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星影片公司
释义

简介

中国早期私营电影企业。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等发起﹐创办于上海。初期摄制滑稽短片﹐1923年冬﹐拍摄《孤儿救祖记》后﹐开始摄制长故事片﹐坚持“教化社会”的宗旨和电影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的艺术主张。1927年﹐摄制了《火烧红莲寺》﹐开中国影坛神怪武侠片之先河。193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2年﹐邀请夏衍﹑阿英﹑郑伯奇任编剧顾问﹐促成与左翼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电影事业提供了契机。之后﹐较快时间内拍摄了《狂流》﹑《春蚕》﹑《铁板红泪录》﹑《女性的呐喊》﹑《上海二十四小时》﹑《脂粉市场》﹑《盐潮》﹑《丰年》﹑《姊妹花》(1933﹐郑正秋导演)等一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影片﹐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基本阵地。1934年艺华影业公司被捣毁后﹐明星影片公司上层一度出现短暂的徘徊。不久﹐又主动找到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工作者﹐要求实行第二次合作﹐并于1936年 7月1日﹐进行了革新和改组﹐明确提出“为时代服务”的制片方针﹐建立了明星一厂﹑二厂。二厂吸收了由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转来的一批左翼电影工作者。改组后﹐公司面目有所改观﹐相继拍摄了《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1937﹐袁牧之导演)等影片。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明星公司制片基地严重受损﹐遂停办。

发展史

明星影片公司大门 1922~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共拍摄影片 200余部﹐培养了包括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剪辑﹑洗印﹑发行在内的一整套人才﹐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变革﹐为发展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做出积极努力﹐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是一个为中国早期民族电影事业兴起﹑发展﹑进步作出过有益贡献的电影公司。

1920年前后,上海开设交易所之风甚盛。张石川,他用要办大同交易所的那2000元,与郑正秋合作,又约上周剑云、郑鹧鸪,后来又加上任矜苹,五人一共凑了万把块钱,对外号称5万资本,取下了大同交易所那块牌子,换上另一块“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这家后来被称为中国资格最老的电影公司就这样草草诞生了。那是1922年3月。 “明星”成立后,先办影戏学校,一为培养人才,二为安插由“大同”转过来的人员。半年后开始拍片。当时,连个简陋的摄影棚也没有,还是租用劳罗的小摄影场露天工作的。

拍摄影片简介

“明星”最早的四部试验影片,有三部是滑稽片,第四部是所谓时事片;都是郑正秋编,张石川导演的。头一部叫《滑稽大王游华记》。那时卓别林主演的影片正在上海走红,石川想叫这位滑稽大王也替自己赚几张钞票,就请郑正秋编了这么个故事:假设卓别林到了上海,由于生疏,闹了一连串的笑话。扮演卓别林的是曾在“新世界”马戏班里当小丑的英国人李却·倍尔。

第二部笑片也是郑正秋编的,叫作《掷果缘》。描写一个水果商人爱上医生的女儿,为讨好医生,故意弄坏一家俱乐部的楼梯,替医生制造了大批病人。医生发了一笔财,有情人也成眷属。由郑正秋和郑鹧鸪分饰商人和医生。扮女儿的名叫余瑛。

第三部影片叫作《大闹怪剧场》。这回,不仅有卓别林,还有罗克(有人翻作“神经六”,也是当时有名的美国滑稽明星),二人相遇于剧场大打大闹,搞得天翻地覆。内容很像石川过去拍的《脚踏车闯祸》,只是更胡闹了,主角卓别林和罗克这回都是假洋鬼子,由郑鹧鸪和严仲英扮演。

第四部时事片叫作《张欣生》,是郑正秋根据当时浦东一件杀父凶案编写的。在这不久以前,上海出过另一桩谋杀案,就是洋行职员阎瑞生图财杀死妓女王莲英。这件事惊动整个上海滩,阎瑞生的朋友陈寿荫利用死人发财,组织“中国影戏研究社”,拍了一部《枪毙阎瑞生》的电影。陈寿荫自演阎瑞生,又约王莲英一位小姊妹扮演莲英,大买噱头。片子一出,风头十足。石川看得心热,决定也拍一部时事片。他拍这部《张欣生》,过于卖力,以致把凶手杀人的种种残酷过程都淋漓尽致地拍进镜头去了。结果,因为“惨无人道,不忍逼视”,连反动当局都认为太刺激,把它禁演了。

可是事实证明三部滑稽短片依然赛不过美国笑片,没有人看。《张欣生》又遭禁演,大家决定回过头来再试试郑正秋的“长篇正剧”的主张。于是,《孤儿救祖记》就应运而生了。

《孤儿救祖记》是“明星”第一部正式出品。也可以说有了它,才有了真正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部根据郑正秋“教化”社会的主张编写的家庭伦理片,导演还是石川。故事写富翁杨寿昌听信侄子道培谗言,逐走怀孕的寡媳蔚如。十几年后,蔚如的儿子余璞长大,又在杨寿昌办的学校读书,此时杨已发现道培种种不端,不再信任他了。道培怀恨在心,想杀叔夺产。动手这天,恰巧余璞来访,孩子机智勇敢地救了祖父,一家从此团圆。蔚如感到沉冤大白得力于学校,拿出家产一半兴办义学,广收贫家子弟入学。这样的故事今天看来老掉牙了,可在那时候却很能投合社会上一般人的心理。所以,片子一出来,大为轰动。

在《孤儿救祖记》以前,“明星”还没有基本演员,除了郑正秋、郑鹧鸪,其余的演员都是临时拉来帮忙的,这部影片需要四个主角,郑鹧鸪和郑正秋的儿子小秋(这年他不过十来岁,正好扮余璞)分饰祖孙二人,道培一角特请已在《滑稽大王游华记》和《张欣生》中上过镜头的王献斋担任,女主角蔚如叫谁扮演呢?一时还没着落。石川就四出奔走,张罗开了。

说起物色演员来,石川也真花过不少心血。不过他的作法有些像押宝,总带很大的冒险性,譬如王献斋,本是一家眼镜公司的验光员,人很老实、正派,不知怎的石川认为他富于面部表情,可以拍戏。每次去修眼镜,都要劝说他辞去公司职务,来作演员。王献斋终于被他拉了进来。在《孤儿救祖记》里,他把道培演得相当出色。从此,石川就专派他演反派角色,后来,他伴随胡蝶演了几十部影片,成为著名的“银幕坏蛋”。

现在,剩下蔚如一角,石川经过一番盘算看中了一位在一家烟草公司作打字员的姑娘。她叫王汉伦。这位姑娘装束时髦,英语流利,是当时少见的摩登女郎。让一位摩登女郎扮演寡居的贤妻良母,似乎又有些冒险,王汉伦初上银幕,却比较称职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替早期的中国电影刻画了一位温柔、坚韧的旧式妇女的形象。明星公司最早的三部“正剧”长片《孤儿救祖记》、《玉梨魂》和《苦儿弱女》都是她主演的。从此,王汉伦也成了中国电影早期的女明星中的一位红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