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充白塔 |
释义 | 简介南充白塔,俗称“宋代白塔”,原名“无量宝塔”。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年),距今已逾千年。座落在南充市高坪区鹤鸣山风景区,位于嘉陵江大桥西端,在顺庆区翘首可盼其挺拨雄姿。白塔高37.1米,为十三层仿木密檐式砖塔,塔呈方形。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价值。白塔塔基由条石砌成,塔身青砖垒成,塔顶生铁铸成,塔身为楼阁式斗拱建筑。东面第十层外垩“建隆万寿之塔”六字,二至十层外壁砌有小龛,每层十二柱,下四层砖砌环绕而上,从第五层开始,仅能容一人攀援至顶。 2006年, 无量宝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南充白塔高37.1米,为13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四方形。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维修塔内梯步,后立碑称其为“无量宝塔”。塔身外壁用白垩涂饰,俗称白塔。南充白塔为宋太祖时建(公元960年至963年),为楼阁式四方砖塔,高37.1米,塔身外壁用白垩涂饰,柱、枋及斗拱全施土黄色染料,在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塔檐四角挂有铜铃,风吹铜铃鸣,因而有“白塔晨钟”之称,为“南充古八景”之一。 南充白塔自建成以来,1000多年没有维修过,只是在明末加宽过基座,虽然历经1000多年风雨和多次地震,至今只有75厘米角度的倾斜,基本保持了原样。1961年7月13日及1980年7月7日,两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单位正式启动了南充白塔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专家组评审时认为:南充白塔是具有唐塔风格的五代至宋初砖构建筑,年代在四川宋塔中最早,体量较大,为四川宋代第一塔,是研究唐塔向宋代过渡的珍贵遗产。 塔身结构整座白塔由三部分构成。塔的顶端装有塔刹,已经残缺,只余下了刹座,由石制基座和铁铸仰覆莲组成。塔身纯为砖造,共有十三层,底层很高,有九点八米,其上各层骤然变低矮,宽度也由下至上递减。塔身内外仿照木结构,垒砌雕刻出柱、枋和斗拱,“形似于木而工精于木”。塔基分为基台和基座,均以青石垒砌。基台四面曾有精美浮雕,因年久风化,一九八一年进行维修时,全部取下,故今不复见。基台四周有石栏,是维修时安装上去的。一般古塔的内部结构,或为塔心柱式,或为空筒式,或为实心式,南充白塔则三者兼具。从第一层至第五层,塔内砌有塔心柱,其中,除第三层的塔心柱是实心外,另外各层的塔心柱内都设有塔心室;第六层至第十层,塔内中空;第十一层至第十三层皆实心。由第一层西门步入塔内,沿砖阶盘旋而上,可攀至第十层。天气晴朗的日子,登临送目,嘉陵江的秀色,南充城区的风光,尽收眼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