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间舞蹈 |
释义 | 民间舞蹈(folk dance) 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 基本概况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有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的则渗透了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 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没有国家地域的界限,能够沟通世界各国,因此是最社会化、最国际化的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就其历史发展及现状而言,可分为传统民间舞蹈和现代民间舞蹈,本文介绍的均为传统民间舞蹈,即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动作术语,以广场自娱性为主的民间舞蹈。这种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不发达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在历代相传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尊重它、爱护它,使之发展至今。 共同特点民间舞蹈也具有它的共同特点: ①自娱性。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炼,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传身授的独特方式继承流传,其表演性质常常和群众性的自娱活动紧密相连。许多种类的民间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万人的大型舞会。 ②即兴性。民间舞蹈动作姿态的规范性较弱,可变性较强,在大体一致的步伐、动作、节奏、韵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种即兴的发挥。 ③稳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受外界影响甚少,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但其风格特色相对比较稳定,改变缓慢。 民间舞蹈是专业舞蹈创作主要素材来源。各国封建社会的宫廷舞蹈、各国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剧场歌舞和舞会舞蹈,都和民间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过专业工作者加工,运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间舞,被称为“性格舞”。中国的戏曲舞蹈和新的创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种民间舞蹈。同时,民间舞蹈仍然独立存在于自己原有的范围内,沿着自己的途径世代相传。中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其共同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多用道具,自由生动的表演形式和借助故事传说,形象鲜明生动,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 发展状况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中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中国众多的民族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各自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独具特色的人文状况与景观,使中国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国家”。建国50多年来,由于兄弟民族间的团结友好和相互交流,各个民族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了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使中国香飘四溢的民族大花坛更加鲜艳夺目、更加富有诱人的神奇魅力。 歌舞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用肢体姿态来抒发、表达情感、传达生产技能与信息的行为,没有地域、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通的形体语言与心灵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如果从功能上划分,大体可分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娱性舞蹈、礼仪舞蹈、民族历史(生产劳动)传衍舞蹈等种类。随着人类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过去舞蹈中的迷信色彩与日俱减,一些古代传统的祭祀性舞蹈也在逐步变异,成为民间具有观赏性和自娱性的舞蹈,而倍受人们喜爱。每逢民族节日,络绎不绝的各族民众盛装打扮,怀着无限真挚的心愿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够宣泄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那一场场如痴如醉的欢歌劲舞,令无数外乡人情不自禁地流露着羡慕的眼光和发自内心的赞叹,以致出现难以抑制自己感情而投入到歌舞中去的场面。这些不同民族所流传下来的或雄浑刚健或阴柔婀娜,或源于祭祀仪式或为寻求终身伴侣的民间歌舞,无论是属于哪个民族或哪种类型的舞蹈,都会以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着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些来自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和辽阔草野,充满豪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间歌舞,无疑会给长期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一缕无尽的清新、一种神奇的向往,同时还能从中领略到各民族充满异域风情的方方面面。 在这里,我们以图文并茂形式,介绍中国20个民族的代表性歌舞活动。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充满激情的歌舞图片和通俗鲜活的文字,不但能从中领略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深广博与迷人风采,同时也能由此多少获得一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宝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属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民俗性。我们从舞蹈功能的角度,将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分属五大类,即:节令习俗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如自娱自乐、社交择偶、健身竞技、表演卖艺等);礼仪习俗舞蹈(如在生育礼、成人礼、婚礼、寿礼、丧礼、祭礼、兵礼等礼仪活动中进行的舞蹈;信仰习俗舞蹈(如在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原始宗教、民间俗信活动中跳的舞蹈);劳动习俗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中,形成非常复杂的交叉混沌的多功能现象,其属性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因此,以下的分类介绍,都以舞蹈的主要属性为依据归类,以求更恰当的凸现其文化内涵。 节令习俗舞蹈 鼓子秧歌--《山东卷》 广泛流传在山东省商河、惠民、樊陵、陵膘、锡信、酒锡、 邑等县市。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和重大节庆活动中表演。 鼓子秧歌的角色民间称"伞"、"鼓"、"棒"、"花"四种。前三种都是以手持的道具命名,"花"即女角。伞的勤作圆润舒展,挺拔有力;鼓的动作大起大落,粗犷凝重; 棒的动作快捷活泼,干净利落;花的动作既风火有力,又轻盈飘逸。 鼓子秧歌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明朝嘉靖时已有流传。 朝鲜族"农乐舞"--《吉林卷》 "农乐舞"流传在东北地区朝鲜族聚居地,是深受朝鲜族喜爱的代表性舞蹈。主要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表演。其它欢庆场合也用。舞蹈以"舞手鼓"和"甩象帽"为其主要特色。舞手鼓者动作丰富,舞姿似骑马射箭,生气勃勃;甩象帽者以颈部为轴,转动头戴的象帽顶上的飘带轴,以最长可达12米的飘带在舞者周身如车轮般飞舞,令人眼花缭乱。农乐舞队一般约60人,活动时高举写着"农者天下之大本"字样的农旗,表明了农业舞以农为本、以农为乐的宗旨 哈尼族"帽子舞"--《云南卷》 "帽子舞"流传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是哈尼族支系v尼人在"秋千节"、"竹笋市"、"稻种节"时跳的节令习俗舞蹈。跳时男女围圈,人数不限。男子边击乐伴奏,边配合女子变换队形。舞蹈以女子为主,她们手持造型别致的帽子,忽而前伸旁划,忽而在头上方盘旋,双膝微颤着,灵活地跳动。整个舞蹈挥洒自如、活泼大方。 醒狮舞--《广东卷》 醒狮舞是狮舞的品种之一,主要流传在中国南方广东等地,以及海外华人的聚居区。每逢节日或庆典中舞动,以喻国泰民安。太平吉祥。 醒狮舞动作风格独特,表演细腻传神,其表演时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采青"-- 人们将青菜和红包(酬金)绑在一起。放在地面(地青)或挂在高处(天青),让舞狮者采摘。并设置各种障碍,借以检验表演者的智慧和功夫技巧。虽然有的青采起来困难重重,但是艺高人灵的舞狮者最终能把"青"采到手,引发出观众震天的喝彩和热烈的掌声。 高跷秧歌--《辽宁卷》 高跷秧歌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而流传于辽宁省南部的高跷秧歌是其优秀品种之一,是庙会和迎春活动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当地百姓有"喇叭(唢呐)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的民谣,钟爱之情可且一斑。 辽南高跷秧歌角色众多。主要有"头跷"、"二跷"、"渔翁"、"老妪"和生、旦、丑。表演形式有"街趟"、"架象"、"大场"和"小场"。"街趟"是走街时表演的群舞;"架象"寓意"太平有象",是表演叠罗汉的群体造型形式;"大场"是在场地上表演的群舞,气氛火爆热烈;"小场"富有情节性,多以男女爱情为表现内容,表演充满趣味,生活气息浓郁,最受百姓喜爱。 陕西民间舞蹈陕西各地的民间舞蹈,种类和形式较多,其有名者如下: 一、安塞腰鼓 腰鼓为民间舞蹈中常见的活动,古往今来一直不绝于世。至今,陕西民问,特别是陕北一带,青少年男女一有空暇,他们腰间斜跨带子,系上腰鼓,两手各执小木棍,于前后左右击打,并有锣、钗相敲配合,“嘣一嚓嚓”之声清脆响亮,格外入耳悦目。陕西各地学校、团体,每遇节日,青少年组织演出腰鼓,是最引观众赏目的,而陕北安塞腰鼓,则是独树一帜的佼佼者。 安塞地处边关要塞,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据传,守望者发现敌情后,即用腰鼓报惊。后来,它逐渐由报惊工具转化为娱乐形式。安塞腰鼓在明清以后的数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表演风格,其动作豪迈矫健,鼓点遒劲有力,有气吞山河之势。其舞蹈动作有“十字步”、“平侧蹬”、“双腿蹬”、“三角阵”、“四方阵”、“野马分鬃”、“白虎甩尾”、“青龙摆尾”、“凤凰展翅”等花样和程式。在年节、喜庆、集会时,腰鼓是最显眼的舞蹈。1951年在北京天安门前演出时,观众云集,齐声喝彩;1952年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比赛”中,曾获得特别嘉奖;电影《黄土地》、大型电视系列片《黄河》均有录相;1986年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大奖;1988年在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又获好评。 二、洛川蹩鼓 陕北洛川民间舞蹈中的蹩鼓,别具一格。相传,由秦、汉时军士操练发展而来的。这种边蹦边跳边打鼓的活动,已扎根民间,代代相传。表演时,鼓手头戴武士巾,上扎英雄花,身穿战服,背插靠旗,腿系云纹战裙,扎绑腿带,脚蹬战靴,胸前横挂二尺面宽的圆鼓,边蹦边击,激烈猛狠,队伍变化多端,时分时合,整齐有序。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在西安举行开幕式,洛川蹩鼓的精彩表演,受到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三、牛拉鼓 陕西咸阳市的“牛拉鼓”,为民间鼓舞中的独特项目。 “牛拉鼓”表演时,两只牛身披红彩,各拉一车,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后面数百名锣鼓手,边敲边作指挥鼓,落音铿锵,回音相配的锣鼓声响彻云空,鼓手个个身着彩装,头戴白巾,腰系彩带,前后呼应,配合默契。每逢大型庆典或节日,“牛拉鼓”为必演的节目,使观众一饱眼福。四、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是陕西民间民俗活动的独特项目。它流行于乾县王村乡一带,以其粗犷豪放、完整优美的色彩和表演,成为享名省内外的民间打击乐艺术活动。 据传,明代大王村一个叫梁梅的宦官,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告老还乡,曾组织过多种娱乐活动,其中“蛟龙转鼓”就是他亲自教习的。数百年来,这个传统节目,扎根于民间,完善于民间,历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锣鼓队,从各条街道边打边行,最后汇集于村东“三义庙”前,对阵擂打,热闹非凡。 “蛟龙转鼓”乐队一般有六锣、七鼓、十四铙,另有两人吹长号,一人指挥,共30人。乐器以饰有“蛟龙”图案的大鼓为主,打时常有跳跃、旋转等象征“龙腾虎跃”的舞蹈动作,故名“蛟龙转鼓”。 其具体打法,分坐鼓、转鼓两种。坐鼓演奏时,鼓在前排,锣插期间,铙在后排,号排两边;转鼓演奏时,鼓摆成梅花形,铙、锣、号均成弓形站在后排。全乐鼓分三段:首先,长号引鸣,随后锣鼓响应,若“蛟龙”摆头,渐露水面,故称“蛟龙出海”;第二段为“潮”,擂鼓者按节拍舞动擂鼓,当此时,人在跳跃、旋转,鼓捶和铙上下翻飞,乐队如月,“蛟龙”狂舞,故称“蛟龙翻背”;第三段,节奏渐缓,乐声平和,称为“蛟龙入宫”。“蛟龙转鼓”音调高亢粗犷,节奏激烈紧张,具有振奋人心、激励向上的气魄,表现乾县民俗激昂豪放的气概,与其它民间鼓乐的《风搅雪》、《十样景》、《闪电铙》相比,独具风格。 1956年,“蛟龙转鼓”参加本县会演;翌年,参加“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荣获集体一等奖;1982年5月,参加咸阳地区“秦腔音乐会”,被评为优秀节目;同年10月,在“西北五省音乐周·长安音乐会”演出,又一次获得好评。 五、云垛 流行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民间舞蹈“云垛”,相传已有千年以上历史,源自汉代汉族节日游艺,因小巧灵活,便于制作,便代代相沿。表演时,参与的青少年男女,均按古代人物扮演,穿作红绿不等,但成双成对,多至数百人,步踏乐曲,翩翩起舞。每个扮演者,脚面上结扎一个横形梅花状彩云,手执火把或花扇,碎步前行,如仙女驾云而舞。 “云垛”是群体舞蹈,演出时按广场、路途、白天、黑夜等情况区分。在广场演出,其套数有“掏八字”、“雁南归”、“扑四门”等;平时演出,按一般舞蹈表演进行。各种表演,都有锣鼓伴奏,并配合龙灯、竹马、狮子等社火项目。 六、跑鼓 流行于陕西麟游县的“跑鼓”,是汉族传统的鼓舞之一。 表演时,场内架大鼓两面,两个鼓手身着武士衣裤,头戴包巾或武士帽,边舞边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点,要和锣、铙、钗配合默契,浑然一体。鼓手击鼓时,由慢到快,由缓到紧,都按一定的节拍进行;到激烈处,不但铙钗拍打变化多端,锣声插空相配,而且出现号子喊声,一阵接连一阵,声声互相呼应,气氛浓烈而不乱调。 七、转鼓 流行于陕西西府凤翔、岐山、千阳、扶风等县市的转鼓,以场面大、气氛浓烈而著每。 表演时,一般挑选10~20名鼓手,准备18~20面大鼓,由其中一个鼓手任总指挥,众鼓手把鼓摆成一圈,几十名锣、钗手环立周围(随乐器数定人),鼓手打鼓,众锣手、钗手呼应配合,边拍边舞,雄伟壮观。 鼓手多为技艺超众者,他们的鼓点有正打、倒打、定位打、转圈打等多种打法;锣、钗手也有配合拍打的锣钗点。 扶风县揉谷石家的“转鼓”,是西府名享一时的表演单位,建国后多次赴地区、省城西安演出。 八、牛虎斗 “牛虎斗”是一种民间舞蹈娱乐活动。陕西周至县的楼观镇、哑柏镇、马台乡等地的“牛虎斗”,较各地有名。 表演时,由两名男青年分别身披仿牛仿虎的衣罩(如毛皮一般),模仿牛、虎动作,你争我斗。仿虎的动作,一般有“四大势”、“八小势”、“二十四个平阳势”;仿牛动作有“望月”、“趔叉”、“舔背”、“吃草”、“挖耳”、“缩叉”等。这些动作,看似粗笨,但活灵活现,逗人喜爱。 周至县的“牛虎斗”,建国后曾多次赴北京和省城西安演出,获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二等奖,并被电视录相。 九、三山刀 流行于陕西榆林地区的“三山刀”,是一种民间舞蹈与国术相结合的娱乐形式,曾于1988年赴莫斯科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联欢节。 表演时,由七名男演员头戴钢盔,手执形如山状的大刀,进行各种连打、对打等刀功舞蹈,其舞姿犹如戏剧中武生对打,列势不同凡响,优美舒畅,引人注目。 十、霸王鞭 “霸王鞭”多流行于陕北榆林、绥德、佳县、吴旗一带。民问相传,这是明代百姓称颂李自成革掉苛捐、不纳粮的一种歌舞。长久以来,由陕北流传至关中一些县。目前,有不少地方,民间男女青年经常逢集会表演,但以陕北榆林最有名。 “霸王鞭”用杉木或较好的木条制成,涂以红色,两端系有小铁环或铁键,舞蹈时敲打身体上下左右各部分,发出不同的声响,显得格外清脆、和谐;有些地方,男女人数均等表演,但也有不拘人数的,男青年打鞭,女青年配以竹板敲打之声;可几路纵队,也可以双人行进,边打边舞边跳,并有锣鼓配合。 河北民间舞蹈河北省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族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据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北分会1983年的调查统计,全省民间歌舞达一百四十六种,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全省各地每年都定期举办民间歌舞训练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发掘整理民间舞蹈。在每年的新年、春节传统的迎春花会等群众性业余文艺活动中,民间歌舞异常活跃。 河北民间舞蹈人们比较熟悉的有:徐水狮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驴,石家庄的井陉拉花,沧州的落子舞,盐山的武术扇、高阳的竹马洛子,邯郸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车,邢台的秧歌鼓,衡水的凤秧歌、七巧灯,廊坊的胜芳胯鼓、胜芳花灯,保定的地平跷、花鼓洛子,张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台,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现将几种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作一简略介绍。 冀东地秧歌和跑驴 冀东地秧歌广泛流传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据《中国古代舞蹈话》(王克芬著)记载:“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乐’演变而来”,它们的源泉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于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场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较机动灵活,易学易演,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舞,传统的活动形式,基本上分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过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点是:节奏与动作统一,表演各异,舞姿简洁,边走边扭。场子秧歌,遇到广场或十字街头,拉开场面,大扭一番,有时还扭一会儿,唱一段,用锣、鼓、钗间奏,然后表演带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节目)。主要特点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画面灵活多变。 地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大多是前边有两个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鲁智深),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后跟提花篮、佛尘的童子及田公、渔妇、樵夫、书生等角色。在行当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妇)、丑(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妇女)、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表演上的共同特点是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扭动和双手摇摆为主,就好象凤摆杨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据人物性格,分别手持彩扇、花绢、团扇、拨郎鼓、棒槌、烟袋等,手部的基本动作以八字翻花为主,上下左右,前后抖动扇花,变化万干,如双双对对的彩蝶在花丛中飞舞,既抒情、优美、典雅,又火爆、泼辣、热情、欢快,富有诙谐、幽默、质朴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扬的大唢呐为主,配以中、小钗作打击乐。大多习惯于吹奏《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现乐观、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种人物的舞姿动作非常细腻,富于表现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场子”、“小出于”中,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善于表现有故事情节的双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剧。著名的地秧歌表演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周国宝和周国珍、张迁合作,根据“王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加工创作的民间舞“跑驴”,主要舞蹈语汇,就是选用地秧歌的素材。这个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在参加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曾荣获优秀节目奖。随后,由中国青艺术团带到布加勒斯特,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荣获国际舞蹈比赛二等奖。 此外,唐山市、秦皇岛市和昌黎县的专业和业余舞蹈爱好者作,以地秧歌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新的舞蹈节目,如《娶女婿》、《盲人摸象》、《中秋之夜》、《扑蝶》、《抢亲》等等。这些舞蹈已在全省普及,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赵县扇鼓、战鼓、挎鼓 赵县扇鼓的鼓,是用狗皮蒙的一种盘状圆扇形手鼓,带有长把,把上有九个铁环,细长的鼓锤富有弹性,鼓声清脆悦耳。 扇鼓的历史久远,它起源于商代的巫舞。巫舞在古代是娱神舞蹈,所使用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又名“太平鼓”或“太平神”)。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前进,巫舞逐渐由娱神的舞蹈演变成为人的舞蹈。相传公元前424到公元前387年,邺县黎民百姓为念西门豹治邺为民除害的功德,每逢年节都要敲打太平鼓(即鼓),载歌载舞,以示纪念。 巫舞中的扇鼓传到清代,已基本上形成为民间娱乐活动。清何耳作《燕台竹板词》中云:“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就是反映当时扇鼓表演活动的场景。 赵县扇鼓多为集体舞形式,每逢喜庆丰收之时,农民们手持扇鼓,在场院里扭起舞步,敲打着轻快活泼的鼓点,唱着民歌小调,表达欢悦的情绪,很有生活情趣。建国以来,一些专业和业余舞蹈工作者继承传统,运用扇鼓表现形式,创作出不少新的舞蹈节目,受到群众欢迎。国庆三十周年文艺献礼演出时,河北省民间歌舞业余演出队带着经过加工整理的赵县扇鼓《庆丰收》进京,荣获了演出二等奖、创作三等奖。赵县战鼓,是表现古代战阵生活的一种很有气魄的民间舞。以大架鼓为中心,鼓面直径为一点八米,由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擂打,十六名健壮的男子手持大钹,列队随着大架鼓的节奏,前后左右,上下飞舞,不断变化着敲击乐器的姿态,很有气势,这与纤细、优美、抒情的扇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县的挎鼓(又名背灯挎鼓),是一种很别致的民间舞蹈。表演者背上背着一盏特制的龙灯或西瓜灯,将鼓挎在腰间,双捶击打圆鼓。时而欢腾跳跃,时而旋转着敲打着轻快有序的鼓点。每值灯节之夜,数以百计的“背灯挎鼓”涌上街头,排成一字长蛇阵,在鼓乐声中,灯火之下,于欢乐的人群中往来穿梭表演。表演者与观赏者融为一体,共同享受着一种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喜悦,增强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一1821年)。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传统节目,内容大多是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爱情故事和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中《荣莉花》、《放风筝》经过加工、整理,更加优美动人,成为舞坛上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已故的著名民间舞蹈家周树棠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周树棠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练,自成了落子舞的一个艺术流派。他的舞蹈动律特点是,突出地刻画了女性“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头是歪的,腰是拧的,腿是曲的,线条儿美,韵味儿浓,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庄。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中国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优长。周树棠认为,民间舞不发展,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为了发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从各民族民间舞中,曾记下许多舞蹈语汇和舞姿动律,经过一番剖析和钻研,把许多舞蹈语言溶化到落子舞当中,进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动作组合。这些瑰丽多采、千姿百态的动作,增强了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海南民间舞蹈历史渊源 招龙舞产生于早期民间祭祀宗教文化活动,是苗族迁入海南岛后,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劳动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有史料记载,在明代时期,朝廷强行征兵,苗族人便来到了海南岛。也有一些苗族人因生活困难所迫,从广西渡海来到海南。 苗族人居住海南岛后,过着无定居的艰难生活,他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焚香祭祖,祈求平安,保佑他们丰衣足食,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自古以来,苗族都把盘王视为超自然、超人间、灵魂不灭的神祗。苗族崇拜祖先并视龙为祖先,凡家人、六畜不安,都求祖先公来驱邪,保平安。举行祭祀仪式时设坛焚香,杀鸡、宰猪祭拜祖先,祭拜完毕,由文、武大道公手持代表龙的长木剑,头戴龙帽,身穿绣有龙图案的长袍,带着小道公以舞蹈为形式,手舞足蹈表演祭拜祖先招龙的各种动作。这种“做斋”跳的舞,在每年的农历元宵、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等时段进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种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了民间约定俗成的信仰习俗。 主要价值 招龙舞的表演形式独具特色,保留和传承苗族原古的宗教文化,具有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富有民间传统舞蹈的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招龙舞历史悠久,祭礼民俗浓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南原古的苗族人民在与大自然搏斗过程中的一种民族宗教信仰的精神文化,这对于探讨和了解海南苗族民族宗教信仰及其宗教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招龙舞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它是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民间活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苗寨中群众自由参与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这对于保护和传承招龙舞民间舞蹈活动,为促进海南苗族民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舞蹈狮舞广泛流传在中国各地的《狮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舞狮含有祝福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的意愿。远在2,000多年前,汉朝通西域后,月氏(今克什米尔及阿富汗一带)、安息(今伊朗)等国,曾派遣使者向汉王朝献狮子等兽,汉代开始出现了石刻狮子等雕塑,同时也逐渐有了人模拟狮形的表演。 公元3世纪初的曹魏时代,已确有《狮舞》表演了。及至南北朝时代的北魏王朝,佛教盛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要抬着佛像游行,就有「辟邪狮子导引于前」。这个在闹市前开路的「狮子」,当然是人装扮的。萧梁时代,《狮舞》已成为皇帝祝寿的庞大表演队伍中的一个节目。由「老胡」率领,有扮狮、凤凰的演员,还有擅长「胡舞」的舞者等等。至隋代,《狮舞》已登上了戏场。 到了唐代,随着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狮舞》不但在民间、军中流传,且正式列入宫廷燕乐乐部,《立部伎》中的《太平乐》,是由舞者扮成五只不同颜色的狮子,立中、东、南、西、北五方而舞。白居易《西凉伎》诗描写的狮子舞,与今日之《狮舞》的表演情况几乎完全一样。 今日广泛流传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聚居区的《狮舞》,仍然是为祈福纳祥、祝愿生活幸福而舞。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天安门前《东方醒狮》方阵,以其磅礴的气势,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昂扬进取的民族精神,是古老狮舞在新时代的发展。 中华鼓舞中华民族对具有豪迈气势和号召力的鼓舞,情有独钟。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击鼓撞钟「奏舞」的记载。后有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南北朝石窟艺术中的《花鼓伎乐》、唐代敦煌壁画中众多的《腰鼓舞》画面,以及宋、明各代关于鼓舞的记载等等。至今中国各地均有不同风格的鼓舞流传,主要是气势磅礴的鼓舞,也有小巧俏丽、边唱边舞的小型鼓舞。 鼓的形制也极丰富,既有安放在座架上的大鼓,舞者围着大鼓,边击边舞,鼓声隆隆,如雷贯耳;也有背在身上腰间、形如冬瓜的小鼓;雄壮豪迈者,如陕西《安塞腰鼓》,击舞起来,气吞山河;山西《花鼓》颇负盛名,花样繁多,有高鼓、低鼓、多鼓之分。 安徽《凤阳花鼓》流传极广,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背花鼓,形如冬瓜,男执小锣,边唱边舞。歌词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随着流浪各地的灾民以唱舞《凤阳花鼓》求生,《凤阳花鼓》渐流传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民间歌舞相结合,成为风格各异的《凤阳花鼓》。 《太平鼓舞》鼓形如扇,击时哗哗作响。其形制与两千年前汉魏流传的《扇舞》相似。由最初宗教祭祀性质发展为民众自娱舞蹈,以至表演项目。北京《太平鼓舞》在清代民间流行一时。兰州《太平鼓》别树一帜,桶形鼓身长1米,以牛皮制的鼓鞭抽打,鼓声隆隆,声震数里。击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有跳、跃、腾、闪、骑等舞蹈技巧。磅礴气势,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英雄气概。 中华民族的鼓舞除汉族众多的鼓舞 外,少数民族的鼓舞有藏族《执巴鼓舞》、维吾尔族《手鼓舞》,及苗族、彝、壮、瑶等族的《铜钹舞》,瓦族的《木鼓舞》等,均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汉族众多的鼓舞除文中提及的数种外,还有不少甚具特色的鼓舞。 山西洪洞等地的《威风锣鼓》相传源于尧舜时代,流传至今;表演者少则30人,多可达400人;庞大的锣鼓队伍摆出方阵、圆阵、梅花阵等阵势,锣鼓钹铙齐鸣,震天撼地。开封《大鼓舞》也是气势轩昂。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的《大鼓凉伞》,相传源于明代戚继光抗击倭寇得胜,民众欢庆起舞;男女合舞,舞姿轻盈活泼,还有一对老夫妇穿插打诨;富于战阵祝捷的热烈气氛。 钹舞在中国第3届艺术节开幕式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表演行列中,有一队保山彝族青年,飞舞大钹,边击边舞。舞姿雄健豪放, 钹声震天撼地。 钹是声音响亮的乐器,也是金光闪烁的舞具。击钹起舞,从古代传承至今,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边击边舞、飞钹出手是其特技,既是民间节日的表演技艺,也是佛教、道教及巫祭等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品类。 中国古代久有手执各种乐器起舞的传统。甲骨文中已有「奏舞」的踪迹。古文物中保存了完好的《钹舞》形象:霍熙亮先生在安西榆林4窟,摹绘了一组元代乐舞壁画,其中一幅可称为古代《钹舞》图。一半裸供养伎乐,头戴宝冠,长长飘带轻绕肩臂,开胯而立,张臂,斜倾身。左上方两个附飘带圆钹,似正从手中抛出,悬在空中,舞者动态在欲接未接之间。这分明是个抛钹出手、边击边舞的姿势。 另一幅清代《耍钹图》题记:「此中国耍钹之图也,其人多戏班中扮一道姑,殿中焚香已毕,演习手耍钹,能在手指飞转并能双手耍四个也。」画面绘一小脚妇女,双手各执带,带两头均系二钹,钹飞空中,跳跃起舞。从题记看,耍舞铜钹与宗教活动有关。耍舞铜钹者多为戏班的专业艺人。至今天津流传含《钹舞》表演的《法鼓舞》,仍与宗教活动有关。那气势磅礴的击钹舞蹈,昂扬挺拔,气势雄浑。广东佛山一带流行的《飞钹舞》,钹小精巧,系钹带较长。钹飞出,复收回。上下左右翻飞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它是舞蹈与杂技的巧妙结合。 灵星舞西汉建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汉高祖刘邦为了安定国家,恢复生产,于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下令天下建立灵星祠,祭祀农神后稷。据《后汉书·祭祀志·下》载:「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爵(雀)及获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这个舞蹈将锄地、耕田、播种、除杂草、松土以及晒场、驱赶麻雀、收割、舂米、簸扬等农业劳作动作,都编入舞蹈中,含有歌颂农耕劳动、祈祝丰收的意愿。 明代乐律学家、艺术理论家朱载堉根据史料,编制了许多拟古舞谱,载《乐律全书》中,其中就有《灵星小舞谱》,并作有《灵星舞赋》,对此舞的主题思想、意义及队阵、乐器、舞容及表演过程记述颇详。同时还绘有《灵星祠雅乐天下太平字舞缀兆图》,以十六人摆字,设计精确,队形变化路线明晰,可称古代舞谱中的「场记图」。 朱载堉创造性地在十六个男童作农业劳作舞外,加上这祭祠灵星祠的雅乐舞蹈── 「天下太平」字舞。古今同理,要想天下太平,只有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人民丰衣足食,天下才得太平呵。 乘肩小女舞队每年举行一次的长洲太平清醮较为香港人所熟悉,当中的重头戏「会景巡游」,即由小孩表演飘色,扮演古代人物巡游。所谓飘色,是一种以支架巧妙地撑着演员,其上站着装扮成各种角色的童男童女的巡游演出形式,这种带有酬神意味的巡游均盛行于全国各地。 飘色、抬阁(又名背棍、铁棍)的源头── 乘肩小女舞队,是南宋临安街头很有特色的一种舞队。特征是少女乘在成人肩头作舞。据《武林旧事·元夕》记载:「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则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绾者数十队……自此以后,每夕皆然。」《梦粱录·伎乐》说:「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 由于舞者是乘在别人肩头,被举在空中作舞,舞姿主要依靠嫋娜腰肢和柔软手臂来表现。宋人吴文英的《玉楼春》词,对这种舞队的表演情貌和舞者的服饰、心态,有十分生动的描述: 「茸茸狸帽遮眉额,金蝉罗翦胡衫窄, 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闻鼓笛。 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 归来困顿滞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从服饰特点和伴奏乐器看来,此舞似由西北传入中原,故带有某些「胡」风。舞者在笛和鼓伴奏下,以婆娑的优美舞姿,在高居于人群之上的更大空中表演,十分诱人。至今在安徽《花鼓灯》的「大场」(集体舞)中还有「兰花」女站在小伙子肩上作舞的场景;「抬阁」、「飘色」也保留了类似的表演形式,与乘肩舞队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踏歌古人称以足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为「踏歌」。《踏歌》多在民间节日,如元宵、中秋之夜起舞。人们成群结队,手袖相联,即兴编词,传唱踏舞。 汉代已有正月十五「相与联臂,踏地为节」的歌舞活动。唐代《踏歌》广泛盛行于民间、宫廷。唐诗中有许多《踏歌词》,描绘《踏歌》盛况,人们盛装打扮,群聚踏歌,三天三夜歌舞不停。宋以后,文人常将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称作《踏歌》,因其舞蹈与《踏歌》一样都具有群众性、自娱性、手牵着手、以足踏地、载歌载舞等特点。 实际上,以足踏地为节,人们围着圈、手牵着手、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古已有之。距今5,000年前的舞蹈纹陶盆,十分生动、准确地描绘了这类民间舞形式。传说中尧时的「击壤」,应是这种舞蹈形式的最早记载。 由于这种舞蹈便于人们面对面交流感情,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世界各地许多民族均保存了与此相类似的舞蹈形式。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特让勒阿其热 流传于甘肃临夏附近的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的保安族民间舞蹈。一般在婚礼上由众人跳,以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 保安族婚礼别具一格,一般选择在主麻日(回历的礼拜日)举行。婚礼时村上的歌把式高唱“宴席曲”以示祝贺,接着新郎新娘对唱,随后大家都唱起来,并围着火堆跳起“特让勒阿其热”。这种舞蹈节奏鲜明、豪放,动作简单、明快,舞者上身松弛,双臂自然摆动,双膝曲伸自如,富有弹性,显示出轻盈优美的风格。此舞常以对舞或群舞的形式表达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哈利 东乡族民间舞蹈。东乡族因居住在甘肃临夏的东乡而得名。这里每逢结婚娶亲热闹非凡,新媳妇接进夫家,亲友们都要前去唱“哈利”(恭贺新禧之意),以示祝贺。 “哈利”是东乡族特有的一种歌舞形式。婚礼宴席中一人领唱哈利,众人合之,边唱边舞,即按着音乐节拍整齐地击掌或拍手臂,双腿弯曲下蹲,左右移动舞步,有时也随着呼声做前进后退或旋转动作。舞蹈动作简练、欢乐而风趣。“哈利”往往把婚礼推向高潮,是东乡人民传统的民俗活动。 宴席曲舞 回族民间舞蹈。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回族人民经常在婚礼宴席上或喜庆日子里表演一种歌舞结合、动作别致、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故名宴席曲舞。 宴席曲反映的内容颇为广泛,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题材;有揭露黑暗的,也有歌颂光明的;有谆谆教诲的警句,也有恭喜祝福的良言……宴席曲舞也相应地反映了这些内容。此舞多为男子双人对舞,即使有男女对舞,也是男扮女装(尤其是青海省内)。各地区宴席曲舞风格各异:甘肃省的多是载歌载舞的男子对舞,武术味道比较浓,舞蹈动作粗犷、剽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舞蹈动作细腻、秀美;青海省民和县的舞蹈动作潇洒大方,多用手腕划成蝴蝶状起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则以女子碰击手镯独具特色。 此舞由二胡、竹笛、打击乐伴奏。常用的宴席曲有“青溜溜儿青”、“哭五更宴席曲”、“拉圈圈跳宴席曲”,“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拉骆驼 撒拉族民间舞蹈。撒拉族的民间舞蹈动作灵敏,富于表现力,具有中亚细亚地区舞蹈特有的风格,如“拉骆驼”、“打猎舞”、“阿里玛”、“乙秀日麻秀日”、“连加舞”、“扬麦舞”、“打墙舞”等。 传统舞蹈“拉骆驼”是一种叙事性舞蹈。传说撒拉族先民迁居此地是拉着骆驼跋山涉水而来的,为让后代记住本族迁徙史而产生了此舞,流传至今。舞蹈由四人表演,两人反披皮袄以饰骆驼,一人头缠“多斯达尔”(头巾),身着长袍,手牵骆驼,扮撒拉人祖先——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人)。舞蹈开始,蒙古人问:“你从哪里来?”尕勒莽答:“我从撒马尔罕来!”以歌舞形式边问边唱边舞,生动地表现出祖先迁徙的艰苦历程和途中见闻。舞蹈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舞蹈常在喜庆日子里表演,为节日助兴,深受本族群众欢迎。 巴郎鼓舞 土族民间舞蹈。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康多乡,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夜幕降临时,当地的土族群众喜欢手提盏盏纸糊的红灯笼,由各村寨汇集到广场上,围绕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巴郎鼓(是土族特有的一种短把鼓)舞,以庆人寿年丰。 舞者右手持鼓,左手提灯,在戛尔巴 (领舞者)带领下,摇鼓摆灯,边歌边舞。众人先围篝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绕三圈,舞蹈动作或平缓优美,或幅度很大,有持鼓跳跃、旋转等技巧。舞罢,随口哨声的指挥,节奏渐缓,舞步渐慢,队形变为男女二排,舞者原地扭动,鼓与灯则轻响轻摆。接着男女对唱,其歌词是问答太阳星辰一类之词。歌罢,舞者又摇鼓摆灯围篝火旋转起舞。歌舞如此反复,直至深夜。巴郎鼓舞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参加。黑夜里盏盏红灯犹如闪闪红星,围绕着明亮的篝火,忽聚忽散,变幻莫测,十分美妙,深受群众喜爱。 安昭 土族民间舞蹈。土族是一个擅长歌舞、有悠久文学艺术传统的民族。土族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民歌、民间舞蹈等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寓意隽永,脍炙人口,至今仍是土族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 安昭是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欢乐、喜庆、吉祥的舞蹈。安昭的唱词内容基本上分春节和婚庆两种,春节时跳的安昭,唱辞旧迎新、盼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祝愿全村老少平安等内容;婚庆时跳的安昭,则表达祝愿新婚夫妇永远幸福、互敬互爱、白头到老等意思。 安昭的舞姿优美细腻,风格独特。女性动作较优雅、秀气、温柔,男性动作则粗犷、开朗、大方。整体而言,安昭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土族人民高昂的热情、奔放的民族个性及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 护法 裕固族民间舞蹈。裕固族信奉喇嘛教,其宗教舞蹈比较盛行。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的护法,即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护法与藏族的“跳神”、蒙古族的“跳鬼”一样,都属于寺庙中祭祀神鬼的舞蹈仪式。在旧历的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寺院里都要跳护法。出场人数大约20多人,头戴面具(牛、马、鹿、乌鸦、鹰、喜鹊、骷髅等12种神面),手持法器,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特点,如牛、马的动作稳健、庄严,鹿、鹰的动作激烈。这种舞中有很难的技巧动作,如表演骷髅,动作灵巧,跳跃较多。 卓(锅庄) 藏族民间舞蹈。卓即锅庄,因源于古代先民在篝火旁围锅起舞,故称锅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带自娱性,常在民间节日或农闲休息时跳,在藏区广为流行。 四川马尔康地区的锅庄最为典型,共有300余种,大、小两类。 大锅庄多为歌颂性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有少部分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和美好愿望以及反抗精神;小锅庄的内容大多生动活泼,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真实感情,如描写真挚的爱情,赞颂家乡的自然景物,歌唱劳动,欢庆丰收等。 在表演程式上,锅庄舞都由舞手领头。舞手手持马铃,率领群众,顺圈而舞。 大锅庄的前部分是男女全部手拉手一起做动作,当队形走成大圆圈时,所有的人都放开手单独舞,并加手的动作。大锅庄的动作刚健有力、粗犷豪放。由于动作和音调较繁杂,在表演时变化多、难度大,不易为青年人所接受。所以,目前老年人会跳这类锅庄的居多。 小锅庄从头到尾都是男女分成两队各做动作,呈对称队形,集体绕圈。由于相互手拉着手,手上是没有动作的,脚上的动作小而且变化也不多。通常是一个主体动作的不断反复,当感到这个动作不新鲜时才另换一种基本动作来跳。因为小锅庄生活气息浓郁,动作活泼跳跃,异常别致,旋律优美动听,特别为青年人所喜爱。 跳锅庄舞时,男性动作富于弹性,灵活多变,极富冲击力,而女性的动作比较秀丽、温柔、端庄、稳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