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名作重读 |
释义 | 本书的文章大部分发表在上海《语文学习》“名作重读”专栏上,因此以《“名作重读”与“我”》一文作为“代序”。此外,又补充了一部分作者在集中精力研究周氏兄弟与曹禺之余,陆续写的一些现代作家作品的鉴赏文章,其中涉及老舍、深从文、冰心、朱自清、张天翼、孙犁、丁西林诸名家,虽是普及性的介绍,但写作时仍是十分用心,力图说出自己的见解,别出新意,也就仍然有学术探讨的意味在内;普及与提高,通俗性与学术性,并无绝对对立意义上的严格界限。 基本信息作者:钱理群 著ISBN:10位[7532045269] 13位[9787532045266]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定价:¥20.00 元 编辑推荐本书的文章大部分发表在上海《语文学习》“名作重读”专栏上,因此以《“名作重读”与“我”》一文作为“代序”。此外,又补充了一部分作者在集中精力研究周氏兄弟与曹禺之余,陆续写的一些现代作家作品的鉴赏文章,其中涉及老舍、深从文、冰心、朱自清、张天翼、孙犁、丁西林诸名家,虽是普及性的介绍,但写作时仍是十分用心,力图说出自己的见解,别出新意,也就仍然有学术探讨的意味在内;普及与提高,通俗性与学术性,并无绝对对立意义上的严格界限。 作者简介钱理群,男,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汉族。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班,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 目录“名作重读”与“我” 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读《呐喊·自序》兼论《药》的结尾 说不尽的阿Q 《故乡》:心灵的诗 《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 《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 鲁迅多疑的思维方式——兼谈对《一件小事》的一点看法 读一读《社戏》全文 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 关键词语所揭示的自存困境——鲁迅杂文名篇的一种读法 鉴赏就是不断发现——读鲁迅《论睁了眼看》 杂文的思维与表达——读《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于随意中显出“真”——鲁迅书信赏析 “游戏国”里的看客(一)——读《示众》 “游戏国”里的看客(二)——读《药》 “掀掉这人肉的筵席”——读《灯下漫笔》及其他 《求乞者》细读 鲁迅式父爱的独白——〈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简析 鲁迅独特的都市体验——《秋夜纪游》简析 韧性战斗:鲁迅对青年的苦心告诫——《补白》简析 万不可赤膊上阵——《空谈》简析 鲁迅的悲剧观——《几乎无事的悲剧》简析 生命的大境界,文学的大世界——《天·地·人——<野草>集章》简析 部分鲁迅作品导读提示 …… 后记 再版后记 书摘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 ——读《呐喊·自序》兼论《药》的结尾 (一) 鲁迅一生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偶有所作,便弥足珍贵。 但有时我们偏偏视而不见。例如,《呐喊·自序》开宗明义的这段话—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 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 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 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这里分明说明着:构成鲁迅《呐喊》的来由的,不仅是以往的外在生活 积累、经验——在这方面,人们已经给予了充分的注意,并且有了周作人的 《鲁迅(呐喊)里的人物》这样的详尽考证;而且还包含着鲁迅年轻时的梦— —主观的精神发展、内心体验的历史。正是这些梦的“隐意”构成了鲁迅小 说内在的心理内容。 记得一位文学前辈曾把小说(文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实的”,另一 类是“回忆的”,这是很有道理的。有的研究者就认为,“鲁迅小说创作常 常是他心理活动和自身灵魂的直接投影”,或者说“鲁迅的小说将自己的内 在世界外化得最诚实、最深刻和最丰富”(参看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 》)——这些论断都可以从鲁迅这里说的写梦、回忆里找到依据。 鲁迅年轻时代做过什么样的“梦”?经历了怎样的精神的、心理的历程? 这一切又是如何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的?——要真正理解鲁迅的小说,不 能不弄清这些问题。 而《呐喊·自序》正是提供了一个窥视鲁迅内在世界的难得机会,一条 鲁迅精神发展的明晰线索。 于是,我们看见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创伤,以及一个又一个从绝望中挣扎 出来的梦。 首先是父亲的病以及“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家庭变故,感受到的 世态炎凉与“侮蔑”,敏感的鲁迅由此而“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留下了刻 骨铭心的惨伤的记忆。封建大家庭子弟代代相传的读书应试的古老的梦从此 破灭,于绝望中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直到接触到 了与传统文化异质的西方文化,才形成一个美满的梦,燃起了新的希望:用 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 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科学救国的梦,几乎是中 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起点。 但在异国所感受到的落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幻灯事件,再一次将他推 入绝望的深渊,麻木地鉴赏他人(同胞)痛苦的场面给鲁迅的心灵造成巨大的 不可弥合的伤害,使他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 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正是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又做 起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 也许,《新生》的夭折,特别是社会对启蒙者的呐喊“既非赞同,也无 反对”的“无反应”,对于鲁迅心灵的打击才是真正致命的。由此而产生的 绝望感是极其深刻的: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 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双重绝望必然导致 对启蒙本身的彻底绝望——这,正是鲁迅的恶梦的隐意所在,连同鲁迅由此 而感受到的“无端的悲哀”,与毒蛇般纠缠灵魂的“寂寞”,成为一种潜在 的痛苦记忆深藏在鲁迅心灵深处。鲁迅说他“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 魂”,以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都是鲁迅彻底绝望的内 心世界的外在反映。正是这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构成了鲁迅《呐 喊》的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