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模 |
释义 | 简介制墨用的一种模具。墨模雕刻艺术的发展,与造墨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唐、宋、元时墨锭,是先用墨模塑制成形,再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墨印,趁软剂时印就的。1978年江苏武进出土南宋叶茂实造墨一锭,长方形素面上残存有阳文“实制”两字,就是用墨印钤上的。明时制墨部集中在安徽徽州地区,名匠辈出,技艺纯熟,对墨模改进很大,由以前的多模一锭,改为一模一锭。即把几块墨印合成六面嵌套于总模框内,组成一个总墨模。对提高工艺效果,节省工序起很大作用。明清时为盛期,在模式、绘画、雕刻、装潢诸方面,精益求精,创造了很多著名墨模,如“御制铭园图”、“新安大好山水”等,均是佳作。 古代方面在我国古代,墨除了写字之用,一些制作精良的墨还是文人珍藏的工艺美术品。制墨成型需要模具,雕制墨模,需要长于书画的能工巧匠。早期的墨模,只是将墨丸模压成几何形的粗坯,再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墨印(类似花押或图章),趁软剂(未干燥的墨坯)时压印。现存南宋叶茂实所造墨,墨面上残存“茂制”字样,就是用这种墨印钤上的。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有多种墨模,在绘画、雕刻技艺上,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铭圆图墨,是清代嘉庆年御制,乃如意馆画师设计、绘画,御书处刻作南匠精雕。此墨模全套六十四景,都选自紫禁城、中南海和北海、圆明园等处,由内务府造办处承制。圆明园1860年被焚,今已无存,但墨模存留了有代表性的景色。 墨模工匠艺高手巧,常夺天工。墨是多面体,早期为多模印一锭墨;后改为一模一锭,即把几块墨印合成一起,嵌于总墨模框内,一丸墨的几幅画面同时成型。有时,前世名墨,匠亡模毁,全凭旧墨,工匠也能翻刻复原。 在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中,墨与砚不但有工具的功能,还都富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墨模工匠本身完成的不只是劳作,也在创造着艺术。 御制四库文阁诗墨墨模清代著名墨模。安徽省博物馆藏。四库文阁,指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都是收藏《四库全书》的场所。墨模是安徽休宁胡开文于光绪年间,请泾县名雕模艺人王绥之翻刻(见图)。原墨模为乾隆内府制。墨面御制诗为彭元瑞书,纹饰由沈喻(字玉峰)设计绘制。图面揉合中西画法,具有浓厚的宫廷界画冈格。原墨模刻工,由宫廷名工担任,姓氏不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