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唐寅落霞孤鹜图
释义

作品简介

【名称】明唐寅落霞孤鹜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藏

【简介】

绢本,水墨,纵:189.1厘米,横:105.4厘米。

作品赏析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柯的遭遇鸣不平。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唐伯虎曾经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于是画下这幅画,《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画高岭耸峙,几株茂密的柳树掩映着水阁台榭,下临大江。阁中一人独坐眺望,童子侍立,远处落霞孤鹜,烟水微茫,景物十分辽阔。画法工整,山石*廓用较干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画上自题诗曰: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作者显然是借《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坷的遭遇吐不平。此画近于南宋院体,和他借鉴北宋、元代的作品风格不同,是他盛年时的得意之作。唐寅除绘画外,兼长诗文、书法,堪称“二绝”,他以高度的文化修养,深化了艺术表现的层次。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