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奶汤鲫蛤 |
释义 | 菜谱名称奶汤鲫蛤 烹制材料主料:鲫鱼350克 蛤蜊750克。 调料:醋5克 盐10克 大葱4克 香菜6克 味精3克 姜4克 猪油(炼制)25克 香油3克。 烹制工艺1、鲫鱼刮去鳞、鳃和内脏,洗净,放案板上打上瓦垄刀; 2、蛤蜊放在加入少许精盐的清水中,令其慢慢吐净其腹内泥沙,然后反复几次用水洗净; 3、炒勺内加清水烧沸,将鲫鱼入锅内一汆,捞出控净水分,原汤倒掉; 4、勺内另放入清水及文蛤加热,蛤刚开口即捞出,摘取肉,入汤内漂净; 5、蛤汤倒盆内澄清,去泥沙及杂质 6、炒勺内加熟猪油烧热,用葱姜丝爆锅,烹入醋,放入蛤汤、鱼,用慢火炖熟; 7、然后加蛤肉及精盐、味精,撒入香菜梗,滴入香油,盛出即可。 菜品特色汤白似乳汁,汤质浓稠,味道浓鲜。 厨师贴士1、鲫鱼改刀后,应先入开水中汆一下,以除去其土腥味; 2、蛤蜊煮熟后,必须将其肉在煮蛤的原汤中洗净,漂出杂质,然后将蛤汤澄清,滗去杂质及泥沙后方可使用; 3、火力不宜太旺,慢火炖熟。如火力过旺,易使汤汁混浊。质味皆差。 风味特点奶汤,此处所指并非吊制的“奶汤”,而是指煮蛤后的汤。这种汤白似乳汁,汤质浓稠。该菜相传已有百余年历史,民国年问在山东烟台一带极为流行,以“蓬菜春”的当灶名厨苏挺欣所制质量最好。此菜的原料鲫鱼,旧时以福山夹河出产者为佳。因这种鱼生长在海水和河水的交界处,故味道特别鲜美;蛤蜊,则选择太平湾所产的泥蛤。太平湾,即今烟台市区北面,拦水坝以里的地方。此地旧时的浅海泥土中盛产蛤蜊,人们多采肉供食。后来饭店的厨师在民间煮蛤蜊、炖鲫鱼的基础上,研制成这款菜肴,食客律津乐道。近来由于各种机动船的增多,港湾污染严重,制作此菜时多不用太平湾的泥蛤,另用其他蛤类代替:鲫鱼供不应求,也可用加吉鱼代替,风味另是一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