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昌瓷板画 |
释义 |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南昌瓷板画 所属地区: 江西 · 南昌 遗产编号:Ⅶ-3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南昌市 遗产级别: 市 作品简介南昌瓷板画,又称肖像画,瓷像,是江西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是在中国传统绘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的巧妙结合。 南昌瓷板画,诞生形成于古都南昌,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市、景德镇、九江等及邻近省、市。南昌市是历史文化古城,旧有豫章、洪都之称。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南昌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历代商贾文人流连之地,而邻近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则促进了瓷板画的发展。 画家简介民间初年,南昌人梁兑石在中山路繁华地段开设丽泽轩瓷庄,聘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肖像和粉彩瓷器,开创瓷板画在南昌发展的先河。在梁兑石的带动下,各类画庄陆续出现,有开设在西大街的中华瓷庄、子固路的肖庐瓷像馆等,同时也诞生了杨厚兴、关月山、梁燮亭、黄六子等一批瓷板画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重视关怀下,瓷像艺人先后组建成南昌市瓷绘合作小组,南昌瓷像工艺社,南昌工艺美术厂等。40年代始,南昌瓷板画便走出国门,远走东南亚。改革开放后,香港摄影家仇永平与南昌瓷板画艺人联合创作了一大批瓷板画精品,向世界各国推介南昌瓷板画,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艺人也来昌学习瓷板画艺术,奠定了南昌瓷板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作品赏析南昌瓷板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是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结合,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赣文化的代表,具有浓郁的赣文化特点。在中国绘画史和国际绘画艺术上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 南昌瓷板画创始于1892年。民国初年,南昌人梁兑石在中山路繁华地段开设丽泽轩瓷庄,聘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肖像和粉彩瓷器。在他的带动下,各类瓷像馆陆续出现。南昌瓷板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它不但可以画出逼真的摄影、古典油画的效果,又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各种画、流派的艺术风格,是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结合。每一幅瓷板画须经过少则10天多则数月才能完成,不仅需要精妙的画工,还要有高水平的烧瓷技术,二者缺一不可。 社会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瓷像艺人先后组建南昌市瓷绘合作小组、南昌瓷像工艺社、南昌工艺美术厂等。上世纪40年代始,南昌瓷板画走出国门,销往东南亚。改革开放后,香港摄影家仇永平与南昌瓷板画艺人联合创作了一大批瓷板画精品,向世界各国推介南昌瓷板画,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艺人也来昌学习瓷板画艺术,奠定了南昌瓷板画的地位。2008年,南昌瓷板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由于瓷板画学艺时间长、难度大,属于民间绝技,瓷板画传至第六代,目前已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