港岛线在保留美丽的海岸的同时,将为满足南区所需的额外交通需求。 在经济效益方面,南区和跑马地一直缺乏可靠的公共交通工具服务,是市区中罕见地没有铁路的地方,南港岛线将可促进使以上地区的繁荣。南港岛线有助正在扩建的海洋公园和香港仔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香港仔渔人码头及黄竹坑的重建计划),促进香港旅游业。在南区铁路沿线的物业将因铁路而提升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