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纳顿
释义

纳顿,又名七月会、庆丰收会,是居住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中川、甘沟一带的土族人的传统节日。

起源

“纳顿”是纯粹以庙会的形式发起组织的。各村有村庙 ,“纳顿”的具体组 纳顿织和负责主持事务的总家、排头,都由村民,选举产生,或轮流担任。在村庙这一组织下,规定了若干村规 民约,谁违犯就罚香表、钱粮等。在“纳顿”前一天,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每户都要来一个成年人,带一瓶酒,一个大蒸饼,这些食品都交庙倌保存。在“纳顿”的一天,村庙正前方 100 米左右处扎一顶帐篷,设香案,上供二郎神和其它地方神,会场对面立长杆,上挂纸钱粮、幢幡。当本村、的大型集体舞蹈“会手”跳起来时,邻村也组织“会手”舞前来庆贺。

节日庆典

纳顿的规模

视年景好坏而定。一般在丰收年景才大规模举行,若遇灾年或歉年则不举行。纳顿以村庄为单位举行,不拘姓氏。但以本村庄什么姓最多来称呼纳顿,如“马家纳顿”、“宋家纳顿”等。

纳顿举行

的日期因地而异,多以庄稼成熟季节为始,平川较山区为早,大致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中旬到九月中旬之间,会期一天。

在纳顿会期前,人们早就忙着准备。在会场的正北(或正西)方向扎起一顶帐篷,备好锣鼓、面具和服饰。节日清晨,每家都带上一对大蒸饼和烟、酒等来到会场,交给负责管理这些东西的人。纳顿结束后,蒸饼就由管理者散发给大家。

纳顿开始时,由本村二十到五十个老中青年人组成“会手”,老人身着长服,手执各种彩旗、扇子在前面领队,后有锣鼓手跟随,青年人拿着旗子、柳条尾随。人们按锣鼓的节拍,翩翩起舞,间呼大好,到离村几百米外的固定地点去迎接外接的“会手”。因为在这一天,固定地由外村组织“会手”前来村村庆贺。

庆祝方式

一年一度的纳顿是以各个村社为主体的群体活动。从夏末麦场结束时,一直持续到秋天,历时近2 个月,所以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自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可由一村单独举行,亦有两村联合举行,直至农历九月十五止,由东向西,最后回到中心地区而结束,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一村充当“主人”,而另一村为客,两村男性排成长列,扛着各色彩旗,敲锣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麦场上会合,是最热烈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几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响,伴随着沉稳有力的鼓声,会手们闪腾跳跃,在粗犷的高呼声衬托下,表现出健与美的雄姿。队伍一到麦场,拉开了纳顿的序幕。会手舞首先开始了,这是由四五十人参加的大型舞蹈。老幼按顺序排列,舞在最前面的是身着长衫,手执扇子的老人,他们往往是纳顿的组织者和纳顿舞蹈的传人。别看他们年过花甲,银须垂胸,可跳起舞来,却还是那么从容自如,步履强健。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轻人和拿着柳条的孩子们依次跟在后面,他们摆动身子,左腾右挪,绕场而舞。舞蹈的动作虽然不太复杂,但整齐的舞步,谐调的跃动,伴随着有节奏的鼓锣声,显得十分优美。在舞蹈的同时,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给会手们敬酒,以此助兴,人们在舞蹈中陶醉了,喜庆和欢乐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热闹的纳顿自然也成为访亲拜友的好时机。一大早即可见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车载驴骑,浩浩荡荡行进在乡间的路上,对于青年男女而言,纳顿则提供了一个浪漫聚会的时刻。

在麦场上“会师”三次后,纳顿的节目在观众围成的圆场内开始了。节目多由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片断改编而成,如《三将》、《五将》、《关老爷》等,表演者头戴面具,随着有节律的锣鼓声,挥舞着木制古兵器疾缓有序地进行,不由使人联想起三国时骁将们驰骋疆场的英雄形象。《打虎将》等舞蹈则显示了祖先们同大自然斗争的活动,令人振奋和感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