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模仿 |
释义 | 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汉语词语基本信息【词目】模仿 【拼音】mó fǎng 【基本解释】 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 详细解释1. 亦作“摹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摹仿的内容包括声音、样貌、风格、格式等等方面。 宋 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 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 谢灵运《折杨柳行》:‘郁郁河边树,青青田野草。’此对起虽有模仿,而不失古调。” 清 刘逢源《郭泰》诗:“如何下士相橅仿,只爱先生折角巾。”《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庙建于土山之上,故称袁家山(袁可立别业),模仿船形筑造,颇具匠心。” 2. 亦作“摹仿”。 《渔洋诗话》卷上引 宋 姜夔《白石诗话》:“一家之言,自有一家风味……橅仿者语虽似之,韵则亡矣。” 《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作“模仿”。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 丁玲《梦珂》二:“﹝ 梦珂 ﹞常常整天躲在房子里照着那些自己所爱的几张画模仿着。” 心理学名词概念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的现象。 特点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 意义⑴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⑵具有社会适应作用; ⑶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相关名词塔尔德的《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漫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音乐名词模仿,复调音乐的基本技法之一。当某一声部所陈述的主题或动机在另一声部中跟随出现时,即谓模仿。先出现的声部称为开始声部(或起句),后出现的声部称为模仿声部(或应句)。根据模仿音程的精确程度,可分为严格模仿与自由模仿两类,前者指模仿时音程作完全一致的移位;后者指模仿时仅保持音程的度数,不作精确移位,以使调性统一,或有个别音级的改变。就模仿的方式而言,有正格式模仿与变格式模仿的区别:前者的应句在音调、方向、节奏等方面与起句相同,后者则有种种变化,如将起句时值加以成倍的增减,则为增时模仿与减时模仿;将起句作音程上的转位,即以某音为轴使动机或主题作上下方向相反对称的改变,则为倒影模仿;将起句各音出现之顺序改为自右至左的进行,则为逆行模仿等。当起句与应句之间出现主音属音相互对换以保持调性一致时,则为守调模仿;当主题或动机尚未奏(唱)完而模仿声部即已进入与之交叠者,则称密接和应。 模仿最早出现于13世纪的某些民间多声音乐中,如轮唱曲等。16世纪时作为一种作曲技法被广泛应用。由于运用模仿手法陈述主题和开展乐思能使各声部之间获得更为紧密的联系,使乐曲发展更具动力,因而成为复调音乐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一个模仿的时代,我们模仿了别人的技术,却有意识地忽略了别人的制度。 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 生物学名词模仿,指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很多鸟类都能通过模仿学会其他鸟类的叫声和人语,如鹦鹉、八哥、乌鸦、椋鸟、园丁鸟和琴鸟等。有人发现,在琴鸟(Menura novaehollandiae)的叫声中有多达80% 的声音是从外面学来的,其中包括其他动物的叫声、乐器声和各种噪音。各地鸟类的方言土语也是通过个体之间互相模仿而继承下来的。小鸡啄米常常跟着母鸡学,如果提供一个机器母鸡,它们不仅可以增加啄米的频率,而且还跟机器母鸡啄同一颜色的米粒。把狗和猫从小养在一起,狗可以通过模仿从猫那里学会用爪子洗脸和捉老鼠。有人曾观察过一个猕猴群,发现有一只年轻的母猴首先学会了用水洗掉土豆表面的沙子,其他个体很快就都学会了这种方法,同一只母猴还学会了把掺沙子的麦粒投入水中,以便把沙子和麦粒分离开来,后来整个种群也都学会了这种取食技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