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拿着剪刀奔跑 |
释义 | 图书目录Running with scissors 《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 《娱乐周刊》畅销书第一名; 《ELLE》畅销书第一名; 译者序孤独了就要发泄,不管伤着谁 文/ 于海生 拿着剪刀奔跑——它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 它更是一种比喻,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的比喻,潜台词就是:你痛苦吗?你孤独吗?那就毫不犹豫地发泄吧!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 所有的孤独者,内心渴望发泄而又怯于发泄。而勇敢的孤独者,就应手握剪刀,不停地跑啊跑;就应头也不抬,两腋生风,又吼又叫,双目充血,形同猛兽!此时,任何人都不可贸然阻拦,不然,他们就可能挨上一剪刀,以至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而处于疯狂状态的持剪人,他们只想发泄,所以即便伤了人(或不慎为剪刀自伤),也照样无知无觉、不管不顾,兀自挥舞剪刀一路狂奔!他们要在奔跑中找到出路,他们要剪断一切压抑和束缚的天罗地网,要走出孤独和痛苦,走向欢畅和自由,获得凤凰涅盘式的新生! 本书的一系列人物就是这样的持剪人。他们经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和彷徨,不同程度的失落和迷惘,他们当中,有疯疯癫癫、言行怪异的心理医生,他的稀奇古怪的家人和病人;有充满幻想的“同性恋”女诗人,中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有寄居在别人家里的男同性恋者,喜食狗粮、刻板守旧的中年女人;还有为了金钱和所谓爱情,宁可和大龄网球运动员同居的豆蔻少女;有把父亲当成上帝、不折不扣的女独身主义者,还有本书的作者——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渴望自由,却不得不经受各种考验的普通男孩……所有这些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因情感孤独而渴望理解,因生活压抑而幻想自由,因前途晦暗而向往光明。 作者以辛辣、讽刺、诙谐的笔触,展示出美国家庭生活色彩斑斓的画卷,故事情节生动、滑稽、怪诞而令人惊异,让读者跟随作者一道,体验到人生最快乐和最忧伤的极致状态。作者巴勒斯堪称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他的《拿着剪刀奔跑》一书,是美国时下最受欢迎的记忆文学读本,文学界和各大媒体对其好评如潮,被《纽约时报》评为“2002年十大畅销书”,荣登2003年美国全国畅销书第一名,许许多多大中专院校都将它列为选读教材,评论家们不吝赞美之词:“不管读到哪一页,《拿着剪刀奔跑》都让你从心灵深处渴望大笑,或者使你感到恐惧、惊讶……它诙谐而幽默,它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详细而真实地描述了一些出轨的成年男女的所作所为。” 其实,出轨的又何止是成年男女,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同样离经叛道,他们拒绝循规蹈矩,鄙视一切繁文缛节,他们崇尚个性,追求自由,渴望无拘无束,活得洒脱率真。他们奉行的人生信条就是:你如果感觉压抑和孤独,一定不要憋在心里,不然只会毁掉你的一生。你应该冲出牢笼,尽情发泄,这才是排解压抑、摆脱孤独的良药。也许你会因过度发泄而声音嘶哑、筋疲力尽、瘫倒在地,但与此同时,在凄冷与黑暗的隧道里,一束温暖而光明的阳光,却悄悄地照射进来…… 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态,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巴勒斯旨在通过这部“梦魇般使人恐惧的自传文学”(《出版人周刊》),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不断变化、令人窒息的工业化世界里,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我们同病相怜,我们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却也经受着从未有过的迷惘和孤独。从本质上说,我们莫不是形形色色的持剪人,在弱肉强食的钢铁丛林里,似乎没有别的选择,唯有硬着头皮,敢闯敢拼,持剪奔跑,以寻找到最终的出路! 而那把明晃晃的剪刀,始终在半空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舞动,而且刀刃锋利,寒光闪烁,冷气逼人! 作者简介奥古斯丁·巴勒斯,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如果你已读完《拿着剪刀奔跑》,想必一定会震惊于他那怪异、恐怖而又幽默的成长经历。现在,他的故事在美国已家喻户晓,而且还成为全美国大中专院校的选读教材。如此轰动的在故事怎么不让好莱坞的大牌导演和名星们动心。不久的将来,他的故事就要被搬上银幕。 内容概括第一部分:她有一头乌黑的卷发,上面装饰着好几把毛绒绒的梳子。我坐在教室里,望着那些梳子,很想用手碰一碰。我想手感一定很好,就像去摸一头绵羊。不过它们要比绵羊轻得多,或许像棉花糖一样轻。不过我知道,要是我真的伸出手,越过我们之间的两张课桌,胆敢去碰她的头,她一定会尖叫。她在学校里是皮肤最白的女孩,尽管她其实是黑人血统。她是电影演员比尔·科斯伯的女儿,我因此很讨厌她。 第1节:上学的苦恼 第2节:我现在很痛苦 第3节:割脉 第4节:孤独 第5节:执照被吊销 第6节:一个黄发女人 第二部分:我想对他说起那个完美的女孩,那个完美到让我呕吐的科斯伯家女孩,可我突然之间觉得,这似乎不能构成我被关在疯人院的全部理由。我想告诉他谁是尼尔-布克曼,关于我和他之间奇特的交往。我想告诉他,我妈妈处于发疯的边缘,我不得不从早到晚为她提心吊胆。我还想说:“我到这所医院来,和你们不一样,我仅仅是为了度假。”我不能告诉他真是的原因--这是秘密。 第7节:疯子的嘴脸 第8节:不容易的事 第9节:暧昧关系 第10节:大惊小怪 第11节:七英寸的灾难 第12节:割断自己的脉搏 第三部分:要是她在炉子上点烟,她的头发就可能着火,以前就发生过这种事。有一次为了点烟,她的刘海儿被炉火燎着了,至少有一半儿不见了。当时,她的头低下去,靠近蓝色的火焰。她把香烟探向前,用力吸着气,腮帮子一伸一缩,一团烟雾腾空而起。她的前额的头发烧着了!她一连后退了好几步,还哈哈大笑。她用手拍打脑门,香烟扔到地板上。“啊,该死的头发,我的上帝!”可她还是笑,是歇斯底里。 第13节:厌倦了我的生活 第14节:霍普一定会死掉的 第15节:中断治疗 第16节:选择红色 第17节:手指冷烫法的梦魇第18节:最喜欢的事情 第四部分:早晨三点钟,我还是无法入睡。我担心手指冷烫迟早会毁掉我的前途。要是我不能把这件该死的事解决,他们就根本不会让我毕业,若是不能毕业,就意味着我拿不到证书,没有证书,就意味着我实现不了开创理发帝国的梦想。我问过凯特,她说到时候,美容学校的监考员就站在你的对面,看着你完成手指冷烫的全过程。对我而言,这将是个大问题。即使我获得允许,可以在大夫家中任何人的头发上进行手指冷烫,我成功的机会也是接近于零。 第19节:迟早毁掉我的前途 第20节:你就是个可怜虫 第21节:致命一击 第22节:奇怪的事 第23节:爸爸的最爱 第24节:上帝的信号 第五部分:事情果真出现了转机,第一个标志是一只冷冻火鸡。这是霍普从一个无线广播电台那里赢得的奖项,因为她第一个打电话,正确地猜出帕特·布恩的一首歌曲。不过火鸡的个头太大了,冰箱里甚至装不下,霍普决定把它丢在浴缸里结冻。家里只有两个浴室,她把火鸡放在楼下有淋浴设备的那个浴室。我们在楼下淋浴的时候,任凭火鸡躺在脚下。从保险公司那里,芬奇大夫意外得到了一千美元的补偿,他视之为无庸置疑的信号,即他的那团粪便,确系来自上帝的指令,是他与上帝之间沟通的结果。 第25节:精神病人 第26节:霍普倍受打击 第27节:彻底忘掉 第28节:不错的主意 第29节:搞清一件事 第30节:天籁之音 读者评论《拿着剪刀奔跑》几乎每一页都能激起本能反应:大笑、畏缩、恶心……还有有趣。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到了成年人的细节。(《纽约时报》书评) “一本可怕的、像地狱一样的书,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一本关于地狱的书——或者二者都是。”(尼奥·波洛克,《尼奥·波洛克文学选集》的作者) “这本书充满了欢乐,因为即使情节紧张而悲伤,你仍会忍俊不禁。”(菲利普·洛佩特,《我的人体肖像》的作者) 阅读这本书,我时而因为惊奇而将手放在嘴上,时而微笑乃至大笑起来,因为作者的叙述实在是太有趣了!(亚马逊读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